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浦东下沙老街 > 第49部分(第1页)

第49部分(第1页)

生活细节可以改变人生的许多,至为关键的仍然是,你一时不要说确认,就是觉察都难。等到能够认识其重要性时,一切已经定局,变无可变。于是,只剩下了记忆或是讲述,供自己或他人,什么值得庆幸,什么又只能抱憾,仅仅如此而已。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阿毛接过杜先生的枪 财富奇迹(23)

老街上的阿毛姓朱,阿毛不是他的大名,只是俗称。

原本阿毛上面有一个哥和一个姐,都没能留住性命。阿毛一面世,父母不敢稍有懈怠,随便弄个阿猫阿狗的小名,也是迷惑阎罗王那边派驻人间的巡回使者,使其放松注意,便于阿毛健康养成的父母那点良苦用意。

朱阿毛有名,也很嘹亮,叫震天,老实讲,这名字的动静也确实大了点,出于顾忌,就有了一百个长期闲置的理由。

听我父母说,朱震天阿毛家的财富老底非常扎实,素有朱半街的称号。那八灶港上的半面街全部姓朱。至于朱家明显财富的拐点好像出现在朱阿毛爷爷这辈子。

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首先是随着海水东渐,朱家原本仰仗的盐业产销包括服务一摊事业风光不再;其次,一旦扭转深陷泥潭的业务无望,其爷爷包括朱家某些长辈们难免有点意志消沉,先后沾染点鸦片恶习。从此,整个朱氏大家族家道中落,从老街财富排行榜单上的座次严重滑落,跌的不轻。

也是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朱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大不如前,但人家那大户的基本构架还在,以八灶港上那半面街还是安然朱姓为例。

大概是年前吧,赵一摸索到我上海的处所,闲谈之中,说起香港某位知名的实业家慧眼识珠,一举将老街八灶港一带的土地悉数批租下来,准备搞一个集商住吃喝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房产项目。香港财富大亨熟悉浦东历史沿革和民俗风情,大有借此举重整老街昔日雄风之意。

就在动迁昔日朱家那片老房子时,不知怎么地被几个表面上类似阿福拾荒的,事后才知道那些其实是训练有素,非常专业有组织的淘宝人士盯上了。

这些专业人士的活动规律与阿福相反。阿福拾荒完全处于光天化日之下,将无论是单位还是家庭的那些废弃物品,分门别类回收整理再转手卖给废品收购站点;那些淘宝专业人士不同,他们白天睡觉,出动选择行人绝迹夜深人静时分。阿福公开捡废品,而专业人士暗地淘宝贝,那层次和级别方面的差异,选择阳光或月光作为区别。

这些专业人士照例是重金买通了拆迁工地的值守者,带了自制的金属探测器在朱家老宅基地上转悠,一连好几夜。

这些专业人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地面下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大体上只是凭老宅子曾经主人的历史疑点判断投资价值。一旦失利,不仅值守人员那笔代价不菲的贿赂血本无归,而且在老街一呆好些天,吃用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经费。

开头几夜的进展确实并不如专业人士事前预期那么乐观。先进的探测仪器始终没有丝毫动静,以至于让人怀疑是不是器具带病作业,出了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校验下来并非如此,探测器百分百地完美无缺。

是不是这朱家确实徒有虚名,加之经年折腾早已是金刚倒地一滩泥、脱毛凤凰不如鸡,完全失去了被发掘的财富意义。连串的失利,难免让这伙专业人士鲜有地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及其能力。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这伙人商定,再作最后一次努力,没有结果立马转移阵地。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又出现在朱家老房子的宅基地上。一个多时辰过去后,细细地毯式搜索仍然一无所获,眼看即将三四点钟那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段,只要东天泛白街面上有行人动静,这活就不适宜继续。

就在这些个专业人士正要懒摊无心收手时,整个朱家宅基地的探宝行动就此将以失败告终,带队的那位依依不舍也有点心犹未甘地扫视了整个拆成狼藉一片的朱家老宅基地,突然,他发现了搜索留有死角。目标就是朱家东北角那间摇摇欲坠的破屋子。

负责信息集成处理的技术人员说,那出于下风的屋子是整个朱氏家属的排泄物集散地,拆迁者嫌污秽,留在最后等专业设备齐全后再动手。所以,他也就没有建议列入有效搜索范围。

带队者一拍大腿,轻轻地说声,快去,翻窗户。看得见,那门被铁将军把着,链条加锁开启麻烦。本来,其他几个专业成员有点不乐意,自己毕竟是淘宝的,同茅坑之间没有必然逻辑关系。

但是,迫于带队者的威慑力又不得不一个个跳窗进去。整个事情的转机就是在如此不经意的决策中成形的。

还没等那几个人入内完全展开专业器械,那探测器已经不是什么敏感与否的问题,早就在那里热烈鸣响个不停。

这是鼓舞人心的信号,那些专业人士人人争先,个个奋勇,完全顾不得这朱家茅坑里长年累月的污秽气息。

眨眼功夫就用随身携带的专业工具开挖,起了好几个大坛子,伸手进去,乐了,全是货真价实的袁大头,两枚指头夹着一吹,金属声音铮铮地。

据说,估价总该有几十甚至上百万也不一定。这就是朱家爷字长辈们的失误了。你想啊,朱家那些房子动迁补偿费也只弄了几钱。赵一在对我说的时候,一脸惋惜。

听说那些专业人士当下脱下牛仔裤,裤腿一扎,将那些银元倒进去,装了整整六条裤袋腿,弄进早侯在一旁的工具车里,等到老街上的人们睡醒起身,那些专业人士早就满载而归,绝尘离去,留下的只是引人入胜津津乐道的离奇话题。

消息在老街上传开后,有人甚至怀疑当年包括朱阿毛他爷爷在内的那些朱家长辈迷恋鸦片,不思进取或许有诈,使的就是关云长非常奏效的拖刀之计,目的只是为了迷惑竞争对手。

只是,计谋虽好仍然也是百密一疏、惫周意怠,将巨额财富深藏在茅坑之类的隐秘之处,虽然出于整个朱氏家族振兴的百年大计,有远见也见耐力,毕竟没料到半道仍然杀出个香港大亨,将整条八灶港老街一锅端,意外造成朱氏家族巨额财富严重流失。

赵一对我描述次事时,相当扼腕,为朱家,也为朱阿毛。

第九章 书包可以翻身但没能成为奇迹(24)

还是在我上小学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看见朱阿毛在中大街工人俱乐部对面四季茶馆门前的场地上,摆个卖老鼠药的小摊。

情形看起来还是相当地令人不可思议。毕竟,朱阿毛不仅出自老街名门望族,自小其父辈对他的期望极高。尤其是朱阿毛的爷爷,几乎将整个朱氏家族振兴期望寄托在自己那第三代的朱阿毛身上。不仅有想法,而且还有具体行动。从娃娃开始就抓紧教育。

朱阿毛刚刚牙牙学语,请了老街上的前清秀才张家老太爷辅导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每天,朱阿毛的母亲带去张家,下午足足一个半时辰。也不是类似今天的家教,属于超前的学前启蒙。

等到朱阿毛刚刚够着读书年龄,又被送去上海市区著名的教会学校住校就读,一直到中学毕业。

本来,朱阿毛估计也会类似杜先生出国留学,考个麻省理工,彼此成为校友也不一定。

偏偏这时上海解放了。稍后,又爆发了朝鲜战争,不仅中美关系紧张,新生的共和国同西方一些工业国家的关系普遍敏感,这是一个方面;另一面,当年已经完全不兴自费留学了。全面公派而且主要大方向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据说,当年朱阿毛去苏联留学倒是大有希望的,除了原本英语为主的语言方向需要调节改善。不过,对于好学上进的年青人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