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作者 > 第556部分(第1页)

第556部分(第1页)

些建议包括德国全面解除武装,瓜分其 领土的可能性,盟国共同占领德国,允许所有非纳粹党人的德国人政治活动自由,以及偿付赔款。按赫尔记述,斯大林高兴地接受了这些建议。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对于赫尔坚决主张把中国包括在“四大国”之中,并作为正在考虑建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并不那么高兴。他们和丘吉尔一样,怀疑中国是否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起一个强国的作用;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因为在这个次要问题上继续反对罗斯福和赫尔以致与他们产生隔阂,那是不明智的。

斯大林很可能想到,如果总统和他的国务卿是如此支持中国,他们可能已打定主意想在远东看到日本力量的彻底毁灭,正如他们想在欧洲看到德国力量的毁灭一样;而这对于苏联的前景来说将同样是有利的。不论怎样,在10月30日克里姆林宫的一次告别宴会上,斯大林特意告诉赫尔,苏联将在德国失败后参加对日作战。赫尔十分高兴,特别是因为那时斯大林对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没有提出任何条件。

接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召开。参加开罗会议的有蒋介石、丘吉尔和罗斯福。会议决定在日本失败以后不仅要剥夺它自1931年以来所攫取的一切领土,而且包括长期来为国际条约所承认的属于它的领土:福摩萨、澎湖列岛、朝鲜以及太平洋中前属德国的岛屿。11月28日斯大林和罗斯福在德黑兰的首次会谈中,罗斯福似乎就把这一决定告诉了斯大林。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期间重复了他的许诺,说一等到打垮德国后,只要给苏联一定的时间把增援部队开到远东去,他将立即参加对日作战。他在那时不愿透露他要什么报偿,虽然他暗示他是有一些要求的。事实上,还是罗斯福主动建议苏联可以进入大连,大连可以在国际监督下成为自由港。斯大林说,中国人可能会反对这样做,但罗斯福确信他们不会反对。

德黑兰会议主要谈的是对德作战的计划。斯大林取得了在1944年春季将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然而,这个诺言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德国在法国的空中和地面力量不超过一个预计数字。对丘吉尔来说,这里可能还有个空子可钻,他对这次计划中的进攻肯定不是一个热情的支持者。斯大林很可能对英国和美国在这件事上的信用抱有怀疑,如果他确是如此的话,那就可以说明1944年1 月发生的一个稀奇事件,当时苏联报纸指责德国和西方民主国家之间正在进行单独掳和的试探。俄国人也象纳粹分子一样,有一个习惯,喜欢指责别人在做他们自己正在打算做的事情。有些迹象证明,1943年12月和1944年1 月,柏林曾通过驻斯德哥尔摩的日本公使馆把和平试探者派到莫斯科,而这次俄国显得比以前有更好的反应。但是德国要求让乌克兰自治,并要求苏联在德国对西方大国的战斗中给予德国经济援助,这些要求是斯大林所难以接受的。

下述事实使上面所谈的一段情节更添上几分真实性:1944年1 月24日,重光再次企图促使德国与苏联讲和,他还对施塔默尔说,为了脱出身来去对付西欧和地中海方面对它的威胁,德国应当放弃乌克兰。从这件事上看,他似乎知道,希特勒想对乌克兰保持某种控制,这是使苏德可能达成协议的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但是正如里宾特洛甫的答复所指出的那样,希特勒仍然是固执的。重光被告知,希特勒现在想等到他打败了——他指望能打败——西方盟国对法国的进军后,再作考虑。希特勒认为,这样将会促使斯大林按照希特勒要求的条件讲和。

重光并不因碰壁而气馁,他又一次转向莫斯科。在1944年4 月8 日的一次会谈中,佐藤向奠洛托夫提起日本在1943年9 月提出的派遣一个进行调停的特别代表团的建议。莫洛托夫问,德国是否现在已请日本调停;对此佐藤只能作否定的回答。

接着,4 月12日莫洛托夫声称,鉴于形势依然未变,所以苏联对这个建议的回答只能同样保持不变。4 月13日,葛罗米柯再次通知赫尔,日本提出调停的建议,遭到了拒绝。

其后德国遭到了一系列新的灾难。到1944年8 月底,西方盟国已经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彻底击败了德国在法国的军队,将其残余部队全部驱逐到低地国家和德国。德国在东线的崩溃几乎同样严重。芬兰和保加利亚被迫求和,罗马尼亚倒向对方,而俄国军队正在威胁着东普鲁士,并涌进波兰中部。希特勒的彻底崩溃已指日可待。

在这种新形势下,重光决心再次试图恢复德国与苏联之间的和平。他亲自和施塔默尔谈了这件事,并指示大岛去同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谈这件事。约在9 月中旬,施塔默尔得到了希特勒的回音,并即向重光报告说,大岛和希特勒已经谈过了关于在日本主持下德国与苏联单独进行和谈的建议。希特勒答复道:我们看不出苏联政府愿意同德国达成谅解的迹象。我们认为,斯大林只有当他深信已无法胜利地继续进行战争时,才会试图与德国达成谅解。……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政治局面。德国政府十分感谢日本政府的建议。然而,由于上述原因,如果日本政府对此事不再采取任何步骤去与苏联政府接触的话,德国政府将表示感激。

斯大林现在既有把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的确丝毫不会考虑单独媾和了。9月16日,佐藤奉东京指示,再次要求莫洛托夫同意由日本派一个特使到莫斯科去。

奠洛托夫再次拒绝了,并再次把这一情况通知了美国。

如今,日本政府除了坐看纳粹德国的垂死挣扎外,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1945年5 月,德国的末日来到时,日本对德国的投降发表了一份正式抗议,并重申他们自己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决心。5 月15日,他们接着宣布,1936年的共同防共协定,1940年的三国公约,1941年12月11日的三国公约,以及与德国和意大利签订的其他协定,此后一律无效。这时,日本也接近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它的结局不会象德国那样惨,因为日本没有那么一个独裁者有足够的权力能使他的国家与自己同归于尽。

第二节 日本投降的背景

1941年12月,日本作出了决定其命运的作战决定,这是好几个月来内部激烈斗争的高潮。如果华盛顿会谈未能产生一种使日本实际上成为东亚霸主的解决办法,那么,由先是任陆军大臣后来任首相兼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将军所领导的主战派一开头就决心要挑起战端。反对这一派的,为方便起见不妨称为主和派,这些人在内心情愿放弃东亚新秩序而不愿向美国挑战。主和派中最著名的代表是摇摆不定的近卫亲王。在他们的行列中有许多宫廷官员和实业家,特别是历史较久的财阀或大联合企业的董事。但是自从1931年以来,时常发生针对他们的暗杀和暴动,把他们吓坏了。他们对发动战争是畏首畏尾的,因为他们怀疑日本是否有能力获胜,也因为他们料到即使日本获胜,这种胜利将确保军人在日本社会中的优势,而这是他们所担忧与憎恨的。但是,1941年11月26日美国的照会要求日本放弃自1931年以来为之而战的一切,这使他们对战争政策持勉强默认的态度。因为东条讲得很清楚,如果政府不采取战争手段的话,军队就要暴动;在1941年12月那个时候,他还能够指望日本人民大众的支持,因为日本人民被灌输了憎恨西方民主国家的思想,认为西方民主国家横加干涉日本在合法范围内的事务,是使那场令人厌倦的在中国的冲突持续下去的心怀恶意的人。天皇本人不想打仗,但他受到宪法条文的制约。根据宪法规定,天皇对于他的武将与文官一致作出的决定,总是要批准的。只有在他们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他才有机会作出纯属他本人的决定。假定大臣们选择了战争而他拒绝批准,那么很可能会发生反叛,导致他自己被废黜。

就这样,日本开始作战了。在战争的头两年,东条统治着日本,从外界的观察者看来,他成了不亚于希特勒或墨索里尼的独裁者。1942年4 月,东条与他的亲信武藤彰将军以威吓与贿赂相配合的方法保证了新国会的选举,使新国会的成员大部分是军方提名的人员。随后,又把各旧政党合并成为翼赞政治会,企图创建一个极权主义的一党政体。在用上述办法谋求降低国会和政界人物作用的同时,东条任命他自己在军队中的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为“宪兵队”这一盖世太保式军警恐怖组织的高级指挥人员,旨在保证他在国内政界和军界一切方面的个人优势。东方会的领袖中野正冈所遭到的命运,就是东条利用这一罪恶组织的一个例子。虽然东方会的纲领带有极权主义的味道,但它是反对东条统治的。1943年8 月,东方会被宪兵队解散,中野本人被迫在同年10月自杀。在内阁里面,正如上文已经提到的,唯一的具有独立见解的内阁成员东乡,就为了大东亚省的问题而被迫辞职。

然而把东条看作是希特勒那样的独裁者是错误的。一则把以前的所有政党合并成一个组织,并没有使这些政党间的竞争完全结束,而其结果,它也并不真正等于德国的纳粹党。纳粹党成功地清除了一切有组织的反对派,而且只要这个党由希特勒指挥,就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效地反对希特勒。只有在德国国防军的将领中才可能出现反对他的密谋,而这些将领的种种图谋总是以失败告终的。希特勒把他的政敌或者关押或者杀掉,而东条只是击败了他的政敌。再则,尽管东条作了种种努力,他从来没有能够把日本的实业家置于绝对从属于他的地位,也未能任意驱使他们竭尽全力为日本的战争效劳。

实际上,财阀在暗中进行的大量阻挠和破坏活动,以及在一般的缺吃少穿的工人中所滋长的不满和厌战情绪,使东条在1942年以后为组织和增加军火及其他军需品生产所作的为时已晚的努力,归于无效。最不利于东条的,也许是他没有能力对武装部队本身进行全面控制。他干脆把军队中他所不喜欢、不信任的非嫡系将领解职或赶到遥远的部队里去。在这些人中,有新加坡的征服者山下奉文将军,他在新加坡呆了没有多久,以后就被调到满洲的一个不大重要的部队里去了。但是还有另外一些人,东条不能这样傲慢地对待,其中有东南亚战区司令官寺内元帅。因此,他无法清除在军队内部的所有派系分歧。

东条也无法缓和陆军与海军之间长期的勾心斗角。海军大臣田海军大将的确是他的亲信,但是在海军中有一种日益增长的抱怨情绪,认为在物资的分配、特别是飞机的分配方面,偏向陆军。这种抱怨情绪使两个军种之间的鸿沟扩大到各自试图控制自己所需要的每一种物资的生产而不给予对方的程度。1943年11月,东条建立了一个军需省,但也没有能结束这种不良情况。陆军甚至坚持要自己建造潜艇供运输需用,而不要海军建造。最后,东条不能消除内阁和统帅部之间的分歧。1944年2 月,当他的地位处于危急状态时,他试图通过自己兼任陆军参谋本部总长并让田海军大将兼任海军军令部总长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用东条自己对东京法庭讲的话说,“我很遗憾,已经太晚了,干不了什么事情了。甚至用这个办法我也不能插手海军统帅部的事务。”

日本最初的胜利掩盖了这些造成不团结和分裂的潜在势力,但是以后的失败使这种潜在势力越来越大,并且不断地在挖东条政权大厦的墙脚。1943年春天,一个确凿的反对东条的密谋开始在重臣(担任过总理大臣的一些人)之间酿成。其中,发起者似乎是东条的老对手近卫。近卫感到有失败的先兆,并且一直提心吊胆,唯恐接着会有一次共产主义革命。近卫物色了两个心腹:内大臣木户侯爵和另一个高级宫廷官员松平侯爵。3 月底,木户和同样急于要尽快看到战争结束的天皇谈了一次。从那时起,包括若槻、平沼和冈田在内的重臣们定期召开秘密会议,在会上讨论推翻东条和停止战争的最好办法。冈田有一个女婿叫迫水久恒,是内阁企划厅的成员。迫水一直向重臣提供真实事态的情报,与内阁所提出的虚假的胜利喜报恰成对照。1943年4 月,重光接替谷正之担任外相,这样,重臣们在东条政府里就有了一个与他们看法一致的人。第二步是试探天皇的弟弟高松亲王,看他是否愿意领导一个旨在谋求恢复和平的新政府——这种和平意味着结束日本对大东亚的控制,因此只有具有亲王地位的人才能劝使军队接受这种和平。但是,这件事没有立即奏效,而且主和派在建议什么样的和平和实现这种和平的最好办法等问题上,实际上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木户考虑了一个解决办法,即通过日本和其对手达成的协议使日本的战前领土保持原状,并承认日本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独立。按照以上所提出的方针,即用一批新产生的弱国来代替西方列强原先的殖民地,并保证日本对这些新国家的自由经济来往,这样实现和平将使日本实际上仍是受益者。英美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在1943年1 月第一次发表时,东京并没有理解其严重性。日本认为开罗会议关于剥夺日本海外所有殖民地的声明只不过是鼓舞自由中国低落士气的一种手段。然而,重光似乎很早就意识到日本的对手是要说到做到的。

东条则认为,即将到来的敌方对大东亚的袭击一旦遭到决定性的失败,就可以达成一种和平,使日本永久控制它已获得的一切。在这个问题上,东条的态度有些类似1943—1944年希特勒对苏联所采取的立场。但是也同希特勒一样,东条在1944年遭到了失败,而不是胜利。1944年6 月美国在塞班岛登陆,大批日本海军航空部队在菲律宾海的战役中被消灭,这就意味着日本的内线防线已被打破,其海上力量已被削弱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而其本土则处于敌方轰炸机有效攻击的范围之内。东条隐瞒不了这些事件的真相,一些重臣通过他们与军队和内阁的接触获悉了这些情况。原先顺从东条的国会现在开始转而反对他,而他在军队里的敌手则着手推翻他。

他想通过邀请米内、广田和安部三位前首相参加他的政府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米内和广田拒绝了他的邀请,安部起初似乎赞同他的意见,但最后也同样拒绝了。

1944年7 月17日,重臣们在平沼家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除安部以外都同意要东条辞职。一直在幕后非常活跃的木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天皇。东条是不甘心不挣扎一番就屈服的。他已抛弃了显然是这次海军失败的替罪羊鸠田,并任命从柏林回来的野村直邦海军大将接任海军大臣的职务。野村直邦接受了这个职位,这对他本人来说是不幸的。7 且18日,东条辞去了陆军参谋本部总长的兼职,并任命曾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将军接替。但是,在木户的支持下,重臣们阻止了东条为继续担任首相而进行的涉及面较广的改组内阁的一切努力。因此,东条把重臣们痛骂了一顿,并在同一天被迫辞职。但是东条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因为,作为一个前任首相,他自己也成了重臣中的一员;在陆军中也还有追随他的人。但是他掌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东条就这样倒台了。就某些方面来说,东条要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