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想知道关于人脑的哪些知识,你首先都需要对它的基本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认识人脑的第一步。请想象你面前就有一个新鲜完整的成人大脑,你会看到它是一个近似椭球型的、带点浅灰的粉色物体,重量大约是1。4公斤。它的外表学名叫做皮层,覆盖着密集的皱纹,形成了深深的沟回。这些沟回和皱纹看起来很复杂,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随机形成的,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所有人大脑沟回的纹路基本都是一样的。我们知道,人脑的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分工。比如大脑皮层里就有人最高级的感觉中枢,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中枢,它还有负责人们思考、感情、判断和做出决策的中枢,是人思维意识的真正所在。小脑呢,主要负责的是人体的协调,它可以根据身体的运动,对肌肉进行细微的校正,让我们能平稳地运动。还有个部分叫做脑干,它是身体最基本的控制调节中枢,主要负责那些不需要意识控制的生命必需功能,比如心跳、血压、呼吸节奏和体温等,你平时不需要刻意地去呼吸,就是脑干的功劳。
我刚才说的这些结构,都是大脑平时在用的,但是还有些结构其实我们已经不太用了。比如说有个结构叫中脑,它控制的是比较低级的视觉中枢,只能给高级视觉中枢打打辅助,但有高级视觉中枢在,有它没它都差不多,可是它还保留在我们的脑子里,没有退化消失。所以科学家们才说,人脑就像一个甜筒冰淇淋,在进化的过程中,高级功能结构不断增加,低级功能结构却还留在原处。就好像人类大脑和老鼠大脑之间的差别,不是把一切都推翻然后重新设计,人的大脑其实就是在老鼠大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高级结构形成的。所以说,这种冰淇淋式的进化过程,让我们大脑里面保留了很多用不着的多余结构,这当然会导致大脑的落后和低效。
这还不算完,神经元也是造成大脑粗糙落后和低效率的元凶。我们知道,大脑思考的时候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怎么传导呢?人脑里面有两种细胞,第一种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神经元,这种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和传导电信号,它是大脑里的基本运算单元;另一种细胞叫做神经胶质细胞,它们是大脑里的管家,功能是为神经元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我们的大脑里面,一共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和1万亿个神经胶质细胞。但是神经元并不是生物进化的新产物,科学家们通过对物种进化阶段的推测,认为神经元应该是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的,它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没怎么变,所以神经元其实是一种很古老的细胞,性能上也很落后。既然我们大脑的基本运算单元就是神经元,那可以想象,大脑的性能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
那神经元的性能差在哪儿呢?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在两个不同的神经元细胞之间,电信号通过一种叫做“突触”的结构来传递。那重点来了,这就是神经元的工作原理,也是大脑落后低效的重要原因。因为生理上的制约,一个神经元每秒钟最多只能传递400次电信号,传导的速度还特别慢,比铜导线的效率低得多,而且神经元还经常漏电,会影响到其他神经元的工作。如果我们把铜导线和神经元比作水管的话,铜导线就是直径3米的钢制水管,水流速度快、流量大,还不漏水;而神经元就像是直径2。5厘米有漏洞的橡胶水管,流速慢不说,水还一个劲儿往外漏。这还不算完,实际上电信号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时候,还很容易出错。平均每次传递的成功率只有可怜的30%,也就是说,在另外70%的情况下,下一个神经元根本就接收不到上一个神经元传来的信号。
所以你看,神经元其实是一个特别不靠谱的东西,性能落后、故障频发,再加上大脑冰淇淋式的进化过程,让很多可有可无的低级结构保留在了大脑里,这些都导致了人脑的粗糙原始和低效率。为了弥补神经元的缺陷,大脑只能用数量换质量,进化出特别多的神经元,而且让神经元之间出现大量相互连接的突触,这样才能保证运算的速度。这样的结果是,人体内平均每个神经元都有大约5000个突触,再加上人脑里有1000亿个神经元,所以人脑内的突触总数可以达到惊人的500万亿个。正是凭借着这么多的神经元和突触,大脑才有了足够的运算能力。但代价是,只占我们体重2%的大脑,却可以消耗总能量的20%。有一个比喻特别地恰当:大脑就是一台拼装电脑,虽然每一个处理器的功能都不怎么样,但最后大量相互关联的处理器,还是能合作解决很复杂的问题。
你看,大脑已经这么不靠谱了,但我们还是用它来学习各种技能。说到这里,我想和你讲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儿童的教育。其实一岁婴儿大脑里神经元的数量,就和成年人差不多了,但不同的是,婴儿大脑里的突触数量很少,所以他们的智力远远比不上大人。人类的童年期在所有动物里都是最长的,就是因为人脑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大脑会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逐渐搭建起规模庞大的突触网络。可以说,人类童年期学习和认识世界的整个过程,就是大脑搭建突触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有窗口期的,一旦错过了童年最佳的学习阶段,人脑就再也没法学会某些东西了。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受到虐待,直到12岁还没学过说话,那么他一辈子就都没法再像正常人一样学会语言了,而5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学习外语的话,很容易学会完美的外语口音。所以,抓住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段接受必要的教育,从大脑科学的角度看非常重要的,凭着数量庞大的神经元和突触,大脑总算还是拥有了很多复杂功能,比如像这本书的副标题说的,它让我们拥有了记忆、美梦和爱情。而记忆功能,其实是大脑其他所有复杂功能的重要基础,所以下一个重点我就给你说说,记忆是大脑的一个最基本功能,是脑内多个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
记忆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有好记性的人总是让别人羡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人到底是怎么拥有记忆的?很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大脑里面一个叫作“海马”的区域是产生记忆的关键部分,这个说法你一定也听过。因为一旦人的这个区域受伤,人就再也没法记住每天新发生的事儿了。不过后来经过更深入的研究,科学家们又发现,海马体受损的病人,还是会保留一部分记忆能力的。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陈述性记忆,也叫外显性记忆,指的是那些可以明显表现出来的记忆,比如昨天你干了什么,书上讲了什么内容这种;另一种是非陈述性记忆,也叫内隐性记忆,这种记忆是很难直接表现出来的。它可能是你对某种情况的条件反射,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或者技能。举个例子,比如有的人经过训练,可以阅读镜子里的镜像文字,也就是左右颠倒的文字,这种能力的记忆,就是一种非陈述性记忆。而海马区域受损的病人,虽然记不住每天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还是可以记住像阅读镜像文字这样的能力。所以说,他们的记忆力还没有完全丧失。这就表明,虽然储存新的陈述性记忆需要完整的海马区域,但储存新的非陈述性记忆却不需要用到海马区。
说完了新记忆的储存,那么,人比较久远的记忆又储存在哪里呢?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非陈述性记忆的储存位置,往往比较集中,一般可以精确到大脑的某个小区域里面,甚至精确到某一类神经元上。而陈述性记忆就不一样了,目前最公认的一种理论认为,陈述性记忆最终储存在大脑皮层里,但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分布在最初和知觉有关的那些区域里。比如,和声音有关的记忆储存在听觉皮层里,和视觉有关的记忆储存在视觉皮层里,等等。所以,对任何一次包含着复杂知觉真实体验的记忆,比如你第一次去海滩上玩的记忆,都是储存在大脑的一系列皮层里的。
好了,现在你应该明白记忆到底储存在哪儿了吧。不过可能还会有人问,那人脑到底是怎么记住事情的呢?作者说,这个问题很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别清楚的解释。不过大多数脑研究者认为,大部分记忆的存储机制,在于神经元的突触变化。这种突触变化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突触的功能变化,第二种是突触的结构变化。先说功能变化,如果一个人的某些神经元受到了持续的刺激,就会发生功能性的变化。比如一开始,某个神经元可以产生5毫伏的电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刺激后,开始产生10毫伏的电压了,那这个神经元很可能就参与到了记忆的储存过程中。而突触的结构变化说的是,人的大脑会根据需要产生出新的突触,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突触。某些神经元突触在发生特定的形状变化之后,人就可能产生新的记忆。所以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神经元突触的变化是人能拥有记忆的根本原因。
上面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记忆是大脑的一个最基本功能,是脑内多个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部分
有了记忆功能,大脑就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了,比如让你拥有爱情的感觉。所以,接下来我就给你说说第三个重点,爱情给人带来的甜蜜和激情,其实只是大脑特定区域活动的产物。
爱情是人类文艺作品里的永恒经典主题,它的存在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浪漫了很多。不过在脑科学家眼里,爱情其实也只不过是我们粗糙的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而产生的副产物,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为什么。
英国的两位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来探究爱情的生物学原理。他们招募了很多二十岁出头而且深爱对方的年轻情侣来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这两位科学家让情侣们观察自己伴侣的照片,同时用仪器来记录情侣们大脑的活动情况。然后,他们又做了相同的实验,只是把照片换成了相互间没有爱情的一般朋友,但这些朋友的年龄、性别、交往时间和自己的伴侣都是相同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在看到恋人的脸时,受试者脑内有几个区域被激活了,其中包括处理情感刺激的区域及整合感受和运动的区域。同时,还有一些脑部区域的活性降低,比如控制攻击和恐惧中枢的大脑区域。正是这些脑部区域的变化,可以让人感受到爱情带来的喜悦和甜蜜。
除了这组科学家以外,美国也有一个科学小组进行了相似的实验。不同之处是,他们选择的实验对象是刚坠入爱河不久的恋人,相爱时间在2-17个月不等。和前面一组受试者一样,这组受试者也会产生类似的大脑激活反应,但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刚刚相爱的恋人,他们大脑中一个叫做“腹侧被盖区”的区域激活得更强烈。这个区域是大脑对强烈快乐感觉的反应中枢,也是毒品激活大脑的一个关键区域。也就是说,爱情和毒品会对大脑产生相似的刺激。所以那些说爱情就像毒品的情歌,其实也是挺有科学道理的。那些刚刚恋爱的人们,他们的判断力,会像吸了毒的瘾君子一样明显下降,确实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这么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是这个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爱情对大脑腹侧被盖区的激活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过了这段时间,恋人们就很难再感觉到爱情里的激情了。所以人们常说,爱情像花朵一样容易凋零,也不无道理。这个发现可以给恋人们一些启示,那就是为了拥有长久的爱情和婚姻,要抓住恋爱的初期,也就是热恋阶段进行磨合,稳定巩固住感情,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在恋爱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依然保持对对方的爱。相反地,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在热恋期就很不稳定,那等到新鲜感一过去,分手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这就是第三个重点内容,爱情给人带来的甜蜜和激情,其实只是大脑特定区域活动的产物。
不管你想知道关于人脑的哪些知识,你首先都需要对它的基本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认识人脑的第一步。请想象你面前就有一个新鲜完整的成人大脑,你会看到它是一个近似椭球型的、带点浅灰的粉色物体,重量大约是1。4公斤。它的外表学名叫做皮层,覆盖着密集的皱纹,形成了深深的沟回。这些沟回和皱纹看起来很复杂,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随机形成的,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所有人大脑沟回的纹路基本都是一样的。我们知道,人脑的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分工。比如大脑皮层里就有人最高级的感觉中枢,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中枢,它还有负责人们思考、感情、判断和做出决策的中枢,是人思维意识的真正所在。小脑呢,主要负责的是人体的协调,它可以根据身体的运动,对肌肉进行细微的校正,让我们能平稳地运动。还有个部分叫做脑干,它是身体最基本的控制调节中枢,主要负责那些不需要意识控制的生命必需功能,比如心跳、血压、呼吸节奏和体温等,你平时不需要刻意地去呼吸,就是脑干的功劳。
我刚才说的这些结构,都是大脑平时在用的,但是还有些结构其实我们已经不太用了。比如说有个结构叫中脑,它控制的是比较低级的视觉中枢,只能给高级视觉中枢打打辅助,但有高级视觉中枢在,有它没它都差不多,可是它还保留在我们的脑子里,没有退化消失。所以科学家们才说,人脑就像一个甜筒冰淇淋,在进化的过程中,高级功能结构不断增加,低级功能结构却还留在原处。就好像人类大脑和老鼠大脑之间的差别,不是把一切都推翻然后重新设计,人的大脑其实就是在老鼠大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高级结构形成的。所以说,这种冰淇淋式的进化过程,让我们大脑里面保留了很多用不着的多余结构,这当然会导致大脑的落后和低效。
这还不算完,神经元也是造成大脑粗糙落后和低效率的元凶。我们知道,大脑思考的时候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怎么传导呢?人脑里面有两种细胞,第一种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神经元,这种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和传导电信号,它是大脑里的基本运算单元;另一种细胞叫做神经胶质细胞,它们是大脑里的管家,功能是为神经元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我们的大脑里面,一共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和1万亿个神经胶质细胞。但是神经元并不是生物进化的新产物,科学家们通过对物种进化阶段的推测,认为神经元应该是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的,它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没怎么变,所以神经元其实是一种很古老的细胞,性能上也很落后。既然我们大脑的基本运算单元就是神经元,那可以想象,大脑的性能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
那神经元的性能差在哪儿呢?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在两个不同的神经元细胞之间,电信号通过一种叫做“突触”的结构来传递。那重点来了,这就是神经元的工作原理,也是大脑落后低效的重要原因。因为生理上的制约,一个神经元每秒钟最多只能传递400次电信号,传导的速度还特别慢,比铜导线的效率低得多,而且神经元还经常漏电,会影响到其他神经元的工作。如果我们把铜导线和神经元比作水管的话,铜导线就是直径3米的钢制水管,水流速度快、流量大,还不漏水;而神经元就像是直径2。5厘米有漏洞的橡胶水管,流速慢不说,水还一个劲儿往外漏。这还不算完,实际上电信号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时候,还很容易出错。平均每次传递的成功率只有可怜的30%,也就是说,在另外70%的情况下,下一个神经元根本就接收不到上一个神经元传来的信号。
所以你看,神经元其实是一个特别不靠谱的东西,性能落后、故障频发,再加上大脑冰淇淋式的进化过程,让很多可有可无的低级结构保留在了大脑里,这些都导致了人脑的粗糙原始和低效率。为了弥补神经元的缺陷,大脑只能用数量换质量,进化出特别多的神经元,而且让神经元之间出现大量相互连接的突触,这样才能保证运算的速度。这样的结果是,人体内平均每个神经元都有大约5000个突触,再加上人脑里有1000亿个神经元,所以人脑内的突触总数可以达到惊人的500万亿个。正是凭借着这么多的神经元和突触,大脑才有了足够的运算能力。但代价是,只占我们体重2%的大脑,却可以消耗总能量的20%。有一个比喻特别地恰当:大脑就是一台拼装电脑,虽然每一个处理器的功能都不怎么样,但最后大量相互关联的处理器,还是能合作解决很复杂的问题。
你看,大脑已经这么不靠谱了,但我们还是用它来学习各种技能。说到这里,我想和你讲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儿童的教育。其实一岁婴儿大脑里神经元的数量,就和成年人差不多了,但不同的是,婴儿大脑里的突触数量很少,所以他们的智力远远比不上大人。人类的童年期在所有动物里都是最长的,就是因为人脑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大脑会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逐渐搭建起规模庞大的突触网络。可以说,人类童年期学习和认识世界的整个过程,就是大脑搭建突触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有窗口期的,一旦错过了童年最佳的学习阶段,人脑就再也没法学会某些东西了。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受到虐待,直到12岁还没学过说话,那么他一辈子就都没法再像正常人一样学会语言了,而5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学习外语的话,很容易学会完美的外语口音。所以,抓住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段接受必要的教育,从大脑科学的角度看非常重要的,凭着数量庞大的神经元和突触,大脑总算还是拥有了很多复杂功能,比如像这本书的副标题说的,它让我们拥有了记忆、美梦和爱情。而记忆功能,其实是大脑其他所有复杂功能的重要基础,所以下一个重点我就给你说说,记忆是大脑的一个最基本功能,是脑内多个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
记忆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有好记性的人总是让别人羡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人到底是怎么拥有记忆的?很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大脑里面一个叫作“海马”的区域是产生记忆的关键部分,这个说法你一定也听过。因为一旦人的这个区域受伤,人就再也没法记住每天新发生的事儿了。不过后来经过更深入的研究,科学家们又发现,海马体受损的病人,还是会保留一部分记忆能力的。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陈述性记忆,也叫外显性记忆,指的是那些可以明显表现出来的记忆,比如昨天你干了什么,书上讲了什么内容这种;另一种是非陈述性记忆,也叫内隐性记忆,这种记忆是很难直接表现出来的。它可能是你对某种情况的条件反射,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或者技能。举个例子,比如有的人经过训练,可以阅读镜子里的镜像文字,也就是左右颠倒的文字,这种能力的记忆,就是一种非陈述性记忆。而海马区域受损的病人,虽然记不住每天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还是可以记住像阅读镜像文字这样的能力。所以说,他们的记忆力还没有完全丧失。这就表明,虽然储存新的陈述性记忆需要完整的海马区域,但储存新的非陈述性记忆却不需要用到海马区。
说完了新记忆的储存,那么,人比较久远的记忆又储存在哪里呢?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非陈述性记忆的储存位置,往往比较集中,一般可以精确到大脑的某个小区域里面,甚至精确到某一类神经元上。而陈述性记忆就不一样了,目前最公认的一种理论认为,陈述性记忆最终储存在大脑皮层里,但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分布在最初和知觉有关的那些区域里。比如,和声音有关的记忆储存在听觉皮层里,和视觉有关的记忆储存在视觉皮层里,等等。所以,对任何一次包含着复杂知觉真实体验的记忆,比如你第一次去海滩上玩的记忆,都是储存在大脑的一系列皮层里的。
好了,现在你应该明白记忆到底储存在哪儿了吧。不过可能还会有人问,那人脑到底是怎么记住事情的呢?作者说,这个问题很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别清楚的解释。不过大多数脑研究者认为,大部分记忆的存储机制,在于神经元的突触变化。这种突触变化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突触的功能变化,第二种是突触的结构变化。先说功能变化,如果一个人的某些神经元受到了持续的刺激,就会发生功能性的变化。比如一开始,某个神经元可以产生5毫伏的电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刺激后,开始产生10毫伏的电压了,那这个神经元很可能就参与到了记忆的储存过程中。而突触的结构变化说的是,人的大脑会根据需要产生出新的突触,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突触。某些神经元突触在发生特定的形状变化之后,人就可能产生新的记忆。所以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神经元突触的变化是人能拥有记忆的根本原因。
上面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记忆是大脑的一个最基本功能,是脑内多个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部分
有了记忆功能,大脑就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了,比如让你拥有爱情的感觉。所以,接下来我就给你说说第三个重点,爱情给人带来的甜蜜和激情,其实只是大脑特定区域活动的产物。
爱情是人类文艺作品里的永恒经典主题,它的存在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浪漫了很多。不过在脑科学家眼里,爱情其实也只不过是我们粗糙的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而产生的副产物,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为什么。
英国的两位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来探究爱情的生物学原理。他们招募了很多二十岁出头而且深爱对方的年轻情侣来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这两位科学家让情侣们观察自己伴侣的照片,同时用仪器来记录情侣们大脑的活动情况。然后,他们又做了相同的实验,只是把照片换成了相互间没有爱情的一般朋友,但这些朋友的年龄、性别、交往时间和自己的伴侣都是相同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在看到恋人的脸时,受试者脑内有几个区域被激活了,其中包括处理情感刺激的区域及整合感受和运动的区域。同时,还有一些脑部区域的活性降低,比如控制攻击和恐惧中枢的大脑区域。正是这些脑部区域的变化,可以让人感受到爱情带来的喜悦和甜蜜。
除了这组科学家以外,美国也有一个科学小组进行了相似的实验。不同之处是,他们选择的实验对象是刚坠入爱河不久的恋人,相爱时间在2-17个月不等。和前面一组受试者一样,这组受试者也会产生类似的大脑激活反应,但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刚刚相爱的恋人,他们大脑中一个叫做“腹侧被盖区”的区域激活得更强烈。这个区域是大脑对强烈快乐感觉的反应中枢,也是毒品激活大脑的一个关键区域。也就是说,爱情和毒品会对大脑产生相似的刺激。所以那些说爱情就像毒品的情歌,其实也是挺有科学道理的。那些刚刚恋爱的人们,他们的判断力,会像吸了毒的瘾君子一样明显下降,确实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这么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是这个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爱情对大脑腹侧被盖区的激活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过了这段时间,恋人们就很难再感觉到爱情里的激情了。所以人们常说,爱情像花朵一样容易凋零,也不无道理。这个发现可以给恋人们一些启示,那就是为了拥有长久的爱情和婚姻,要抓住恋爱的初期,也就是热恋阶段进行磨合,稳定巩固住感情,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在恋爱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依然保持对对方的爱。相反地,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在热恋期就很不稳定,那等到新鲜感一过去,分手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这就是第三个重点内容,爱情给人带来的甜蜜和激情,其实只是大脑特定区域活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