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万历年间,明神宗在经筵中,读《论语》“色勃如也”一句时,将“勃”念成了“背”。
其他讲官都噤口不言,只有张居正从旁厉声纠正,当时同列诸官皆大惊失色,以为张居正此举甚是大胆。
孙承宗给朱由校上课时也遇上过类似情况,但孙承宗以一种相对委婉的方式纠正了皇帝的错误。
据说,朱由校在读《尚书》中“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一句时,曾将“六”一字发音成了“溜”。
孙承宗便将这句话重新读了三遍,并故意将“六”高声读成了“禄”。
朱由校当时虽心有疑惑,但依旧随着孙承宗改了读音。
待日讲结束后,朱由校才知道“六”这个字是他自己读错了,于是他便以此警告教他预习的宦官道,“毕竟拗讲官不过,以后休错,被讲官笑。”
在孙承宗离职后,自是再没有一位讲官敢纠正皇帝的发音了。
朱由校接着道,“昔年成祖皇帝五征漠北,攻占安南,七下西洋,亲命马靖镇甘肃,马骐镇交趾,郑和守南京,以永乐年间的故事而言,这内臣镇边,未必就比科道官差到哪里去了?”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打什么主意?孙承宗没走的时候,你们就在那儿净说风凉话。”
“那个兵科给事中李鲁生是尤其得会引经据典,说什么‘从古征战未有陈师境上数年不进者,亦未有去敌既远虚设十余万之众坐食自困者’。”
“还说什么‘今以十四万之众,岁费六百万,虽言唯敌是求,其实百事不办,战固未能,守亦羞称,虚糜自弊而不虞其后’。”
“反正就是说孙承宗只会花钱在辽东修堡垒,根本什么仗也不会打,好了,现在袁崇焕打赢了,证明那些钱至少没全花错地方。”
“倘或朕派了科道官去辽东,他们定会挑三拣四,非得卯着劲地证明关宁军就是吃空饷了,非得借此事把孙承宗给赶尽杀绝,朕就是不给科道这个可乘之机。”
“这练兵打仗,哪儿能一点儿弯路都不走呢?胜败乃兵家常事,总得给人试错的机会嘛!太祖皇帝当年以淮右布衣之身起兵而夺天下,不也有岭北之败吗?”
“兵额与兵饷休戚相关,若是科道有意沽名,关宁军军饷不增反削了,忽地激出兵变来,你们让袁崇焕可怎么收场呢?”
一提及“兵变”二字,就连魏忠贤也不免为之色变,一个劲地磕头请罪。
四位阁臣见状,自然也不敢再提出要“撤回内臣,换以科道”这样的话。
否则将来关宁军要出了什么乱子,皇帝不得怪到他们头上来?
朱由校演戏演到底,对魏忠贤重申道,“忠贤,朕再说一遍,从今日起,朕要你不许再给袁崇焕上眼药,不许再为难袁崇焕,袁崇焕能在短短七年内就从福建的一个知县升到辽东按察使,是因为事急从权,更是因为朕的破格提拔。”
“他是国之股肱,你是朕的宠臣,朕不希望你们俩起冲突,他资历不深,历事又少,性子急躁,容易冲动,倘或没有孙承宗的庇护,他是斗不过你的。”
“所以你不要跟他斗,现在孙承宗不在朝中,你若是硬要跟他斗,朕肯定会站在袁崇焕这一边,听清楚了吗?”
魏忠贤忙应道,“奴婢听清楚了,听清楚了——可是奴婢方才所言,句句属实,皆是出于公心呐!”
“奴婢哪里敢迫害袁崇焕?又何来的什么‘几次三番’呢?皇爷,平心而论,奴婢若是真想跟袁崇焕过不去,自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治他的罪。”
“譬如天启二年,袁崇焕初去辽东任监军的时候,他发现一名校官虚报兵额,便立时将那校官给处斩了,这是严重的越权之举。”
“没有抚院的命令,袁崇焕当时是没有这个资格处决校官的,奴婢若想找袁崇焕的麻烦,那天启二年他就该离开辽东了。”
“还有两年前,天启四年的时候,袁崇焕的父亲袁子鹏去世了,袁崇焕为‘丁忧’一事,三次上疏请求回乡守孝。”
“而皇爷便三次下旨要将那袁崇焕‘夺情’留任,奴婢那会儿,可曾在皇爷跟前说过袁崇焕的半句不是?”
“又可曾顺水推舟地让哪个科道官上疏劝谏皇爷,把那袁崇焕送回广东?我朝‘以孝治天下’,即使孙承宗仍在,似‘丁忧’一类与孝道息息相关之礼俗,孙承宗能阻止得了吗?”
“当年张居正权倾天下,不还是在‘夺情’一事上吃了大亏吗?奴婢要是真想跟袁崇焕斗上一斗,那早在两年前,奴婢就可以下手了。”
“奴婢实在不知皇爷为何会觉得奴婢会将袁崇焕视为眼中钉,奴婢与皇爷是荣辱一体,倘或建奴打进了北京,奴婢除了跟着皇爷上吊,难道还有第二条出路吗?”
“奴婢就是个再不晓事理的蠢才,也不会为了一己之私,就拿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开玩笑啊!”
朱由校环视四周,见众人心有戚戚,不由甚是得意,“《论语》中云,‘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句话在是谁说的呢?商汤说的!”
“商汤有圣德,应天从民,告天而伐之,是故灭夏建商,故而商汤为人主,人主欲善而民善,民有罪则归责于人主,这才是孔圣人的道理。”
“为政之责,就是要导民以正,民若不正,自然责在其君,朕既然掌天下之权,就要担天下之责,这才是为政者应有的责任担当。”
“不能说这大明的东西南北中皆归朕管,而天下万方之责尽在他人,这就是撒泼打滚不讲道理了嘛,朕若连这一点觉悟都没有,就不配居位掌权、发号施令。”
“现在朕和厂臣的态度都已经这样明确了,你们总不用担心朕派出去的宦官会欺负袁崇焕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