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可老太太说过,不能靠你们的。&rdo;
&ldo;那你说你除了抄书,刺绣还会什么?&rdo;林玉滨歪了歪头道:&ldo;我不给你私产,但我能借你钱,你要是会经商,你现在就拿着钱出去挣些回来,到时候再把钱还给我。&rdo;
&ldo;这也是依靠了……&rdo;
&ldo;这不一样,&rdo;林玉滨正色道:&ldo;谁还没个亲戚?难道你以后要跟我们老死不相往来?我只是把钱暂且借你,赚到多少靠的是你的本事。这在老太太那里便是你能养活自己的表现了。&rdo;
尚丹菊就想了想后摇头道:&ldo;我觉得我做不来。&rdo;
她脸皮薄,连去买块布料都不好意思与人讨价还价,更别说做生意了。
林玉滨便忍不住叹气。
&ldo;我这一生除了在内宅学的那些手艺外,便只会在学堂里学的那些了,弹琴,书画,以及读书,可现在这些又不能换钱,想想也是讽刺,我读了这么多的书,却还比不上大哥。&rdo;
林玉滨忍不住笑:&ldo;要是让大表哥听到你这样说,他肯定生气。&rdo;
她想了想道:&ldo;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卢氏家学里的女学几乎只教故交家的姑娘,且入学堂前都有了不浅的基础,可这世上的学堂不都是从识字开始的吗?&rdo;
&ldo;寒门子弟要识字也都是到学堂里学习的,既如此,世上为何没有一个教女童识字的学堂?&rdo;林清婉离开苏州让林玉滨有些心慌,却也让她更自主了些,敢做一些她以前从来不敢做的事。
就和一直在家长羽翼下的孩子,虽有许多想法,却总怕做不好让家长失望,顾虑重重,反而踌躇不前。
可一旦家长离开,身后虽没了依仗,但头顶的天空也明亮了,许多她曾经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也就冒了出来。
反正家里是自己做主,做不好大不了就重头再来,失败了也不怕,也就损些钱财罢了,反正家长不在,没人骂她,更不会有失望的目光看着她。
于是,孩子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刚过完年,姑姑和尚明杰都不在,她胎也坐稳了,又不用再去学堂上学了,产业也都有管事们管着,她只是偶尔问两句就行。
所以时间真的很多啊。
念头一起,她就忍不住了,于是拉着尚丹菊道:&ldo;我们就建个女学,不论富贵还是贫寒,只要交得起束脩我们都教,从认字开始教起。&rdo;
想起求知苑里的请的那些先生,她举一反三道:&ldo;我们也请些绣娘和女账房去,请年纪稍大一些的女孩学习裁衣刺绣和打算盘,让她们将来也能有个本事。&rdo;
尚丹菊是身份使然,不然还能去给人当账房呢。
听林玉滨一一列出她的计划,尚丹菊察觉到她不是玩笑,一时瞪大了眼睛道:&ldo;二嫂,林表姐,你还真要办女学啊?&rdo;
&ldo;那当然,我们不是正在计划吗?&rdo;
&ldo;可谁会来这样的女学上学?&rdo;尚丹菊蹙眉道:&ldo;有钱的人家自然会请了先生在家教女孩认字,比如我们这样的人家,待长大一点,要是还想读书,自可以去卢氏家学里试一试。她们怎么可能原因与贫寒门第出身的女孩同居一屋?&rdo;
&ldo;再说寒门女子,他们连男孩都难供应,又怎么会供应女子?二嫂想的也太当然了。&rdo;
&ldo;世上利益皆可算计,唯独感情不可算,焉知这世上没有疼爱女儿的寒门父母?&rdo;林玉滨道:&ldo;且谁说女子读书不能带来利益的,你自己且说,女子读书是好,还是不好?&rdo;
尚丹菊沉默,良久才道:&ldo;那若是招不到学生怎么办?&rdo;
林玉滨就咬咬牙道:&ldo;那就送给求知苑做教舍。&rdo;
第442章互相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