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四川首富刘永好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4。第一笔“大”生意

经过一年的辛苦,四兄弟“合资”的良种鸡孵化场终于有了可喜的进展,孵化的小鸡开始供不应求。1983年4月的一天,资阳有一个叫尹志国的专业户找到他们,一下子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这可是笔大买卖,四兄弟顿时被喜讯冲昏了头脑,他们立马四处借钱,购买了10万只种蛋。想到这一批生意做下来,会有良好的收益,兄弟四人开始编织他们的美梦。

尹志国带来一张信汇单,当天到良种场拉走了两万只雏鸡。但过了几天仍然不见款到,场里的工人赶紧去催款,工人去后感觉有些不对劲,忙回来报告。他们赶到信用社询问,才知道尹志国在汇款问题上耍了花招。可是,当他们赶到尹家时,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凄凉景象:满屋子的死鸡,满屋子的苍蝇。尹志国的妻子哭诉说她的丈夫把鸡拉回家时,用塑料薄膜盖着,因温度过高,鸡全部死了,自家孵房孵的鸡也因技术问题全部死了。她那只有几岁的儿子,瞪着惊恐的眼睛看着他们。听尹志国的邻居说:尹志国这几天几次想上吊自杀。

“下单的人已经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让我们饶了他。看到这个样子,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剩下的几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而我们又没有饲料,这时候又是农忙季节,农民不会要,借的钱又要马上还,我们真的是绝望了。”回忆当时的情景,刘永好依然心有余悸。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创业:艰难的起步(6)

意想不到的灾难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四兄弟的事业推向绝境。当初集资的1000元钱全花在设备上了,拆了也不值几个钱。为了买种鸡蛋,他们已经欠了不少的债。这边欠款还不上,那边又成了呆账收不回来,而预定的8万只鸡还在陆续孵化出来,滞留的这些小鸡每天要吃价值上百元的饲料,哪有这笔开销?

眼前这种局面,是谁也没有料想到的局面。四兄弟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灾难”,什么叫做“精神压力”。怎么办?四兄弟再次召开碰头会,商量着究竟是从岷江的桥头上跳下去,人死账清,从此一了百了,还是隐姓埋名远遁新疆,像那躲债的尹志国那样?那次会议,显得异常的悲壮,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气势。最终,他们还是决定留下来,不逃难、不躲债,正视现实。好在他们手里有的是种鸡,剩下的就是如何把种鸡变为现钱的事。

8万只种鸡要在短时间内一下销售完谈何容易,当地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雏鸡。四兄弟再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火速到城里销售,只有坐等破产。于是,兄弟四人连夜动手劈毛竹削篾片编竹筐子。

以后的十几天,每天都是这样:每天凌晨4点起床,风雨无阻,蹬上3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距家40公里以外的成都浆洗街农贸市场卖鸡雏。没有想到的是,农贸市场的个体商贩们个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初来乍到的刘永好来说,想在他们中间夹个塞简直是门都没有。他磨蹭了一天,也没有找到安身之处。但带出来的鸡雏是不能再带回去的。白天不让他摆摊,晚上也没地方睡觉,刘永好向一位好心的看门老大爷借了一张板凳,坐了一夜。第二天,他终于靠诚恳和执著打动了别人,得到了一块地方,才把带来的鸡雏卖出去。

其他兄弟也和刘永好一样,一连十几天,天天去农贸市场叫卖,他们用土喇叭扯着嗓子叫卖,嗓子喊哑了,人也累瘦了,每个人都掉了10几斤肉,碰到下雨天摔得跟泥猴似的。但8万多只鸡雏也竟然全部卖完了,最后竟也还赚了1万元。

5。面临夭折

刘氏四兄弟在创业之初,为了确保创业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拉社会主义后腿”,曾跑到县里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钟光林,问“回乡创业要不要得?”钟光林很开明,爽快地回答说:“没啥子问题嘛!”只是随即又附加了一个条件:“你们要带起10户专业户。”

一年之后,到1983年底,育新良种场达到了孵鸡5万、孵鹌鹑1万只的规模,并带出了11户专业户,完成了县委书记交给的任务。

四兄弟的养鸡场风头正旺,他们走在了农村致富路前列,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那些仍然还很穷的乡民们。他们的事业一尝到了甜头,就动员古家村和附近的村民一起来走科学致富之路。

在他们的带动下,新津县在那几年靠着养鹌鹑这一条致富路,硬是把原先的贫困帽子甩掉了。县里形成了以运输、编笼、饲料及肉蛋加工等专业分工为特征的“一条龙”生产配套体系。至今,养鹌鹑这一传统优势行业还在新津县保持着,每年饲养鹌鹑400万只,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鹌鹑王国。

1986年11月,全国的“星火计划”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到正在大力发展着养殖业的古家村来视察。他看到这个过去很穷很落后的村子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一幢幢的新建小洋房掩映在绿树与翠竹之中,村中新修了街道,车来人往,人们的脸上是自信与幸福的微笑……

二、创业:艰难的起步(7)

宋健看到这些,心里很激动,就在刘家四兄弟的养殖场办公室里提笔写下了一行大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振兴寄希望于新一代企业家。”

临走时,这位领导人再三地叮嘱兄弟四人,“你们放心大胆地干吧。我希望下一次见你们时,你们已干得更出色了!”

刘家四兄弟当时感动得涌出了眼泪。他们没想到国务院领导会这么器重他们的事业,会对他们办养殖场给予那么高的评价。他们希望这条致富之路能够就此在他们的脚下延伸开去。

天有不测风云,尽管希望集团风光无限,却面临了一场濒临倒闭的危机。1988年至1992年,在*南巡讲话前夕,国内左倾思潮泛滥一时,许多人还在民营企业究竟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县里的领导不来了,中央的领导更不来了。刘氏兄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仍然专心做自己的生意。

事实上,当时民营企业并没有开放的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