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点头:&ldo;这个倒是。那好吧。我今天带了三千元,我将进货单子也写好了,现在,你就向广州那边发吧。&rdo;
乔青莲接过单子,仔细看了看,又拿过算盘,计算了一下。正好是三千元。
乔青莲说:&ldo;好吧,我给你打个收据。如果不急的话,我写个挂号信过去,然后,将钱汇过去,如果急的话,我现在就去发电报。&rdo;
徐凯忙说:&ldo;不急,不急。发电报字太多,还是写挂号信,加急。挂号信说得更清楚一些。&rdo;
挂号信寄过去,将钱款也汇过去,过了一个星期,舅母来电报,货已经发了,两天后就回到。
徐凯的批发部又扩大了,货物源源不断的从广东发过来,一个星期发一次货。
开始的时候进货是三千,第二次就是五千,第三、第四次就是一万了。
后来,徐凯的批发部不断壮大,租了一个大仓库,请了十几个人帮忙。
这样,就只转一道手,乔青莲每个月都能从徐凯这里赚五佰元到一千元了。
与此同时,齐大爷的房子也买过来了。户主是尚安康。
李淑琴和尚道财特地在莲康批发部学习了一个月,每件商品的价格,批发的程序,都记得清清楚楚。
尚晓红在这里也做了两个多月,基本程序也知道。
尚德宣也为蒲河的批发部操持了半个月,总算是在冬月开张了。
这个房子现在变成了蒲河公社整个小商品的批发部。
周围的公社,离县城较远的,也过来这里批发。
过年的时候,无论是穷,还是富,都舍得为吃食和穿戴花钱,因此,乔青莲特别写信告诉舅母,将吃穿用的东西多发一些。
第三百零八章汇钱
乔清泉给乔青莲写了一封挂号信。
自从乔青莲指出,以前之所以没有收到乔清泉的信,是因为平信容易丢失,现在,乔清泉所有的信都是挂号信。
乔清泉一下子给乔青莲汇来了三千元人民币。并且说明,这是他打工挣的钱,让她放心用,以后,乔青莲的生活费和学费都由他出,让曾照翠不要做生意了。母亲太老实,怕别人欺骗的。
乔青莲知道,乔清泉误解了。
他以为,曾照翠和尚德宣过来做生意是因为乔青莲读书没有钱才会这样的。
乔青莲摇摇头,怪我没有说清楚。
于是,乔青莲写了一封信,感谢乔清泉寄来的三千元钱,并且告诉他,以后不要寄了,母亲和尚德宣一起做生意,生意还不错,让他安心在那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