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毛、八卦和语言的进化,这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作者认为,动物的梳毛行为跟人类聊八卦一样,都是一种社交方式。而早期的人类聊八卦,可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张口就来。语言的进化过程是漫长的,目的就是为了顺畅聊八卦。
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呢?让我们先把时光倒回,先从我们的祖先说起。虽然我们不能直接观察祖先,但我们可以研究人类的近亲,也就是灵长类动物,像是狒狒、猩猩和猴子。科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可能在七八百万年前,人类才跟黑猩猩分道扬镳,变成了不同的物种。所以科学家推测,灵长类动物的行为模式跟人类的祖先很接近。我们要了解人类的祖先如何社交,不妨先参考一下灵长类动物的社交方式。
你可能会问,动物也有社交吗?这就要说到动物的群居生活了。群居生活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一致对外,共同对抗捕食者,人多力量大,捕食者也不敢轻举妄动。不过,生活在一起,就没法把别人都当空气,彼此之间既会有合作、有交流,也会有摩擦、会感到不方便,就跟我们人类一样。这种不方便,可能是地盘太小了、隐私被侵犯了、食物分配不公平等等。群体成员要避免同类相残,真是个大难题。
那该怎么办呢?聪明的社会动物进化出一种策略,那就是拉帮结派。几个成员组成一个小团体,就可以互相关照了,你有困难了,我来帮你;我有危险了,你替我撑腰。而它们结盟的方式,就是梳毛,这种结盟方式非常有效。
作者举了个例子,他曾经在非洲观察过一种狒狒。这种狒狒里的雄性,用我们的话来讲,有点大男子主义。当配偶离自己太远了,或者跟别的雄性离得太近了,他就担心妻子出轨。于是,雄狒狒就大声喘气,警告妻子,甚至想要去教训妻子。这种时候,妻子的梳毛搭档们就登场了,她们可谓是模范闺蜜,关键时刻都会跳出来替她撑腰,瞪着雄狒狒,朝他吼回去。管你是首领还是健美王子,雌狒狒的联盟可不是好对付的。
为什么梳毛搭档会这么给力?因为梳毛搭档可不是随便乱选的,搭档之间必须特别信任,绝对不能摊上猪队友。为什么这么说呢?怪只怪梳毛太享受了,梳毛的时候,被梳毛的动物体内会产生一种天然物质,叫内啡肽,它可以带来愉悦感和轻微的麻醉效果,就像人类做SPA放松一样,梳毛也能舒服到睡着。然而,危险也来了,丛林毕竟不是美容院,万一昏昏欲睡的时候来了只老虎,就得靠梳毛搭档的提醒。梳毛的时候,几乎是把性命交到搭档手上了,换作信不过的家伙,技术再好,你敢叫他梳毛吗?
更重要的是,梳毛是需要很大付出的,动物的梳毛活动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我给你梳了毛,就没功夫给他梳毛了。所以,每只狒狒都得先想想清楚,到底要加入哪个帮派,不可能脚踏两条船。这有点像武侠剧里的歃血为盟,要表现诚意,先放点血证明给我看,如果只是虚情假意的朋友,这样的付出就不大划算了。当然,只要你遵守游戏规则,好好经营跟梳毛搭档的关系,回报也是很可观的,梳毛搭档就像你的兄弟手足,是可以两肋插刀的。
那作为社交方法,既然梳毛这么好用,我们为什么还要发展出语言呢?毕竟,口说无凭,借助语言社交保不准就被谁骗了,听上去反而没有梳毛来得可靠呢。
关于语言的起源,人类学家有许多推论,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有人说,是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来的;有人说,是为了取代打手势,可以腾出双手干别的事;有人说,最早的语言类似于今天的劳动号子,是为了方便大家劲往一处使。
而本书作者的看法是,语言的进化跟社交的需求紧密相关,他甚至把语言称为“声音形式的梳毛”。语言的发展其实是一种对策。
因为环境的变化,群体的规模扩大了,群体成员就难免会被欺负。怎么办呢?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就是多找几个同伙,让人不敢随便欺负自己,也就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梳毛圈子。但是,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梳毛费时费力,要给更多成员梳毛根本不现实,要生存就得另想办法了。
作者发现,灵长类动物偶尔也会用声音交流,但它们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叫声,远远达不到“语言”的程度。我们的祖先刚开始也是一样,经过长年累月的进化,他们有了更大的大脑,有了更适合说话的发声器官,自然而然的,梳毛工具鸟枪换炮,改用语言来梳毛了。
那么,“语言”这个先进的梳毛工具要怎么用呢?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聊八卦。通过聊八卦,我们可以迅速地分辨敌我,更好地生存。如果我们在比较大的圈子里,要分别去跟每个人交流,实在是有点吃力。这时候,亲朋好友就能帮我们分担掉一部分,我们先分头去社交,然后,把大家的交流结果拿出来共享,谁说了什么、谁干了什么、谁是谁的朋友、谁又坑了谁……我们只要一顿饭的功夫,就全都能了解了。作者觉得,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还是跟灵长类动物一样,想知道谁可以信赖,谁自私自利、不值得交往。
还有的时候,我们还会利用语言来进行自我宣传,让别人记住我们,这就是另一种八卦了。作者研究发现,在年轻男女的对话中,女性通常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去八卦别人的社交活动,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聊自己;男性刚好相反。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男女的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女性更需要发展社交网络,因为在抚养子女的时候,经常需要有人帮忙。男性呢,不管是工作还是择偶,都要面临更多的竞争,所以要多给自己打广告。不过,今天的职场女性压力也很大,我们可能都在用八卦语言给自己加分。所以,表面上的八卦闲聊,其实既了解了别人,又包装了自己,是通行的社交法则。
既然语言的进化就是为了聊八卦,用它来替代梳毛,那我们会花这么多时间聊八卦,而不是聊工作、谈读书,就毫不奇怪了,这可不是什么“大材小用”。我们以为,自己在乎的是工作和学习。大脑却替我们记得,社交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作为一种高效的社交工具,聊八卦才是语言进化的目的。
回顾这一部分,在没有语言的时候,梳毛就是一种社交方式,可以帮助动物结盟,在群体中更好地生存。而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我们需要维持更大的社交圈,就进化出了升级版的梳毛工具:语言。具体说来,就是通过聊八卦,快速了解圈子里的其他人,并塑造自己的形象,从而让自己更好地生存。
第二部分
那么接下来,我要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了,聊了几十万年的八卦,现代人的社交关系,跟其他动物、或者跟我们的祖先比起来,有什么改变了,又有什么没变?
要说改变的东西,我们很容易想到,有了语言之后,人类的群体规模扩大了。这是因为,聊八卦这种社交方式,效率远远高于梳毛。原先,我要花两个小时给你梳毛,现在,只要动动嘴皮子、跟你聊会儿天;原先,一次只能给一个小伙伴梳毛,现在,可以三五成群、扎堆群聊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拉拢更多的自己人,维持更大规模的群体。我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而且还有一个现象能证明作者的这个观点,这就要说到我们的社交关系有什么没变了。那就是,人类发明了语言之后,群体规模就基本没变过。就像本期音频开头提到的,原始人的社交圈,竟然跟互联网时代的朋友圈一样大。虽然在语言出现之后的几十万年里,语言本身还在发生变化,我们跟祖先讲着不同的语言,聊着不同的八卦;语言的载体也在不断丰富,比如我们不光能口头说,也能写在纸上,又能在网上发送了,但是群体规模并没有继续扩大,这是为什么呢?
以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其实不难理解。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就算想要维持更多的人际关系,恐怕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也是这样,群体规模本来就不是越大越好,超出一定范围,甚至会有麻烦。你可能猜到了,这个“一定范围”还是邓巴数字:150人。这可不是作者一拍脑袋随口说的,你知道邓巴数字是怎么得出的吗?这得从哺乳动物的大脑说起。
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亲戚家虎头虎脑的孩子,有人会说,这孩子脑袋大,肯定聪明。科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假设。他们观察到,动物里面,灵长类的脑袋特别大,我们也公认灵长类要比其他动物要聪明。那么聪明和脑袋大,这两件事情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必然联系呢?
科学家认为,这两者的确有联系,但这里的脑袋大小,指的是相对的大小。什么意思呢?你想想,大象、蓝鲸这种体型巨大的动物,按照身体的比例,脑袋是不是本来就应该要大一点?它们全身的器官都大,想要让各个器官正常运转,大脑就要发出更多的指令来进行协调。我们要看的是,在扣除了这部分生理需求之后,大脑还剩下多少运算能力,这才真的跟智力挂钩。
但是作者觉得,光看脑袋大小也不对,大脑又不是每个部分都能思考,所以他的研究,只选择了其中的新皮层,也就是脑部外层的神经组织。它只有薄薄的一层,负责接收神经元发出的信号,并传递到大脑的各个区域。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新皮层就是大脑中负责思考的区域。而且作者观察到,灵长类动物的新皮层面积特别大。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他们的新皮层面积占到大脑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而灵长类动物的这个比例,要占到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几乎比其他哺乳动物翻了一倍。
那么,灵长类动物的新皮层为什么会这么大呢?或者说,哪些因素决定了动物的智力?科学家有一些猜想,比如食物种类、领地大小、觅食范围、食物来源。作者把这些因素都跟新皮层面积比对了一遍,竟然没有一个有关联。直到他发现,物种的群体规模是跟新皮层大小有关系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的解释是,群体规模越大,代表社会的复杂程度也越高。比方说,呆在一个五个人的群体里,我得搞定跟另外四个人的关系,还得知道其他成员两两之间的关系,一共就是十组关系。如果是二十个人的群体呢?虽然群体规模是原来的五倍,但成员两两之间,得有一百九十组关系,翻了快二十倍,这里面的信息量太考验智力了!新皮层面积要是不够大,可应付不来。
知道了这点,作者开始精确计算。灵长类动物的种群规模数据可以通过野外采集得到,作者把它们跟新皮层面积对应起来、制成图表。最后作者发现,人类能维持的种群规模在150人左右。也就是说,150人的群体最能体现人多的优势,我们也刚好应付得来群体里面的人际关系。
这个推论有没有道理呢?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可以看看军队的例子,军队是出了名的等级森严。下过军棋的人都知道,军棋的棋子,有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等等,从大到小,是根据他管多少人,依次排下来的。实际打仗的时候,可不会只出动一个排的人,一个排通常只有几十个人,人数太少了。作者说,最小的作战单位,是一个连。一个连,具体有几个人呢?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标准。瑞典是比较早制定标准的国家,17世纪早期,他们就确定下来,一个连是106人,作者觉得,这个数字在误差范围之内。到了“二战”时期,作战的武器升级了,军队的功能也增加了,一个连的规模也跟着扩大了。调整过后,各个国家把一个连的人数固定下来,都在170个人左右,这就更加接近邓巴数字了。其实,依靠现代通讯设备,人再多,将军也能够发号施令。作者觉得,真正的问题是,人一多,士兵之间都不熟悉了,彼此的信任感就减弱了。本来,只要将军一句话,大家都会往前冲;现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心里犯嘀咕,万一队友掉链子了,我岂不是一个人去当炮灰?打仗是要豁出性命的,没有信任感,等于自己先把自己灭了。
所以,尽管我们的梳毛工具比动物、比祖先要发达,但是社交圈的规模不能够、也不应该无限地扩大。150人的“邓巴数字”是由人类的大脑决定的。维持150人的社交关系,既不会让我们感觉太费劲,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这就是上面说的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