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嫡长孙周承礼为什么喜欢赵长宁 > 第9部分(第3页)

第9部分(第3页)

皇极殿内一片寂静,众人纷纷行礼跪下,只见一穿明黄色衮冕服,头戴嵌绿宝石金冠的年轻男子,由众人簇拥着缓步走了进来。他走过众考生坐在了副考的椅子上,微微抬手:“诸位平身答题吧,本宫替父皇逡巡,不必多礼。”

这位据说是新科贡士‘座师’的太子非常年轻。长相俊秀而温润,下巴微翘,手指修长,白而无暇,整个人有种如白玉温润的气质,看得出是常年养尊处优的上位之人。他侧身同副考官,礼部尚书顾方怀说话。

而那可谓是位高权重的老尚书毕恭毕敬地站着,拱手回答他的问题。

长宁只看了一瞬就低下头,继续写自己的题。

倒许多贡士没想到太子竟有这样的俊俏丰姿,有点紧张,好久不会下笔。

谁料这位太子叮嘱完考官,还真带着众考官在大殿里巡视起来。当他走到赵长宁面前的时候,顿住了脚步。赵长宁知道他自看自己写字,幸好她现在是写的草稿,飞龙走凤不在话下。

不想太子竟一手背在身后,俯下身替她捡了掉在地上的笔套,修长的手把笔套放在她的案上。然后依旧背手,带着众人往下面走。

就这个不经意的举动,所有人都看向赵长宁,目光火辣。

赵长宁硬着头皮当什么没发生,太子殿下一时兴起,却非常有可能让她成为众矢之的。特别是现在这位置是按名次排的,她在第二名,太子肯定知道她是谁,否则不会有类似这般关照的举动。

她现在还没入仕途,就要被划分入□□一派了吗?赵长宁无奈苦笑。

太子并未在殿内停留多久,仍旧是礼部和翰林院的考官监考。滴漏声声,赵长宁已经写完了自己的草稿,精简修改,调整语序。然后才敢再提笔,以标准工整的馆阁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第31章

谢恩之后,十人从殿内退出来归到队伍里。礼部官员才正式地开始主持传胪大典。

朝阳蓬勃地金光照着; 殿外东西檐下设中和韶乐; 大气古朴。

新科进士们穿朝服,戴三枝九叶顶冠; 分左右列队站于王公大臣之后。皇上着礼服升座; 执事官和读卷官行三跪九叩大礼。此时奏响大乐,司礼官鸣鞭三次,乐声庄重浑厚。随后鸿胪寺官员开始宣制:“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于壬寅年四月二十五日策天下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家赐同进士出身!”

从今日起他们就是进士了; 代表朝廷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和官绅阶层。衣锦还乡,也有当地的知府知县来相迎,若是贫苦出身的进士; 还因此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就是举子见了你; 也要执个晚辈礼。

众人按捺激动,笔直站立等着传名次。

第一甲的三人唱名三次; 由鸿胪寺的官员引出列而跪于御道上。依次就是魏乾、苏仁和赵长宁。长宁跪下后; 其实还有些如梦境的不真实感,膝盖磕着冰凉的石砖,才觉这一切都是真的。想到自己就此金榜题名了,她心跳的很快; 也很激动,她觉得这都是正常的。二甲只传一次名字,这时候站得远些的,根本听不清楚自己的名次,要等到去观榜才知道自己究竟上没有上。

赵长宁是探花,她离传胪的谭文近,把名次都听全了。那江西吉安的才子蒋世祺落到了第八名,杜少陵比会试的名次好,竟然是卡在了第十一名这个位置上。宋楚是十八名,赵长淮得了二十四名。别的名字就没有再听到了,估计是落到了同进士去。

等宣读完了名次,由赞礼官引诸位进士迎接皇榜。用云盘承托,黄伞鼓吹前往长安街挂榜。此时午门大开,一甲进士三人由午门中线出宫,这可是只属于一甲进士的无上荣耀。

赵长宁自高大的午门走出来的时候,的确感觉到别人投在自己身上的艳羡目光。前面的苏仁就笑呵呵地四处拱手示意,这位仁兄看来是个比较外向的人,难怪跟皇上也能侃侃而谈。魏乾见惯了大场面,稳重淡定地走着,他心里是不是激动就没有人知道了。

等到了长安街,皇榜已经张贴进去了,加盖了‘皇帝之宝’玉玺,足有半丈长。皇榜周围围了一大堆的人,简直就是水泄不通。幸好官服派专人给新科进士们开道,让他们能进去看看刚才是否听错。确认自己的名字的确在榜上的惊喜有之,没看到自己的失落有之。那位苏仁兄还过来跟赵长宁套近乎:“我等三人同在金榜,自是惺惺相惜……不知道阁下可有表字?”

赵长宁摇头:“我未及冠,没得长辈赐字。”估计这次回去之后她就会有字了。

苏仁才想起赵长宁不过虚岁十八,可是少年探花郎!

这样的身份是最受追捧的,一会儿游街少不了要热闹了。“那我便直称你为长宁兄了。”苏仁就直呼长宁夫人名讳,向他示意看看周围,“长宁兄,你瞧瞧这周围的酒楼上,已经是热闹非凡了。里头可有不少人等着榜下捉婿呢。我瞧长宁兄玉树临风,可别一会儿被捉了婿才好!”

赵长宁知道这个,很多新晋的进士都会成为达官显贵家的目标。大家的观念就是,女婿无财,家世不好问题也不大。但功名和上进是最要紧的,家族的兴衰可就是靠这些人呢!

苏仁说罢也有些期待地道:“也不知有没有人能看上我。”

这人都二十有六了,古代这年纪孩子都要满地跑了,现在还没有结婚就算是大龄剩男青年。赵长宁笑着问他:“苏仁兄竟还未婚配吗?”

苏仁很遗憾地道:“我是蜀中嘉州人士,家境不宽裕。等中了举后又要给老母亲丁忧,四年后赴京科考,所以就一直没有婚配。”父母死后要丁忧三年,孝顺些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