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会儿没人再有要走的意思,他挑了挑眉,&ldo;这就对了。各位大人,这才是议正事该有的样子。&rdo;
这些年来,徐斯临虽没怎么参与徐延的勾当,但徐延为了培养他,也会把徐党的一些情况告诉他。这当中自然包括徐党主要的人物都有谁,他们与徐家之间有什么利益关联,又有什么把柄和软肋掌握在他们手里,以供他们胁迫驱使等等。
往日他听徐延说这些的时候,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因为他懒得听,懒得管。但因为记性好,这些事情便都印在他的脑子里。如今,正可以为他所用。
几位大员再互看了一眼,最终由资格最老的吏部尚书来发言,&ldo;你今日约我们几个过来,到底有何意图,不妨直说。&rdo;
&ldo;很简单。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致仕了,这个职位如今出了缺,我们要你们几个联合举荐我任此职位。&rdo;说着,他端起盖碗来又喝了一口,&ldo;这点小事,相信于各位大人来说并不难办。&rdo;
屋内一时沉默。半晌,那吏部尚书才道:&ldo;都察院佥都御史是四品官职,公子如今只是个翰林院庶常,只怕是……&rdo;
&ldo;各位应该还没忘吧,先帝在位时,有个叫秦判的进士,只做了三个月的庶吉士便被举荐为大理寺少卿,那也是个正四品的官职。既是有先例可循,各位又有什么可顾虑的呢?&rdo;
&ldo;……可是公子如今尚未有建树,这举荐理由怕是不好写……&rdo;
徐斯临抿了抿嘴,取出一本册子丢都几上,&ldo;我帮你们想好了。这是我写的条陈,里面有对工部事务改革的建议。那个谁都不放在眼里的韩沅疏已经看过了。&rdo;
青辰素擅水利工事,但徐斯临在观政时也没有落下学习。受她的影响,他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又因为有青辰望尘莫及的资源,他因而能够更快地成长。所以这次他提出了的变革之策,连韩沅疏那个茅坑里的臭石头也惊艳了一番。
&ldo;还有,怀柔那个堤坝马上要开始修了,治理淤泥需要新修河道,&rdo;他继续道,&ldo;但是有人在河道旁修坝建圩,开垦良田,耽误了淤泥的治理。我让人查了下,那些田和宅子,不是你们的,就是你们底下的人的。今日回去以后,你们便让他们立刻拆了,以保证修堤事宜顺利进行。这一点,我已经答应了韩沅疏。&rdo;
&ldo;有了这两项,你们便有举荐的理由了。&rdo;
在座的大员听了皆是一愣。他们原以为他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做官了,想以没有举荐理由来搪塞推拒他的,却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却早已做了全面的准备。
于徐斯临而言,他有个当首辅的爹,按说要做官一点也不难。可表面上的避嫌还是要做的,所以举荐一事不便由徐延来开口,所以他才找来了这些人。
此事他也没有告诉徐延,一来他是想试试,看这些人对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二来他对自己信心,在洞悉和把握人心上,他有着比徐延更有天赋。
&ldo;我们为什么要帮你?&rdo;
&ldo;周大人,刚才跟你说的那番话,是要你留下来,好好听我说话。让你帮我,自然不会是白帮,淮西漕运一年三十万两,我可以再给你十万两。&rdo;
那人听了,皱了皱眉头,陷入沉思。
徐斯临弯了弯嘴角,对另外两人继续道:&ldo;方大人,今年河南省一个县的盐税就由你外甥来收吧。季大人,云南一个县的茶税,我们徐家让给你了。这些值多少,不用我多说,二位大人心里比我更清楚。&rdo;
话音落,兵部侍郎很快便接道:&ldo;徐公子许诺的利益,恕我不感兴趣。此事我不参与。&rdo;
他说这句话,一半是出自真心,另一半也是有意为难试探徐斯临。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能耐,是否如徐延一般,值得他们这些人日后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