宋越看了看身边的位子,是空的。只有细微的浮尘在空气中轻轻晃动。
与此同时,马背上的沈青辰扶着脖子上的银鼠毛皮,在风中回过头。
刚才马车经过的时候,她正被徐斯临耳后的一颗黑痣吸引了,没有留意身旁的事物。直到身后响起一个熟悉的驾车声,她才注意到那辆马车。
萧瑟的冬季,身下的骏马在四蹄翻腾地疾驰,而那辆马车也行进得很快。擦肩而过后,他们之间隔着漫天的烟尘与枯叶,她没有看清楚,那是不是就是老师的马车。
徐斯临感觉到了什么,有些担忧地向身后喊,&ldo;青辰,你别回头,这样很危险。还是看着前面,抓紧我!&rdo;
她回过头来,抓紧了他肩上的袍服,&ldo;嗯。&rdo;
&ldo;不够紧。&rdo;他又道,&ldo;马上便要出内城了,我们还能再跑快一点。&rdo;
青辰手下又紧了些。
&ldo;还是不够。&rdo;
看出那人大约有些捉弄人的心思,青辰瞪着他耳后的黑痣,喊:&ldo;够了!&rdo;
耳边风声呼啸,徐斯临嘴角一弯,策马驰骋在这大道上,只觉得好像今年冬天也不是那么冷。他不由双腿又是一夹,叫马跑得更快了一些。
……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了内城的城门口。
今日这城门口有些不同寻常。
许多人都挤在城墙下,其中有各类身份的的普通百姓,或是背着行囊,或是架马拉车,更多的,是巡逻守卫的金吾卫等官兵,甚至还有锦衣卫。
城门好像被封锁了,只让有要职在身的官员进出,门口架着一长排带铁钉的木栅,两侧是持刀的守卫。
青辰看着门口攒动的人潮,不由问:&ldo;这是……我们还能去怀柔吗?&rdo;
身前的人转过头来,轻声安慰道:&ldo;不怕。我有父亲的路引。&rdo;首辅大人的路引,除了后宫,就没有去不了的地方。
这时,两人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ldo;这不是徐公子吗?&rdo;
青辰回头一看,只见两个身材高挺的人正向他们走来,手中皆按着绣春刀。其中一人披着玄色披风,行步的姿势如豹子一般优雅,俊脸上是一贯的冷漠和锐利,竟是陆慎云和黄瑜!
与沈青辰对视的一霎,陆慎云也怔了一下。
他刚才就觉得这背影有些熟悉,只是不敢确认,没想到竟真的是那个人。再看她与徐斯临同乘一马,乘的还是贡马,眉尖便不由蹙了一下,眼底浮现出一些说不上来的光芒。
黄瑜眼尖,叫了那声&ldo;徐公子&rdo;后,马上就发现他身后的人竟是陆大人的救命恩人,便又道:&ldo;哎哟,是两位翰林院的庶常啊。二位这是要出城去吗?&rdo;
青辰想要下马给两人行礼,却被徐斯临一下拽住了胳膊。她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他只对她摇摇头,然后从怀中取出路引,弯下身交给黄瑜,&ldo;二位大人,我们还有急事出城,恕不能给二位大人行礼了。这是家父的路引,请二位大人行个方便,让我们出城。&rdo;
&ldo;这个……&rdo;黄瑜拿着路引,小声道,&ldo;徐公子不知道,前些日子是冬至,倭国的人来朝贡,跟朝廷做完了买卖却赖着不走,到处闹事。这不要过年了,皇上召了永淳公主回京,今日就到了,怕出什么意外,所以这城门就戒严了。&rdo;说完了就看向一旁冷漠的陆慎云。
陆慎云睨了他一眼,他立刻便将手中的路引还给徐斯临。
徐斯临皱了皱眉,&ldo;陆大人,我有父亲的路引,难道也不能出城?&rdo;
陆慎云眼睛微眯,随即抬起头,冷冷的目光落到两人身上,&ldo;徐阁老自然可以。你不行。&rdo;
话音落,青辰一时尴尬得不行,拉了拉身边人的袖子,&ldo;我们回去吧。&rdo;
徐斯临却微微一笑,&ldo;知道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