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条件
峒关陷落已是十日。
这十日间,回鹘牢牢占据了峒关,时有黑压压的骑兵人马徘徊在凉州城外,一日之间,数度攻城,此起彼伏。
陇右军在城墙上枕戈待旦,昼夜苦战,击退敌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女墙溅血,飞矢满楼。
陇右少帅崔焕之亦亲率百余陇右精骑,突袭敌营,烧其粮草,俘其士卒,双方各有来回,胜负难分。
而拉锯战中,最先消耗士气的,不是敌军的来犯,而是城中粮草军械的短缺,引来的惶恐。
第十日。凉州城都督府的议事厅内,众人面对缺兵少粮,即将告罄的城内军需物资,一筹莫展,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少帅崔焕之劝诫。
“峒关虽有地势之险,易守难攻,但却被敌军从内破开,轻而易举地夺城。峒关之后便是坦途一片,沃源千里,极利于骑兵前行。失了峒关,凉州城本就难守……”
“城内军民万石存粮已近耗尽。粮不足,百姓食茶纸树皮。将士们饥病已久,斗志溃散。已不知尚能扛下下一波进攻。”
“不如弃城退居东南百里外的宁州,回我陇右大本营再从长计议……”
陇右军麾下众将士议论纷纷,言辞闪烁间,不由望向厅正中,立于舆图前神色凝重的少帅。
崔焕之一身锃亮的明光铠甲染着了几道未拭干的血渍,色泽显得有几分黯淡。甲下的云纹缎袍勾裂了丝边,金线窜了出来,毛毛絮絮的,向来持重端方的他亦恍若未觉。
他已三日三夜未曾卸甲,墨玉发冠微乱,眼眸遍布血丝。其间,他未置一言,待人声消弭,他扫了一眼心事各异的众人,拍案厉声道:
“凉州失守,其后廓州、郦州、宁州等州便能全身而退么?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是以,凉州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之。”
崔焕之怒而挥剑,重重砍下一角桌案,木屑迸飞间,他高声道:
“军师已向草原的河漠部求援,近千铁骑已在赶来支援之中。以我陇右残余兵力,殊死一搏,未必毫无机会。凡动我军心者,立斩不饶,有如此案!”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再未有谏言。
语罢,崔焕之收剑入鞘,一双凤眸锐利地扫视已然噤声的众将,在一处昏暗的角落望见了辰霜。
她避开了各执己见的喧嚣人群,独身一人侧倚在墙角,双手抱臂,鸦青的鬓发掩住了大半边侧颜,看不见神情。众人激辩之时,她亦始终不发一言,似在沉吟。
崔焕之屏退了前来议事的陇右众将,向她走去。
此时,天边日头昏沉,辰霜却沉浸从峒关撤兵归来那一夜的骤雨纷纷之中。
那一夜,战败之师入城之际,天间下起了阵雨,时而瓢泼,时而淅沥。
司徒陵将她叫到凉州城墙角下的一处荫蔽的草棚避雨。
她举头,望着如注的雨水从棚顶草垛的缝隙间倾泻而下,听见他缓缓说道:
“自我归唐,我常想起你长姐,在宫中时的模样。近日来,她甚少入我梦,入梦了亦是凭栏独泣。”
他眉目深沉,凝着一身潮湿的雨气,微微抬首望着雨幕,满眼山河空念远,本是波澜壮阔之景,此刻在雨中却呈现出虚无缥缈的青灰底色。
“我恐她因杀戮过重,在地下不得安宁,于是,我每日诵经,整理她的遗物,刚开始,不过睹物思人。可这几日,竟让我发现了她五年前写于我的一批密函。”
他犹疑了片刻,将手中的几封信笺递到辰霜手中,道:
“这几封,她提到,正是恰好五年前,峒关守城战之后。掖擎可汗从奴隶战俘营中捡回几个少年培养训练,养在帐中,亲手教他们骑射肉搏功夫。那一日,她对其中一个目光呆滞的汉人印象尤为深刻。那个男人满面血污,一出现,仿佛方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一般,吓得无人敢靠近。可掖擎对他的骑射剑术犹为满意。她在信中疑虑,回鹘王庭中的汉人本是尽数归她所管,受她所济,唯独此人,掖擎可汗一直讳莫如深。”
“自此以后,你长姐再也没见过这个汉人。再后来,她予我书信,便是要我故意投奔可汗新封的义子玄王,此人为掖擎手中利器,征战杀伐四方,她深感威胁。”
“我只觉,从那个汉人俘虏出现,消失,再到玄王在王庭声名鹊起,为掖擎所重用。”
司徒陵叹了一口气,回望侧边被水汽模糊了面容的辰霜,幽幽道:
“这一系列的时机,未必太过巧合。”
不知是雨气侵袭,辰霜只觉眼中薄雾濛濛,世间万物在这一刻轮廓氤氲难辨。
如此炎炎夏夜,她却冷不丁打了一个寒颤,疾声追问道:
“你的意思是,那个汉人少年,就是当年坠崖的长风?……也就是,现在的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