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明朝那些事全集完整版 > 第66部分(第2页)

第66部分(第2页)

奏疏送上去,他压根就没理,却发布了一道看似毫不相干的命令:     吏部尚书孙鑨免职,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削职为民。     这条圣旨的意思是:别跟我玩花样,你们那点把戏我都明白,再闹,就连你们一起收拾。    应该说效果十分明显,很快,大家都不闹了。看上去,王锡爵赢了,实际上,他输了,

且输得很惨。     因为孙鑨本就是个背黑锅的角色,官免了也就消停了。赵南星就不同了,硬顶王锡爵后,他名望大增,被誉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代表人物。虽然打包袱回了老家,却时常有人来拜访,每年都有上百道奏疏送到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而这位兄弟也不负众望,二十年后再度出山,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王锡爵就此完蛋,他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名声,在很多人看来,残暴的王锡爵严

酷镇压了开明的赵南星,压制了正直与民意。     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因为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十六年前,年轻官员王锡爵大摇大摆地迈进了张居正首辅的住所,慷慨激昂,大发议论

后,扬长而去,然后名声大噪。     十六年后,年轻官员赵南星向王锡爵首辅发起攻击,名满天下。     当年的王锡爵,就是现在的赵南星,现在的王锡爵,就是当年的张居正,很有趣。     有明一代,所谓的被压制者,未必真被压制,所谓的压制者,未必真能压制。     遍览明代史料,曾见直言犯上者无数,细细分析之后,方才发觉:犯上是一定的,直言

是不一定的。因为在那些直言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昀后一根稻草     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王锡爵提出辞呈。     万历挽留了他很多次,但王锡爵坚持要走。     自进入朝廷以来,王锡爵严于律己,公正廉洁,几十年来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终成大

器。     万历二十一年,他受召回到朝廷担任首辅,二十二年离去,总共干了一年。

但这一年,就毁掉了他之前几十年累积的所有名声。

'1330'    虽然他忍辱负重,虽然他尽心竭力,努力维护国家运转,调节矛盾,甚至还完成了前任

未能完成的事(出阁读书),却再也无法支撑下去。     因为批评总是容易的,做事总是不容易的。     王锡爵的离去,标志着局势的进一步失控。从此以后,天下将不可收拾。     但没有人会料到,王大人辞职,将成为另一事件的导火线。和这件事相比,所谓的朝局

纷争,册立太子,都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因为首辅走了,日子却还得过,原本排第二的赵志皋应该接班,但这人实在太软,谁都

敢欺负他,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觉得他压不住阵,于是皇帝下令,由大臣推荐首辅。     幕后人物顾宪成就此出马。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三年后去考了进

士,成绩平平,分配到户部当了个主事。当官后,昀不喜欢的人是张居正,平日怎么别扭怎么来。

比如张大人病重,大家都去上疏祷告,他不去,别人看他不上路,帮他署了名,他知道后不肯干休,非把自己的名字划掉,那是相当执着。不过这也没什么,当时和张大人对着干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他一个。

等到张居正死了,他就去了吏部,但也没升官,还接着当六品主事(正处级),这中间还请了三年假。     总之,这是个并不起眼的人。     万历二十一年京察时,孙鑨是吏部尚书(正二品),赵南星是考功司郎中(相当于司长,正五品),而顾宪成只是个考功司员外郎(副手,从五品)。     万历八年进入朝廷,就当六品主事,混了十三年,才升了一级,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就是这么个说不过去的人,却是这场风暴的幕后操纵者(实左右之),不服都不行。     更为神奇的是,事情闹大了,孙鑨撤职了,赵南星回家了,连王首辅都辞职了,他却是巍然不动。非但不动,还升了一级,当上了吏部文选司郎中。     之前说过,文选司负责官员人事选拔,是吏部第一肥差。根据史料的记载,顾宪成大致属于性格顽固,遇事不转弯的人,如此个性,竟然能捞到这位置,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当初孙鑨刚被免职的时候,吏部没有部长,王锡爵打算趁机换人,推荐自己的亲信罗万化接班。顾宪成反对,推荐了右都御史陈有年。     昀终结果:吏部尚书陈有年。 '1331'    你要知道,王锡爵大人此时的职务,是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领吏部尚书衔兼太子太保,从一品。而顾宪成,是个刚提拔一年的五品郎中。     王锡爵的后面,有万历撑腰。顾宪成的后面,什么都看不见。     第一把手加第二把手,对付一个小小的司官,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顾宪成赢了。     因为在顾宪成的背后,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黑夜。     我认为,在那片黑暗中,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很快,事实就将再次验证这一点。

当万历下令大臣推举入阁人选的时候,顾宪成先生又一次冒了出来,上疏推举人选。虽说这事的确归他管,但奇怪的是,如此重大的政治决策,吏部的几位侍郎竟然毫无反应,尚书陈有年也对他言听计从。史料上翻来覆去,只有他的光辉事迹,似乎吏部就他干活。

而当万历同志看到顾宪成推举的那个名字时,差点没把桌子掀了。     因为在顾宪成的名单上,第一个就是王家屏。     作为吏部官员,顾宪成明知这家伙曾把皇帝折腾得七荤八素,竟然还要推荐此人,明摆

着就是跟皇帝过不去。     所以皇帝也忍无可忍了,终于打发顾宪成回了家。     明代的官员,虽然罢官容易,升官倒也不难,只要过个几年,时局一变,立马就能回到

朝廷重新来过。而以顾宪成之前的工作业绩和运动能量,东山再起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可谁也没想到,顾先生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虽然把这人开了,万历很有点快感,但由此酿成的后果,却是他死都想不到的。     自明开国以来,无论多大能耐,无论有何背景,包括那位天下第一神算刘伯温,如果下

野之后没能重新上台,慢慢地就边缘化了,然后走向同一结局——完蛋,从无例外。

例外,从顾宪成开始。     和赵南星一样,自从下野后,顾宪成名气暴涨。大家纷纷推举他再次出山,虽然没啥效果,也算捧了个人场。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