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喧哗与骚动主题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①指他自己与凯蒂。钱。”

“说不定店里的人不干,”第一个孩子说,“他们准是只肯给钧竿。”

“那我就把它卖了。”

“你哪能卖得到二十五块钱啊?”

“我能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呗。我用自己这根钓竿,钓的鱼也不会比二十五块的那根少。”接着他们便争起来,若是有了那二十五块钱他们要怎么花。三个人同时开口,谁也不让步,都要压过别人,火气也越来越大,把根本没影儿的事变成影影绰绰的事。接着又把它说成是一种可能,最后竟成为铁一般的事实,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愿望的时候十之八九都是这样的。

“我要买一匹马和一辆马车,“第二个孩子说。

“你别逗了,”其他两个孩子说。

“我买得到的。我知道上哪儿可以用二十五块钱买到马和马车:我认得那个人。”

“谁呀?”

“是谁你们甭管。我反正用二十五块能买来。”

“哼,”那两个说,“他啥也不懂。完全是在瞎说八道。”

“谁瞎说八道啦?”男孩说。他们继续嘲笑他,不过他不再还嘴了。他靠在栏杆上,低头瞧着那条他已经拿来换了东西的鳟鱼。突然之间,那种挖苦、对抗的声调从那两个孩子的声音中消失了,仿佛他们也真的觉得他已经钓到了鱼,买来了马和马车,他们也学会了大人的那种脾性,只消你摆出一副沉默的矜持姿态、他们就会把什么事都信以为真。我想,那些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来欺骗自己与欺骗别人的人,在有一点上倒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认为一根沉默的舌头才是最高的智慧。因此接下去的几分钟里,我觉察到那两个孩子正急于要找出某种办法来对付那另一个孩子,好把他的马儿和马车夺走。

“那根钓竿你卖不了二十五块钱的,”第一个孩子说。“打什么赌都成,你卖不了。”

“他根本还没钓到那条鳟鱼呢,”第三个孩子突然说,接着他们俩一起嚷道:

“对啦,我不是早就说过了吗?那个人叫什么名字?我谅你也说不出来。根本就没有那么一个人。”

“哼,少废话,”第二个孩子说。“瞧,鱼儿又上来了。”他们靠在桥栏上,一动不动,姿势一模一样,三根钓竿在阳光里稍稍倾斜着,角度也一模一样。那条鳟鱼不慌不忙地升了上来,它那淡淡的摇曳不定的影子也逐渐变大了;又一个逐渐变淡的小旋涡向下游移去。“真棒,”那第一个孩子喃喃地说。

“我们也不指望能逮住它了,”他说,“我们就等着看波士顿人的能耐了。”

“这个水潭里只有这一条鱼吗?”

“是的。它把别的鱼全给撵跑了。这一带说到钓鱼最好的地方还得算下游那个大旋涡那儿。”

“不,那儿不怎么样,”第二个孩子说。“皮吉罗磨坊那儿要好上一倍。”接着他们又就哪儿钓鱼最好这个问题争吵起来,然后又突然停止争论,欣赏那条鳟鱼如何再次浮了上来,观看那被搅碎的小旋涡如何吮吸下一小片天空。我问这儿离最近的镇上有多远。他们告诉了我。

“不过最近的电车线是在那边,”第二个孩子说,往我来的方向指了指。“你要上哪儿去?”。

“不上哪儿去。随便走走。”

“你是大学里的吗?”

“是的。那个镇上有工厂吗?”

“工厂?”他们瞪着眼看我。

“不,”第二个孩子说,“没有工厂。”他们看看我的衣服。“你是在找工作吗?”

“皮吉罗磨坊怎么样?”第三个孩子说。“那是一家工厂啊。”

“那算个啥工厂。他指的是一家正正式式的工厂。”

“有汽笛的工厂,”我说。“我还没听见哪儿响起报一点钟的汽笛声呢。”

“噢,”第二个孩子说,“唯一神教派教堂的尖塔上有一只钟。你看看那只钟便可以知道时间了。难道你那条表链上没挂着表吗?”

“我今天早上把它摔坏了。”我把表拿出来给他们看。他们一本正经地端详了好久。

“表还在走呢,”第二个说。“这样一只表值多少钱?”

“这是人家送的礼物,”我说。“我高中毕业时我父亲给我的。”

“你是加拿大人吗?”第三个孩子问。他长着一头红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