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督军欺负别人老婆 > 第27部分(第2页)

第27部分(第2页)

有些话你只要提个头慈禧就能把事实猜个**不离十,说太多反而不美,就这样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效果同等,还能在慈禧心里落下不争权、不揽权、不借打击报复的印象,真所谓不争才是争,这才是真高明!

至于袁世凯的后半句,说的也是事实。

不管唐努乌梁海之流血冲突事件真相如何,反正南北新军及各省新军都已经闹开了,这事如果不能给个合理的交待,引发兵变或许有些夸张了,挫伤锐气那是肯定的,袁世凯自然不愿意辛苦编练的新军因为此事而挫伤锐气。

张之洞想的显然更为深远,又接着补充道:“太后,老臣以为袁宫保所言不无道理,更可虑者,革命党于武汉新军及南方各省之新军颇多渗透,若是南方之革命党借机滋事,又有新军参与其中,则后果恐不堪设想。”

张之洞这话,那又是另一个境界了,老成谋国之言!

到了这份上,袁世凯和张之洞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赞成开战。

不过,既便袁、张两大重臣赞成开战,慈禧老佛爷也是绝对不会轻言刀兵的,庚子年的那场刀兵之灾,着实把她给吓坏了,她可不想再来这样一出,当即不咸不淡地道:“开战之事干系甚大,改日再议,尔等跪安吧。”

###############################

颐和园御议,慈禧只给了个改日再议的方略,南北新军及各省新军却没有就此消停,既便各级军官极力安抚,也是于事无补,虽暂时还没形成哗变或者兵谏之势,不过正如张之洞所担心的那样,南方各省新军逐渐有了不稳之迹象。

对于突然发生在中国的这场风波,各国驻华公使全都不知所以然。

由于唐努乌梁海地处蛮荒,消息流通不便,俄国方面又刻意封锁了消息,中国方面虽有消息传出,又是半遮半掩,各国公使不了解中国国情,就更无法判断事实真相了,更何况天底下哪有俄国人吃了大亏,却没有兴师问罪的道理?

驻北京的各国公使多次照会俄国公使,俄国公使对此事却是讳莫如深,这就越发使此事变得朴朔迷离起来。

##############

回头再说乌里雅苏台。

二少终于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马亮。

马亮其实也是没有别的选择了,他只能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了,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即将兵临城下,单凭乌里雅苏台的驻军是绝对守不住城池的,各旗骑兵的集结又尚需时日,为今之计他也只能借重二少手中的这支“武装力量”来守城了。

不管怎么说,二少手中都拥有近百人的快枪队,如果野战,这点人枪固然不算什么,可如果用来守城,其威力甚至还要超过上千骑兵!更何况,二少还从俄国人那里缴获了四百多条快枪以及五万余发子弹!

马亮本打算强行征调这批军械,不过转念一想还是没有下手。

马亮也不是笨人,最简单的道理还是明白的,试想,如果乌里雅苏台守不住,这批军械既便到了他的手上,最终不还是别人的?如果二少真的守住了乌里雅苏台,这批军械难道还能插上翅膀自己飞了?最后不还是他的?

二少不是朝廷命官,由他守城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不过,这也正是马亮所需要的,这万一要是守不住乌里雅苏台,将来朝廷追究下来,马亮也有说辞不是?他尽可以一推二六五,就说他当时正带着乌里雅苏台辖下各旗骑兵在外阻击俄军骑兵,负责守城的只是一群商号伙计,与他无干。

安排停当,马亮就带着家眷、兵丁、吏员连夜撤离了乌里雅苏台。

马亮倒也干脆,说把乌里雅苏台交给二少,最后真的连一个小吏都没有留下,这倒是免去了二少的掣肘之虑。

………【第63章 奉命守城】………

当二少终于返回商号时,林月婵都快要急疯了。

进城的时候,二少是跟赫连成、石守信等人一起进的城,不过进城之后,二少就直接被戈什哈带去了将军衙门,赫连成、石守信连同近百团丁、新军也都被告知呆在西门商号里严禁外出,商号外面还派了百余红缨子清军团团把守。

赫连成还算镇定,他对二少已经有了一种盲目的信任。

想当年,两万多八国联军打进北京那会,大清国多少王公贵族,多少文武大臣,有哪个敢挺直了跟洋人说话?几十万八旗兵、绿营和蒙古骑兵,说败也就败了,而且败得那叫一个彻底,赫连成现在回想起来,这脸上都臊得慌。

可是二少呢?好几千俄国人,说杀就杀了!

整整一营俄军驻守的克孜勒,说拿下也就拿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