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妻子随我回老街,返回市区时,妻子听说老街白切羊肉著名,就上张家买了一点。
现在,早已由张林祥的儿孙执掌张氏羊肉店大印了,还实现了连锁经营。在浦东好几处都设有分店,全部直营,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
这样做,不惜牺牲扩张速度而确保产品质量。一旦求胜心切,弄成羊头狗肉形式,不仅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连累祖上世代英名付诸东流的潜在风险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张氏羊肉店就是发展到黄浦江边沿,也迟迟不肯渡江西进,只是隔江与浦西静静面对。采用的完全是一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德式堡垒战法。据说当年老蒋就如此这般,进剿江西革命根据地而大有斩获,迫使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国革命的困难局面,一直到遵义之后才有所缓解。
可见这张家的子孙有见地,善于汲取历史教训而把各方面的成功经验运用于自家羊肉店的生存发展方面。
曾经说过,我孩子出国求学后,妻子收养了一条名叫东东的小狗,后来又添了一条,是东东的亲生女儿名叫天天。那天妻子从老街张家买了一包羊肉回家后,我们只吃了一点点,大部分让东东母女俩分享了。
看到东东母女吃成心满意足的样子,隔天恰好遇上妻子生日,她上街采办时,看到熟食店里也有白切羊肉,又买了点,也是人狗共庆生日快乐的小意思。
但是,面对市区大街熟食店的羊肉,那东东母女居然完全视而不见,一块都不吃。
妻子有点纳闷,昨天那羊肉还是你夺我争的场面,今天这两小狗怎么就一口都不吃了呢。
问我,我说对狗食并无研究。只是随口一句,总不该是东东母女能够分辨羊肉生产厂商,只吃张氏羊肉吧。
妻子摇摇头说,不清楚。其实说不清楚是对的。第二天,心有未甘的妻子抽空越江到张氏羊肉连锁店买了点,主要还是作为验证。当晚,东东母女将张氏羊肉吃成一块不剩。
连东东母女都能够识别这张氏羊肉味道确实不一般,可见张氏羊肉这羊头不是简单悬挂的。
张林祥的首吹,主要还是指张氏白切羊肉的一道关键性生产工序。
一般每天下午午时过后,张林祥就开始做宰杀准备。张家姆妈是唯一的帮手。时辰一到,门口一台三眼锅灶就开始生火,要将两眼大锅的水煮沸。
还是要说明一下。张三吹是老街上成年人们之间的称呼,我们小孩肯定不会当面这样无大无小瞎说的。老街人一直礼仪有加,而且从娃娃抓起,虽然张三吹本人并不太过在意。
我们小孩子们一般当面都叫张家伯伯,叫声张杀羊至多是背后,张三吹之类出自小孩子之口是绝对不被允许也是不可能的。
张家伯伯宰羊有规矩,他从不当着众人们的面屠宰羔羊。他认定,自己将来肯定是要下地狱的。毕竟,欠下羊命无数。所以,他只能横竖横了。
那羊也是一条命,比较无辜。所以,事前要进行履行相关仪式。同时,血腥场面被人们尤其是小孩子看见,会产生心理阴影,不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健康成长要求。
仍然没见过张家伯伯宰羊前的仪式是个什么样子。张家姆妈说,也不是什么仪式,只是在宰羊之前,张家伯伯先要向羊儿道个歉。然后,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阿弥陀佛之类的,期待羊儿可以从速转世投胎甚至找个好人家。接着,稳准狠下手,确保一刀毙命,不让羊儿蒙受更多更大的痛苦。
当年,我们一些顽童闲来无事,有时会在下午时分守候在张家门前,看张家伯伯宰羊吹气。
张家伯伯将已经毫无生命迹象的羊从后院抗到前门,推入张家姆妈早已准备好滚烫开水的大锅里。白切羊肉上桌必须带皮,剥皮不符合白切羊肉规范。
将整条羊推入开水中翻滚,最大的可能是方便脱除羊毛,保留羊皮的目的。
张家伯伯的首吹,就是在这个时候登场亮相的。
从我记事看张家伯伯宰羊当年,估计他老人家早已五十出头了。印象深刻的是在大热天,他打着赤膊,一条牛头裤,头颈里吊件饭单,左右手臂套着袖套。据说这是非常专业的装束,该穿的地方一样不少,不该穿的地方完全省略。
那羊在大锅子里翻滚差不多了,张家伯伯就开吹了。
只见他一头埋在羊屁股堆里,双手牢牢把住羊屁股并作为与自己嘴之间的过渡,开始缓缓地往羊肚子里吹气。
张家伯伯一口气吹成叫做那个长。直到将自己首先吹成满脸通红,逐渐转而脸色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