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马疯子前传 > 第120部分(第3页)

第120部分(第3页)

“怎么办?”

每个人都在惶然地问,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该怎么办。

赵吉静静的坐在王座上。他是整座厅堂中唯一一个保持着冷静地人,短短一月时间。原本乌黑的头发已然斑白,面上也已经失去了往日地神采,仿佛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冷寂的近乎没有丝毫人气的目光,带着一丝看穿一切的嘲讽,默默的望着下面那些恐惧的已然完全失态的一众臣子。

这场天下之争他输了,输掉了一切。皇图霸业梦醒地那一刻,他忽然觉得浑身都轻松了,之前的殚精竭虑与身上千钧压力,奇异的消散一空。

“这一切……该结束了……”

沙湖大营中一片人马喧腾,武昌原本就是天下有数的坚城之一,加之鄂王赵吉二十载的苦心经营,与十万叛军精锐的驻守,每一个人都知道要想攻克武昌。定有一场血战。

就在全军上下磨兵砺马,做着各种血战前的准备工作时,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自武昌城中飞驰而来地一骑快马,带来了鄂王赵吉的一封书信,书信之中赵吉将一切罪责尽都揽在自己身上,言明若镇国公谭天应允给参与叛乱的一众臣子一条活路。他本人任凭处置,如若不允他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面对着这薄薄一纸却重于千钧的书信,谭天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犹豫之中。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终结叛乱的最佳机会,鄂王虽然已被逼进绝境,麾下却仍有五十万大军,占据着武昌、九江、南昌等二十余座大小城池,若是一个一个攻下来,纵使能胜,又要有多少座城池毁于战火。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更需要多少本应抵御外侮地忠勇士卒战死在这毫无意义的内战之中?

只要答应了鄂王的要求,这些可以预计的巨大损失便能消于无形。对于谭天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几乎无法拒绝的提议。

然而要赦免叛逆大罪,却必须要天子的圣旨,谭天纵使是平叛大军的统帅,也没有这个权力。

谭天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这里,时间不等人,从武昌至京城,即使是千里加急的快马,一来一回也要十余天工夫,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一旦等待圣旨的时日中出现了什么巨大地变数,岂非平白失去了眼前这个能令大陈地社稷减少无数创伤的好机会。

怎么办?

一向在战场上杀伐决断地镇国公,此时却陷入到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一时拿不定主意的谭天经过半个时辰的苦思无策后,立刻召集起各营主将十一人,连同自己的两个儿子,共商此事,无论如何,他也要在一日之内,做出抉择。

“今日所议之事,攸关数十万将士与数百万百姓之生死,望众将思之慎之,为本帅出谋划策,想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所以大家畅所欲言,本帅断不会因言入罪。”

谭天话音一落,一个年约四十生相刚猛的大将已然出列道:“公爷,此为鄂王以拖待变之术,根本不必理会,依末将看来,大军应该立刻攻城,凭公爷与两位少公爷之威,还有十五万虎狼大军,武昌不日可破。”

凭谭志豪现如今的天大威名,大营将士心中的崇敬就不必说了,谭亦心凭借着荆州一战中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同样赢得了平叛大军上下一致的推崇与信服。

谭亦心虽然性子跳脱古怪,有些离经叛道,却毕竟是从小受教,对于统兵打仗,远比谭志豪这个半路出家还是临时抱佛脚的哥哥强了百倍,这一次荆州之战。他单独统帅一军,在战场上往来纵横,从荆门战场至荆州战场,短短两月时间攻克城池三座坚垒九座,攻城拔寨真有如摧枯拉朽一般,军威之盛一时无两。

军中将士尽言,谭公爷后继有人。两位公子都是天下少有地大将之才,谭天虽然表面上没有丝毫表示。私心里却着实有几分得意。

“公爷,彭将军说得极是,若要答允此信上的条件,便必须万岁的特赦,此去京城往来一趟都需半月以上,叛王此乃有意拖延,争取从容布置的时间。公爷万万不可答允。”

“彭将军与范将军所言差矣,反王赵吉虽是叛逆,却也向有爱民如子的贤名,当前各线战场全面陷入绝境,而公爷统帅大军兵临城下,以赵吉以往的行事风格而言,这封书信未必是假的。”

说这话地是个年约三十七八的将军,此人身形消瘦。面容枯黄,外表一副文弱模样,看上去像个痨病鬼远多过征战沙场地将军,谭志豪初见他时还有些诧异,父亲手下怎会有这样的人,待汪德昌说起这人的来历与战绩。才知道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么一个病病殃殃的人,竟然是边军之中赫赫有名的悍将病屠夫赵春秋。

“好你个痨病鬼,竟然替反王说起好话来了,你就不怕传将开来,治你一个通敌的罪名。”

帅帐之中越来越热闹,众将明显分作两派,冲动好战派认为这是反王的拖延之术,不可相信,直接打他娘地就是了。而冷静慎重派则以为这封书信所言的真实性不必存疑。要考虑的是应与不应。

两派越说越是激动,尤其是冲动好战派这帮粗犷战将。说道理不是另一派的对手,只能靠嗓门与剧烈的肢体动作来弥补差距,搞得好似要打一场似的。

眼见帐内众将越来越不像话,身为主帅的谭天终于发言了,未见他如何作势,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句:“有道理说道理。”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