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一次周游到一个国家,正巧碰上该国闹饥荒,百姓无处借粮,有很多人饿死在街头。
该国有一个大粮商,他为人吝啬,当饥民纷纷来向他告贷时,他就粒米不施,打算囤积居奇。
百姓饿得走投无路,于是都集中到大粮商的家门口,苦苦哀求。大粮商低着头,其神色好像是没有看见跪在面前的一大片饥民。
正巧佛路过此地,见此情景,便到大粮商的面前,说道:“施主,请布施一点儿米。”
大粮商说:“行啊,你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只是有一个条件,不能用米袋装,只能用手捧。”
佛说:“我只要装满这一唾壶,不仅是我,这里所有的人都不再向你要米了。”佛用手指了一指墙角里一个被丢弃了的唾壶。
大粮商想,这个唾壶能装多少米,给他这一点米,饥民就会找他的麻烦去了,因为他擅自替饥民做主,于是大粮商就同意了佛的要求。
只见佛将唾壶往米堆里一埋,须臾功夫,粮仓里所有的米都流进唾壶中去了。
佛就带着这个唾壶走遍这个国家,唾壶中的米也源源不断地流进了饥民的米袋中去了。
“原来如此!这就是那个神秘的唾壶。”一僧人赞叹着说。
又有几个僧人向佛唾壶跪拜行礼。
法显想起来了,这讲故事的声音就是慧达的声音。
法显向慧达讲话的地方挤了过去。
“慧达法师,慧达法师。”法显连连招呼道。
这时,慧达和站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起转过脸来,他们一见法显,齐声叫道:“法显师兄!”慧达和道整、慧景都在这儿。
慧景道:“我们估计师兄还要晚几天到,没想到……”
“没想到我因思念慧达法师和两位师弟,快步如飞赶将上来,我这两条老腿还管用,我还担心你们等不及,先走了呢。”法显接口说道。
“我们一来不敢先走,与师兄有约在先嘛;二来也不想先走,因为竭又国明日就要召开’般遮越师’,机会难得啊。”道整说道。
“什么’般遮越师’?”法显不解。
慧达道:“般遮越师乃梵语也,汉译即五年大会,即每五年设一次大斋会。大会容众一切之人,不遮挡,不排遗,所以又叫无遮会。此会源于佛涅槃后七百余年的阿育王,由阿育王始设此会。”
“多谢慧达法师指教。”法显双手合礼道。
法显这才明白,为什么竭又国内外方僧人如此多。法显又感到十分庆幸,自己能早到竭又国,赶上五年方能一遇的大会。
“师兄,怎么就你一人赶来,其他诸位师兄呢?”慧景这才想到宝云、慧应等人。
“僧绍在观完行像后,随一个胡僧去了严宾国。宝云他们现在可能都在东门等候了。”法显道。
慧景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去找他们。”
四个僧人联一起向东门走去,把一群围观的胡僧和他们的惊讶不解留在身后。
第二天,竭又国的国王召开五年大会。
竭又国王宫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历来的五年大会都在这里举行。
竭又国千余僧尼和来自外方各地的千余僧人都云集广场,气氛好不热闹。
数千僧尼的坐处都已布置妥当,座位后装饰着金银莲花,坐垫排列得整整齐齐,座位上方张起丝网的帷盖,帷盖边缘垂下无数的细长的绸带,在微风中晃动,煞是好看。
不久,在王宫大臣的安排下,所有的僧尼都入了座。
法显举目四顾,发现除他们七人外,再也没有从汉地来的僧人了。
不一会儿,国王的侍从出来了,其后是宫女,最后是国王。慧景望见国王步出宫门,便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