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婉和皇后回到寝殿时,一宫女正欣喜的往外走,看到皇后,立即上前道:&ldo;娘娘,陛下醒了,正叫着要吃面呢。&rdo;
皇后一怔,扭头与林清婉对视一眼,连忙往里去。
殿内,皇帝正半坐在龙床上,虽然面色依旧不好,却有了些精神,他正拉着长公主说话,一抬头看见皇后,便放开长公主,冲她笑道:&ldo;梓童来了。&rdo;
皇后心有所感,脚步微顿,脸上扬起笑容,走上前去,坐到床边柔笑道:&ldo;你精神好了许多,除了想吃面,还想吃什么?&rdo;
皇帝笑,&ldo;我还想吃你包的饺子,可时间来不及了……&rdo;
&ldo;来得及,&rdo;皇后截断他的话,看着他的面容笑道:&ldo;我这就去给你做,很快的,你等等我。&rdo;
皇帝伸手拉住她,皇后就拍了拍他的手笑道:&ldo;你看谁回来了?&rdo;
皇帝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看到林清婉,眼中一亮,笑道:&ldo;婉姐儿回来了呀。&rdo;
林清婉:……我明明是与皇后一同入殿的!
她默默地上前行礼,&ldo;参见陛下。&rdo;
&ldo;不必多礼,你是何时回来的,朕竟不知。&rdo;
皇后就笑道:&ldo;你先和几个孩子说话,我去给你包饺子。&rdo;
说罢拍了拍他的手,起身快步往外走。
这次皇帝没拦着她,目送她离开后才对林清婉道:&ldo;来,朕的能臣来与朕说说荆南道的事。&rdo;
&ldo;是。&rdo;林清婉上前,挑了些重要的事情汇报,闵尚书等也分两排站好,倒像是小朝会了。
长公主默默地坐在一旁,看着林清婉与众臣侃侃而谈,面色颇有些复杂。
荆南道的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了,只看年后开春能否顺利春耕,只要春耕顺利,民心就算是安定下来了。
对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居种地更重要的了。
皇帝连连点头,提着的心放下一半来。
其他人也趁机报了些喜讯,好让他高兴一些。
梁帝的目光扫过众人,叹气道:&ldo;诸位皆是我大梁的股肱之臣,老四有尔等辅佐,朕心甚慰。&rdo;
众臣低头表示惭愧,这是梁帝第一次明确表示会传位给四皇子。
四皇子低着头,压下眼中的泪意,默默地站在一旁。
皇帝招手叫来他,四皇子连忙上前,跪在脚踏上,皇帝便叹息的拍了拍他的脑袋,道:&ldo;你是个好孩子,心软。为君者心软,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rdo;
心软的人爱民,却也容易受人左右。
若跪在面前的是老二,他只需叮嘱他宽阔心胸就行,若是老大,他则只需教他御下之道就好。
可对老四……
皇帝有太多的话想说了。
也正因此,此时反而说不出话来。
半响他才道:&ldo;朕能叮嘱你的,便是你的身份,你是君,要时刻记着从大局出发,你是个好孩子,朕没有多余叮嘱你的话。&rdo;
&ldo;父皇。&rdo;
皇帝挥了挥手,看向长公主和六皇子,招手叫来他们。
&ldo;元华,你向来聪慧,又能干,朕没有不放心你的,&rdo;皇帝看着女儿,眼中含着柔情道:&ldo;父皇要是走了,你要时常进宫看你母亲,多听听她说话。她在宫里要是闷了,你就带她出宫住一段时日,让她散散心。&rdo;
长公主哽咽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