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不了。
她现在用的电话卡都还是周晓玲开宽带送的呢,听说要绑定身份证,她又没有那东西。
一上午,她跑了三趟,把一千来个鸡蛋,还有几箩筐蔬菜都送来了。
蔬菜跟鸡蛋都是包装好的,陈乔玉分门别类地放到架子上去,剩下的就交给周姐了,她自己继续回去干活。
现代有很多工具来帮人干活,但是老家不一样,村里好多活只能靠自己。
钟斯年走了,陈乔玉是既担心又放心——她把之前藏在现代老宅里的东西都带回了老家。
现在东厢房是空的,她借由看家的由头,叫青杨去住钟斯年那个屋子了,晚上就能顾着东边。
西边的动静则是陈乔玉顾着。
这么住着,除了堂屋、后厨,两个没窗户的小耳房之外,院子里的四间厢房住了两间还空出来了两间。
空屋子就成了她的仓库。
她把从现代带来的东西都搬到青杨之前住的房间里,毕竟她自己的房间偶尔还有人来串门,隔壁这间倒是可以常年锁起来。
这回她把那个十斤大桶装的花露水也带过来了,先分装到桂花头油商贩给的小玻璃瓶里。
玻璃瓶子只有十个,一个100毫升,这才装了两斤,还剩下老大一桶。
陈乔玉把盖子拧好,带上花露水风油精,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往镇上去了。
她的东西好卖,不用一大早过去抢摊,什么时候过去,一两个小时卖完了算数。
陈乔玉骑着自行车走在山路上,没有骑太快,一是怕东西磕碰碎了,二也是成贵叔的例子就在眼前,还是要小心些。
这山路纯粹是人踩出来的,每年农闲的时候再想办法修修。
说是修,其实也就是填填路中间的坑,或者铲铲杂草,路边是很难拓宽的,浅沟还能用碎石子填一下,深沟根本没法管。
春秋还好,冬天路边没护栏,容易一滑到底,夏天就更麻烦了,路两边的草长得比人都高,把沟和崖都遮得严严实实的。
光走中间不够地方,踩两边吧,说不准哪一脚就踩空了。
陈乔玉惦记着路,慢慢骑,中午时分才到的集贸市场。
集贸市场中午人不多,现在的人出门、赶集,都是赶的早上,大中午的一般都回去做饭了。
陈乔玉也不挑时候,去市场管理员那里交了钱,拿了一张凭证,就找了个地方,熟练地摆起摊来。
她好歹也是帮韩爹爹韩婆婆摆过摊的人,没两分钟就把货物摆得整整齐齐的。
起先没人注意这个边角小摊位,有个人都走过去了,余光瞥见,又折回来。
“哎,你是不是前两天卖风油精的那个小姑娘?”
陈乔玉见这人有点眼熟,应该是前天买过她东西的人,便点头道:“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