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书籍 > 第202部分(第1页)

第202部分(第1页)

的主要任务是掩护我们对付俄国,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两国公使已经得到了通知。致意大利领袖的电报要在当天就发出。

对南斯拉夫的打击一定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摧毁它的军事力量,这一点在政治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土耳其人胆战心惊,并将有利于随后的希腊战役。还可以这样估计,一旦我们发动了进攻,克罗地亚人将会倒向我方。要保证他们享受适当的政治待遇(以后还有自治的权利)。这场战争一定会非常受到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的欢迎,因为这些国家都可能希望获得领土:意大利想要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匈牙利想要巴纳特,保加利亚想要马其顿。

这项计划的先决条件是: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并要使用非常强大的兵力,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垮南斯拉夫。

因此,“巴巴罗萨行动”的开始日期,势必要推迟四个星期。

致墨索里尼的电报到午夜才由黑韦尔签发给驻罗马的德国大使,并且附有命令,限于当天晚间送到,这自然是无法做到的。墨索里尼在3月28日凌晨2时接见马肯森。德国元首的电报的主旨是直言无讳的。他说,眼下意大利人必须放弃一切进攻计划,全神贯注地保卫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边界。最重要的是,希特勒要求他保密,因为这是出奇制胜的先决条件。据马肯森说,墨索里尼满面春风,精神抖擞,一想到可以不必再受德国保证南斯拉夫领土完整的约束,他就兴高采烈,一小时后便以电话通知柏林,欣然地接受了希特勒的命令;谈到结束的时候,墨索里尼还强调了那个在他卵翼之下的克罗地亚恐怖分子帕韦利奇的重要作用。

3月28日,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根据希特勒的反塞尔维亚和亲克罗地亚的指示,草拟了一份对南斯拉夫进行宣传的指令。命令要这样宣传,德国军队将不是与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和马其顿人为敌而入侵南斯拉夫,而是保护这些民族免受那些纯粹为英国利益效劳的塞尔维亚沙文主义者的无谓屠杀。非常凑巧,在第二天,即3月29日,设在格拉茨的纳粹党总部就发来了第一份这样内容的电报,说在3月28日,当人们在德意志人聚居的诺维萨德举行示威游行时,有两名德意志人被打伤。这件事发生后,德国的报纸和电台开动起来,对这类可怕的暴行日甚一日地大事渲染,据说在南斯拉夫的德意志少数民族正在受到这种暴行的折磨。简直很难想象,希特勒怎么会认为,别人竟然猜不出他的意图。4月5日,德国驻卢布尔雅那总领事在一次广播中宣称,关于暴行的传说是不确实的,他说,斯洛文尼亚人的行动一直是正当的,甚至是友好的。全世界的人所到这个广播都呆住了。当哈塞尔4月1日在布达佩斯见到黑伦时(他在此前已被召回柏林),黑伦本人也说,事实上反对德国的示威行动非常少,而且也只是发生在南斯拉夫革命后的头几天。

南斯拉夫的革命是一桩激动人心的壮举。它围绕着贝尔格莱德进行,同时也因为这个国家由不同的民族所组成,而必然使它受到了限制。斯洛文尼亚人虽然已经落入德国和意大利的虎口,但是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却毫不犹豫地跟着塞尔维亚人走。至于克罗地亚人和马其顿人,固然,正如希特勒非常了解的那样,其中有许多人觉得自己憎恨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甚于憎恨德国,但是,总的说来,克罗地亚人是热爱民主和反对一切形式的独裁政治的;象其他民族一样,克罗地亚人中也有法西斯恐怖分子,这些人已被轴心国的代理人所收买。同时,由于马切克和农民党一直教克罗地亚人要息事宁人,一面也借此来驳斥乌斯塔沙组织的观点,因而当他们面临纳粹的进攻时,就特别脆弱,不堪一击。

西莫维奇的军事政变在政治上带来了混乱的后果。发动政变的塞尔维亚军官中,有些人从1939年8月以来就对“和解协定”啧有烦言;新内阁的大臣中,有些人也被认为是深恶痛绝这个协定的。因此,在克罗地亚人看来,虽然一向支持马切克的普里比切维奇领导下的塞尔维亚民主党人在西莫维奇政府中也有其代表,但是克罗地亚人好不容易得来的自治权利仍受到了威胁。3月27日那一天,马切克本人正在克罗地亚,西莫维奇由于不敢为了征求他的意见而耽误时间,就干脆宣布马切克以副首相的身分继续参加政府。西莫维奇也以同样的方法,从茨维特科维奇的内阁中接收了一些能够顺应时势的斯洛文尼亚牧师派阁员,因为新政府看起来必须象是一个民族统一政府。这也许会使那些最兴致勃勃的塞尔维亚理想家灰心丧气。他们原想朝着建立一个南斯拉夫各民族的自由联邦的方向取得真正的进展,可是这时却感到,这次革命好象只不过是一次反对保罗亲王的派别活动。马切克的行动总是迟缓的。他先派科舒蒂奇为代表前去贝尔格莱德提出条件,必须取消中央集权制在萨格勒布的最后一点残余,即贝尔格莱德方面委派的警察当局,以使克罗地亚得到解放。西莫维奇对此表示同意,4月4日,马切克本人来到首都在新政府就职。应当记得,几年来,纳粹党一直在制造理由反对他这样做,而种种的诺言则更加使他在这方面踌躇不决。

连一个最小的孩子都能看出,德国马上就要进攻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政府知道,情况十分危急,它力图拖延时间,但是我们很难猜测,它自己对此有多少把握。通过空军的关系,西莫维奇以个人名义向戈林发了一份旨在和解的电报。南斯拉夫的新任外交大臣、上了年纪的宁契奇是帕希奇在政治上的信徒;他在二十年代同意大利打交道打得很成功,这时他要求意大利出面调停。克罗地亚人一直因为他亲近意大利而恨他,结果,这一紧急措施不仅毫无效果,而且还对克罗地亚铸下大错。再则,这样做是徒劳的。虽然意大利驻贝尔格莱德公使马梅利看来是在鼓励南斯拉夫,但是墨索里尼却在急不可耐地等待着德国发给他的进军命令。

希特勒在1941年3月27日的军事会议上曾宣称,如果天气好的话,仍有可能在4月1日开始“马里塔行动”;但是,甚至连德国的军事机构对此也未准备就绪,于是在第二天决定,一定要到4月2日或3日才能进攻希腊。到了3月31日,德国最高统帅部又作出决定,“马里塔行动”要到4月5日才开始,届时军队将向尼什方向挺进,同时将以全部可用的力量对南斯拉夫的防空工事和对贝尔格莱德进行空袭。那天,希特勒写信给墨索里尼——这是他情绪最激动的信件之一——说德国即将发动进攻。他写道,他明白,自己将面临一个极其顽强的敌人,这个国家易守难攻,他表示相当担心,因为南斯拉夫拥有德意两国制造的飞机。他还为所以要发动这次新的战争增添了一些理由,说他得到消息,“俄国即将同南斯拉夫签订一项友好条约,也许这项条约甚至已经签订了”。

苏联明确表示,它对德国占领保加利亚表示不满,但是它无力加以阻止;3月间,俄德两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尽管俄国向德国输出的物资数量在1月和2月份有所减少,相当奇怪地在后来又有了显著的增加。南斯拉夫首任驻莫斯科公使、反德的加弗里洛维奇,在3月中旬之前很少得到克里姆林宫的鼓励。当他听到南斯拉夫准备加入三国公约的消息时,他就辞了职,但是在西莫维奇内阁成立后,他又出来工作,担任不管大臣。这时莫洛托夫显然向贝尔格莱德建议订立一项军事协定,南斯拉夫政府因此派遣两名军官赴莫斯科协助加弗里洛维奇进行必要的谈判。4月4日晚上,莫洛托夫通知舒伦堡,他即将同南斯拉夫签订一项条约,可是,虽然看来斯大林本人对向南斯拉夫输送武器的可能性曾表示过有点感兴趣,但是维辛斯基却拒绝考虑缔结军事协定的意见,认为这是出于误解,结果谈判又拖了一天。4月5…6日的夜间,俄国人终于同西莫维奇政府签订了一项协定,根据该协定,“缔约国的任一方如遭到第三国的进攻,另一方保证信守友好政策”。但是,加弗里洛维奇经过一番苦争才获得的这点成果,甚至连一个同意给予援助的空头保证都没有,还不如1939年法英两国给波兰的那个受到严厉批评的保证。不过,对于一个以斯拉夫人反对德国的感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南斯拉夫政权来说,这个协定或许在心理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是,它却使希特勒非常恼火。

1941年4月6日,星期日,清晨5时15分,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开始摧毁贝尔格莱德,正如德国元首先前命令的那样,德意两国未经宣战就向南斯拉夫开战。南斯拉夫有这样一线希望,即匈牙利不致于那么快就忘记恰基于上年12月在贝尔格莱德签订过协定,而这个协定在不久前刚批准。为了遵守原则,同时也为了防止匈牙利同德国的利害关系进一步一致起来,捷列基斩钉截铁地反对匈牙利参加进攻南斯拉夫。但是,专门喜欢危言耸听和滥许报酬的希特勒,已于3月27日又一次通过纳粹的爪牙斯托亚伊向霍尔蒂海军上将递交了一封信,表示如果这位摄政此刻愿意参战的话,德国元首将满足匈牙利的全部要求,并将不顾意大利的反对,给匈牙利在亚得里亚海一个地盘。霍尔蒂热切地予以响应;支持他的有大约半数的阁员以及军事当局,后者于3月30日已经在同德国人制订必要的计划。在4月1日于布达佩斯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上,捷列基设法在若干问题上使大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例如,匈牙利军队要等到德军越过萨格勒布以后才行动起来,又如,匈牙利军队将进入巴奇卡,但是将只推进到那条当时处于德国各支军队之间的、以多瑙河和德拉瓦河为界的匈牙利旧边境为止。第二天,捷列基写信告诉他的朋友阿波尔:“处境非常困难,因为如果我们反抗,他们将首先把我们打垮,这样最倒霉,如果我们不进入巴奇卡,德国人自己会在那里安顿下来,如果不把他们打回去的话,他们将在巴奇卡…巴纳特…洪亚德瓦尔…萨克森地区,或许还有巴兰尼亚…托尔诺,建立一个德意志国家。”这时已经有许多传闻,说可能将在多瑙河中游成立这样一个德意志国家,匈牙利自己的西南部从而也有可能丧失掉。因此,捷列基是在作徒劳的挣扎;事实上,他能够信赖的唯一伙伴是巴尔多希,此人即使不能说是奸诈,至少也是软弱的。4月2日与3日之间的夜里,捷列基在绝望中自杀了。5日,希特勒给了霍尔蒂一些指示,内容同他正在向墨索里尼发出的指示相似,指示说,如果匈牙利要比它的盟邦迟四天才能行动的话,实际上它从4月6日起已处于交战状态了。保加利亚直到4月15日才同南斯拉夫公开绝交。

南斯拉夫除了精疲力尽的希腊和遥远的英国外,别无其他盟国,而英国即使有美国的援助,三年内也未必能返回欧洲大陆。斯洛文尼亚面临着敌人从格拉茨发动进攻的威胁,克罗地亚只有德拉瓦河可作为屏障,塞尔维亚也只有多瑙河可以据守。希特勒所担心的难以对付的国家,只是波斯尼亚、门的内哥罗和马其顿。许多塞尔维亚人和门的内哥罗人早已渴望同希特勒打一仗,斯洛文尼亚人,甚至还有一些克罗地亚人则和他们同仇敌忾。可是,南斯拉夫军队的装备实在糟透了。参谋总部被一些因循守旧的军官控制着,他们嘲笑使用机械化装备就不象军人。其次,南斯拉夫一向是个既小又穷的国象,加上贪污腐败,变得更加贫困。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御方面,几乎都没有足够的空军力量(除了一些轴心国制造的飞机外)。的确,从4月6日早晨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可怕的混乱局面。“和解协定”对军队组织所起的影响倒不大,克罗地亚士兵通常仍由塞尔维亚军官在指挥,尽管他们对这些军官既不信任,又害怕或鄙视。响应号召参军的人往往住不到营房或领不到装备。纳粹分子一直在准备通常的破坏手段,甚至在塞尔维亚,他们也有一些塞尔维亚族的法西斯代理人,即廖蒂奇运动的成员,这些人跟斯托亚迪诺维奇关系密切;另外,德意志少数民族也已为进行这项工作而接受了训练。

战争一开始时,在斯洛文尼亚出现过一些激烈的战斗。在克罗地亚,那些在过去两年中一直在扩充力量的乌斯塔沙党徒夺得了许多重要的据点。一般的百姓或许有一种模糊的亲英情绪,但其中也有许多人被纳粹的宣传口号所迷惑,口号说,德国是克罗地亚的朋友;的确,他们没有看到炸弹落在自己家里附近。他们有些人是和平主义者,有许多人则十分自然地是失败主义者;他们憎恨乌斯塔沙分子,但又害怕他们。当马切克回到了库皮内茨老家,于4月8日向克罗地亚人广播时,他心中所想到的,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一段在德国卵翼下由乌斯塔沙统治的时期;虽然他号召人民参军,但是他避免使用听上去过于好战的语言。不久,萨格勒布就与贝尔格莱德失去了联络。在德军开到之前,两名英国官员在最后时刻从萨格勒布驾车向南逃跑,在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他们到处受到友好的接待;有一处,士兵们虽然没有接到上级的指示,却作好了战斗的准备,另有一处,乌斯塔沙分子已经占领了俯视城镇的一些高地,再有一处,已挂出了白旗。到4月10日,星期四那天,克瓦特尼克则以轴心国扶植下的新克罗地亚代理元首的身分在萨格勒布发表广播,而匈牙利人则占领了巴奇卡(伏伊伏丁那);4月12日,帕韦利奇宣布自己为克罗地亚国的元首;4月15日,德意两国予以承认。

在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战斗的情绪依然强烈。可是不久以后,人们就承认这场战争将要打败。南斯拉夫政府尽快地从贝尔格莱德的废墟迁至萨拉热窝附近的帕莱。马切克决定,他本人象以往那样将留在克罗地亚,而委派他的同事克尔恩耶维奇(他于4月7日与马切克一起返回萨格勒布和库皮内茨,恰好在乌斯塔沙政权成立之前逃走)去代表克罗地亚农民党参加内阁。德军于4月13日即复活节那天进入贝尔格莱德。当克尔恩耶维奇在同一天到达帕莱时,大臣们都主张把政府再内迁到门的内哥罗,组织力量抵抗;4月15日,星期二,南斯拉夫政府发表了一项声明,可是它仍然企图把战局的真相掩盖起来。但是到了4月14…15日的夜间,在门的内哥罗的尼克希奇地方终于作出了决定,国王和政府必须趁还可逃脱时从速离开。于是他们就乘了米尔科维奇尚能调度到的飞机飞往雅典。4月17日,奈迪奇带领军队向德国人投降,南斯拉夫也停止了抵抗。那些比较勇敢无畏的军事领导人则把作战物资转移到山区,藏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等待新的风暴到来。西莫维奇政府则直到7月下半月才最后在伦敦成立。

瓜分南斯拉夫,要比用武力征服南斯拉夫困难得多。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魏茨泽克把柏林政界中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告诉哈塞尔,说从贝尔格莱德发生革命那时起,希特勒就一心一意想把南斯拉夫消灭掉,并且还制订了对于南斯拉夫族问题的各种荒唐的“解决办法”。4月初,希特勒对陆军发布了有关瓜分南斯拉夫的暂行指示,这个指示可以概括如下:

萨瓦河以北的斯洛文尼亚将并给德国的斯蒂里亚和卡林西亚两个行政区;由于意大利人已经占领了该地区相当大的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