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的野武士都对织田氏怀有私怨,信长公一死,大家的私怨也就烟消云散了,可是这些人却声称不再拥护我了,要拥护刚刚崛起的明智光秀。我就劝他们说,德川大人攻打远州的时候,在曳马野城的城畔,曾经对我有着热情的关照,是一位讲恩义知人情的大将,但说服不了他们。结果气氛紧张起来,大家分成两批,要决一死战。”
“哦。”
“于是,我、我的儿子市助和甚八郎为首,加加爪游德、服部源兵卫、富田弥兵卫、山口甚介、山中觉兵卫、半地半助、名村将监、德田一学等有志之士约二百人,决定拥护德川大人,和他们分道扬镳。大人如果这样走下去,即使一战,也不会有利,所以,为了让大人从这里改道,我就让大石村的农民孙四郎带路,召集各路豪杰前来拜见您。”
说着,三之丞从怀里掏出一卷花名册,恭恭敬敬地递给石川伯耆,伯耆再转交给家康。
“好,改道!”家康看了之后,命令道。大家便跟着那个农民和柘植三之丞转向左边的山谷。
大约走了十町,果如三之丞所言,二百多名伊贺武士凭着熟悉当地地形的优势,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为家康一行警卫。看到这些,家康才从心底里舒了一口气。他既是感慨,又是叹息,同时也感到安心。
一个国家之中,也有无形的顶梁柱存在……一旦那根顶梁柱倒塌,瞬时便会天下大乱。混乱日益加剧,人们便会不知不觉地渴望寻求下一根顶梁柱。
脚下仍然是山路,时而中断,时而延续。家康一边走着,一边区分着人类和动物走过的路。突然,他想把那个脸上带血的农民叫过来说说话。
信长意外遇难,使他遭遇了三方原会战以来的第二次危难。三方原会战时,他拼命战斗,才杀出一条活路,可这次,正当他彻底绝望无助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又一条生存之道。
“万千代,那个脸上带血的农民,叫什么名字来着?”
“叫……好像是大石村的孙四郎。”
“把他给我叫过来。”
“遵命。”
当万千代把那个男子喊过来的时候,脚下的路已开始变暗。
“你是叫孙四郎吧,边走边聊吧。”
“是……到信乐还有十六里左右的路程。”
“我不是问你路。我没有命令你,你怎么就加人伊贺众了?”
“是……是小人的不对。”
“不,我不是在责骂你。我只是想问你,为何想到那里去?”
“这……我想帮助大人。”
“这么说,你觉得我很软弱?”
“不不,这……这……”
“既然说要帮助,当是觉得弱喽。”
“不!”孙四郎觉得自己笨嘴拙舌,急了,“大人对我好。对,是因为大人对我好。”
“是我对你好……”
“是。如果对小人不好,那时我肯定已和大人打起来了。如果打起来,说不定我们已经胜利了……我现在还这么想。”
“心里这么想,却没有打……是不是害怕没有好结果?”家康故意说笑地一问。
孙四郎一听,吓了一跳,点点头。“大人说得不错。但那时如杀了大人,仗是胜了,却也败了。”
“哦?为何说虽胜犹败呢?”
“如果把好人杀了,天下被坏人夺去,农民又得流着眼泪过一辈子了。当我明白大人是好人,就觉得帮助大人才是上策……我这么一说,起义的兄弟也都赞同。我想那些武士们也不可能不赞同。”
“你就加入伊贺众了?”
“对,就这样了……大人,道理还真管用。”
“嗯。”家康不禁呻吟了一声,“道理,是道理啊?”这朴素的农夫的心里话,在狠狠地鞭笞着家康的良知。
其实家康并不是从心底里可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