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的年轻人时髦玩意儿少,连个绿挎包都能成为时尚单品,自然是拒绝不了花露水的诱惑的。
陈乔玉从现代也学到了什么叫做客户定位——她不像供销社那样老少咸宜,她就专门盯着厂里的职工,尤其是女工。
工人们有工资,是这个年代毫无疑问日子最好过的人群之一。
一个工人的工资紧紧巴巴的能养活一大家子人。
夫妻双职工的,哪怕是三四个孩子,都能游刃有余,还能帮衬着老家。
要是年轻的还没成家的工人,那就更好说了,工资交一部分,剩下的还足够他们潇洒的。
大姐跟同伴对花露水爱不释手,加上八毛钱的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算贵,就当花半天工资买瓶香水,还能驱蚊,绝对值啊!
刚开张,陈乔玉就卖出去四瓶风油精,两瓶花露水,入账六块四。
即便是在集贸市场,陈乔玉的东西也是独一份的。
尤其是她很舍得的直接拿出来一瓶花露水,前前后后滴几滴,她的小摊位立马成为全场最香的摊位。
对刚刚经历过艰苦朴素年代,日子刚刚好过起来的人来说,这股浓烈却又清新的香味,简直是勾魂幡。
再一问,一共才十瓶,已经卖出去了两瓶,大家顿时都急了,差点儿争抢起来。
好在陈乔玉也留了心眼,这一回没让别人乱抓,宁可拿出来一瓶当试用装,都不要传来传去被人浑水摸鱼了。
这边的动静大了,惹得烧饼摊子上的英子跟柴爱花都注意到了。
英子趁着空档过来,一看花露水,埋怨陈乔玉:“有好东西你咋不先想着我们!”
说归说,但英子还是特别热情地过来帮忙。
英子在烧饼摊上收钱快一年了,算账收钱那叫一个稳准狠,一场哄抢下来,东西卖得差不多了,但钱一分不差。
陈乔玉这回带来的风油精多,全都卖光了,花露水更不用说,连试用的那瓶都被人六毛钱买走了。
其余的零碎也卖得不错,只有牙膏跟蚊香剩下来了。
牙膏陈乔玉能理解,毕竟这会儿有刷牙习惯的人不多,就是有,一支牙膏也能用好长时间。
陈乔玉自己不就是,这牙膏不是她在现代买的,是走街串巷卖烧饼的时候跟人家换的铁皮牙膏。
她自己家里有现代的塑料皮牙膏,就把铁皮的拿出来卖,谁知道居然没卖出去。
不过她也不着急,这东西迟早都能卖出去,就是卖不出去,自己家也用得上。
最后就是蚊香,上次大概是新鲜,两盒都卖光了,剩下的三盒,陈乔玉留了一盒自己家里用,这回带来的两盒,一共只卖出去了四盘。
英子作为被陈乔玉赠送过一盘蚊香的人,直率地表示:“是有效果的,但是总觉得不如熏屋子的好用。”
而且价钱还贵,熏屋子的那种一盒只要一角钱,里面有十块,一小块就能熏得一间屋子烟雾弥漫,人影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