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比喻说理
第九节:《周易》一书《大过》至《咸》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二十八、《周易》第二十八篇《大过》文,为君子讲述过犹不及,咎由自取的道理
(原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藉用白茅,无咎。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栋桡,凶。栋隆,吉。有它,吝。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过涉灭顶凶,无咎。”
(译文)
二十八、事物超过所限就起了变化,如房梁弯曲,但用到适合的地方,也是有用的,亨通。
用白茅草编成垫子用,没有过失。枯杨又发新芽,老汉娶得了年轻的妻子,没有什么不利的。已经变形的栋梁,就有了危险。栋梁隆起,利于负重,很不错;但遇有它故,会发生问题的。枯杨开花,老妇嫁得了年轻的男子,既没有过失,也不值得赞誉。过河水深淹没了头顶,虽然不幸,但过由自取,也无所怨就。
(解读)
本篇是讲事物辩证的利害关系,指看待事情与问题,应辩证的去看待,而不可教条的去看待。
“过”:太过,过分。“栋”:梁栋。“桡”:曲木。“栋桡”:栋梁弯曲。这里是借弯曲的栋梁来比喻事物超过了限度。
“藉用白茅,无咎。”
“藉”:用草编的垫。研究者认为“白茅”是古代祭祀垫于祭品的所用之物。若真是用于祭品专用的垫物,那么这句话,就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白茅编成垫子用,没有过失”,这就体现了作者移风易俗的思想。因本段里没有涉及祭祀之事,这说明了,即使专用祭品的白茅,可以用于其它,也是没有过失的。作者意在打破迂腐观念。
“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梯”:通“荑”,草木初生的嫩芽。这段话有《诗》的起兴手法,《周易》实则受“诗”的诗性思维影响。严格的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即比类思维,而不是写作上的艺术手法。本段意思是“枯杨又发新芽,老汉娶了年轻妻子,没有什么不利的”。这里是以生活中所见到的常识,来寓意更深刻的道理。这也体现了作者的进步认识。虽然枯树发芽,老夫得妻子有点不合常规,但辩证的去看待,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栋桡,凶。栋隆,吉。有它,吝。”
“桡”:弯曲。“隆”:隆起。“有它”:有它关系。
这里是对比讲述事物的道理,已然是运用比喻。栋梁弯曲了,会有危险。而梁栋隆起,利于负重,看似好事,但若有它故,同样是有危险的。这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来寓意更深刻的道理。弯曲有危险,隆起也会出问题,应保持的是无过不及。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这一段还是比喻,这是与上面“枯杨生梯”句意类似。
最后内容还是比喻,“过涉灭顶,凶,无咎”。
“过涉”:过河,涉河。“灭顶”:水淹过头顶。
这段话的意思是:“过河水淹没了头顶,虽然不幸,但过由自取,也无所怨就。”这里的“凶”是指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此处的“无咎”是指“咎由自取”之意。
以上作者所举例都是事物超过限度,并对这些超限的事情,强调应辩证的去看待,正确的运用。而且,揭示了超过限度的事情潜在着危险,不可发展到咎由自取的不幸地步。
总之,本篇是通过各种比喻,寓意事物不可超过所限,应追求一个平衡点,即无过的思想。如所举生活中的现象,若一旦失衡,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就会造成像“过涉灭顶”之灾。作者通过枯木发芽,老汉,老妇嫁娶事例来比喻,事情虽不合常规,但应辩证的去看待。又用房梁的弯曲与隆起来比喻事物超过所限,就失去平衡的状态,就潜在着危险,同样会导致不幸事情的发生,这就是讲辩证的道理。
《大过》文如诗的句子:
枯杨生梯
老夫得其女妻
无不利
枯杨生华
老妇得其士夫
无咎无誉
二十九、《周易》第二十九篇《坎》文,为君子讲述人生坎坷,平常心态的道理
(原文)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习坎,入于坎窞,凶。坎有险,求小得。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坎不盈,低既平,无咎。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