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脑神经元死亡、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就是神经纤维缠绕打结的意思。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悄无声息,发展又很缓慢,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常常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经常看到的、了解到的症状,比如健忘,都是它发病的第一个阶段,叫健忘期。大脑最先受损的通常是一个负责记忆的区域,叫海马,斑块和缠结就是在这里开始出现的。
但其实随着病情的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接下来还有另外两个阶段。
在健忘期以后,是阿尔茨海默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混乱期。在这个时期,病变已经从海马蔓延到了大脑的其他部分,大脑很多地方都逐渐被斑块和缠结占满了。这时候病人不光记忆力更差,还丧失了照顾自己日常起居的能力。他们再也不认识自己的亲朋好友,经常走丢,还会出现焦虑、妄想、恐慌一类的情绪问题。
这种情况持续几年以后,阿尔茨海默病就发展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极度痴呆期。这时候,人的大脑就像被大火焚烧后的土地,神经元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遍地的斑块和缠结了。这时病人进入了全面衰退的阶段,他们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不知饥寒,没有悲喜,甚至连吞咽和大小便都不能控制。这个阶段的病人,医学上被认为已经进入了“死亡前的死亡”,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不管是童年的快乐,中年的辛劳,还是老年的悲惨,对他们来说都已经不复存在。让人略感欣慰的是,阿尔茨海默病越往后发展,病人对自己遭受的痛苦就越不自知,这多少也算是阿尔茨海默病给万般苦难的病人做出的一点补偿了。但到了这个时期,病人的亲人和家属就不但要承受24小时护理的压力,还要面对被至亲彻底遗忘的痛苦了。
你可能有点不理解,如果只是忘记了所有事情,就算有恐慌之类的情绪,好像听起来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痛苦,为什么作者会说病人在遭受“苦难”呢?作者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在阿尔茨海默病众多的症状中,有一种不太为人知的视觉改变。之所以用“视觉”这个词而不是“视力”,是因为病人的眼睛和视神经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大脑的顶叶和枕叶,也就是大脑对应头顶和后脑勺的区域。这两个区域负责的是视觉空间和视觉认知的管理,换句话说,一个东西的立体感、它是什么形状、怎么运动,以及这个东西隐藏的内涵。比如玫瑰花代表的是爱的含义,这都是由顶叶和枕叶来分析的。视觉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下楼梯会不知深浅,书看完一行就找不着下一行,还认不出特定的颜色,有时连自己的脸都认不出来。
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病人眼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但有人用了一种生动直观的方式,让我们能对此有所了解。1995年,61岁的美国艺术家威廉·尤特莫伦被诊断出了阿尔茨海默病。于是他决定,从此每年给自己画一幅画像,来记录病情的变化。
第一张是他患病前画的,后五张是他患病后画的。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疾病的进展,威廉的线条越来越简单,色彩越来越暗淡,画像也越来越抽象。到最后一幅的时候,他的自画像已经成了一个灰暗的轮廓,五官更是没法辨认。而在那之后,威廉甚至连这样的画也画不出来了。威廉以他独特的方式,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阿尔茨海默病不断蚕食他大脑的过程。他的妻子说,“他在这些自画像中,传达了跟疾病抗争时的恐惧和悲伤”。
阿尔茨海默病就像病人脑海里的橡皮擦,无论他的人生曾经多么辉煌,到最后终究逃不脱一片空白的结果。2009年,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琨,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证书。但因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那一刻,他其实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毕生研究、造福世界的光纤科技了。不管是谁,只要被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就都会像他的病友、美国前总统里根说的那样,“走上了生命日衰的旅途”。
岁月变迁,每个人的青春都会逝去。对于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来说,和岁月一起凋零的除了肉体,还有灵魂。一生劳碌奔波,到最后却再也找不到自己奋力打造的那个家,再也认不出自己最深爱的伴侣和孩子。而对他们的家人来说,看到自己最熟悉、最亲密的那个人,渐渐变成了一个彻底的陌生人,又怎能不觉得黯然神伤。
到这里,第一部分就为你介绍完了。总结一下前面的内容。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阿尔茨海默病与年龄相关,进展相对缓慢。根据进展阶段,阿尔茨海默病被分为三个期,健忘期,混乱期和极度痴呆期。在这三个期里,病人大脑受损的范围越来越大,记忆、语言、认知、情感、运动等功能的障碍也越来越明显。
想要战胜敌人,得先了解敌人。那么,我们是怎么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呢?这就是我们要说到的第二部分。
肿瘤科医生悉达多·穆克吉,曾在自己的访谈录中提到一位癌症病人。那位病人问他:“我在对抗的敌人到底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穆克吉写出了社科文化巨著《众病之王:癌症传》,让我们能深入地了解癌症这个敌人。
但如果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向他的医生提出同样的问题,他得到的答案很可能就让人唏嘘了。因为在历史上的很多很多年里,我们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敌人”的存在,更别说了解它了。
一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觉得,人老了脑子有点糊涂,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事儿要追溯起来,能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那里。当时他就认为,人的一生就像草木的四季,人老了脑子不清楚,就跟草木到了冬天要枯萎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古罗马帝国没落以后,宗教和神学成了社会的主流思想,医学出现了严重的退步。包括老年痴呆在内,各种精神异常都被看成了人意志力薄弱和被魔鬼附身的表现。
其实不光那时候,一直到今天,这种歧视也仍然存在。“老年痴呆”这个词里,就隐含着歧视和侮辱的意思。好像就在说患者是“傻瓜”“呆子”。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尽量避免“老年痴呆”的说法。2012年,中央电视台还曾经联合了几家报纸,发起了“为‘痴呆’正名”的调查问卷。现在在台湾,人们已经把阿尔茨海默病叫作“老人失智症”,失去的失,智慧的智。更名更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这种歧视。
那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这个“敌人”的存在呢?其实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这种病的认识还是没有得到太明显的改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06年。那一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了一场精神病学大会,会上,一位医生报告了一个病例。一名56岁的妇女,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她原本家务活干得很好,可现在总是出岔子,她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会把钥匙放进冰箱,还怀疑自己老公搞外遇。在她死后,尸检结果表明,她的大脑明显变小了。而且大脑里的神经细胞大面积死亡,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斑块和一些缠成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神经纤维的“缠结”。
报告完病例以后,这位医生想,这么新奇的病例,应该能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和提问吧。但实际上,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在一阵令人尴尬的沉默之后,主持人说,看来没啥要讨论的,阿尔茨海默医生,您请回吧。
这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第一次在医学界正式亮相时的场景。
听到这儿你肯定已经知道了,阿尔茨海默病,就是用这位精神病学医生的名字命名的。你别看现在医学界这么热衷于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在当时,阿尔茨海默医生可真是爆了一个大冷门。坐在台下的大咖们,对他的报告根本就是嗤之以鼻。
这是为什么呢?在当时,神经科学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精神病学领域最受推崇的还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那时的医生普遍相信,童年阴影、恋母情结、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些天才一般的概念,才是人发疯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试图把精神异常和大脑萎缩、斑块、缠结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时候,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几乎是必然的。
你看,人们总以为科学是客观、公正的。但实际上,在面对一种颠覆原有范式的新理论时,那些原本占据理论高地的科学家,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否认或漠视新的理论。
今天医学界的主流观点已经承认,阿尔茨海默医生发现的、大脑里的那些奇怪斑块,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人们能对这个结论如此认同,还要感谢那些承受着痛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帮助医生,在基因水平上找到了相应的证据。
大概30年前,一个叫卡罗尔·詹宁斯的女老师在读到一篇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章后,给文章的作者写了一封信。她在信里说,自己的父亲、叔叔和三个姑姑都有阿尔茨海默病,她觉得自己的家族可能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有所帮助。接到这封信后,那个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团队去给卡罗尔一家抽了血。
经过四年的研究,这个团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他们在卡罗尔家的基因里找到了一个突变。这个突变位于一种叫“β淀粉样蛋白”的基因上。而且你知道吗,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大脑里那些奇怪的斑块,就是由这种蛋白沉积形成的。所以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这个突变被发现的意义是革命性的,它让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工作,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实实在在的突破口。
但是对于期盼已久的卡罗尔和她的家人来说,这个消息并没给他们带来太大惊喜。他们也并不打算去检测,自己有没有遗传到这个基因突变。这很容易理解。你想,在还没有任何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就算真检测出了自己有这个突变,又能怎么样呢?那还会让自己的心理压力更大。
在举步维艰的医学史上,人们总是习惯把荣誉和赞美都送给医生和科学家。但我们也该意识到,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卡罗尔这样备受折磨,但又决不轻言放弃的病人,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医学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们替我们背负了病痛和苦难。
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在解释阿尔茨海默病上,这种蛋白斑块理论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并不完美,斑块有可能只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伴随现象而已。这就跟墓地里有很多墓碑,但墓碑并不是引起人死亡的原因,是一个道理。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很多其他的理论,来解释阿尔茨海默病。比如有的人认为,大脑里的神经纤维缠结,才是发病的真正原因。也有的人认为,是某个负责糖代谢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影响了神经元的糖摄入,神经元因为能量不足饿死了。而神经元的大片死亡,又导致了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的时候,科学大刊《细胞》杂志上有研究还提出,我们可能把阿尔茨海默病想得太复杂了,病毒感染,可能才是这种病的潜在致病原因。因为感染了那种病毒的人,比没感染的人发病率要高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