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浦东有什么老街古镇 > 第11部分(第2页)

第11部分(第2页)

你们挖菜根干什么?脸色有点缓和的赵培清又问。

烤了吃,赵伯伯。我见赵培清伯伯并无恶意,就大胆许多,从小毛身后探出头来谨慎地应答。

赵培清伯伯听了,沉闷了好一阵子,末了,才有气无力地说,这东西怎么能吃。

洋辣子说,他吃过,只要烤的好,起码还是可以充饥的。真的,赵伯伯,我们不会骗你的。小毛辩解道。

算了,你们把菜根扔了。跟我回去,我给你们两个山芋(红薯)。赵培清伯伯说着,从我们手里夺过包菜根,好像是为了出气,扔出很远。

虽然没有吃过烤包菜根,只是看留在地里始终没人关怀的情形,或者确实已经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了。

我和小毛一起尾随赵培清伯伯回家拿了几枚山芋,在野地里弄些茅草点燃了烤着吃。真好,不只是味道,关键在于能够满足肚皮一时的迫切需要。

等我和小毛心满意足地想着回家已经是月上树梢,星斗漫天了。

我和小毛刚刚迈进老街地面,远远听得传来阵阵低沉的箫声。晚风中,那声音时断时续、隐隐约约。随着我们的深入,大体可以判明,箫声来自我家附近的赵家那边。箫声低沉处如泣如诉、愁肠百转,激扬时悲愤交加、撕心裂肺。

当时,我和小毛对音乐一窍不通。只是奇怪,原先我们听的都是清音班无论是悲是喜的合奏形式,想不到今晚此时的箫声独奏也能够如此扣人心弦。好奇的小毛和我悄悄地循声摸进了赵家。

月光下,有人独自坐在院子里,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吹奏。仔细一看,是赵培清伯伯。

我们有点惊奇,也不知今天发生了什么变故,赵伯伯居然如此心情在自家院里独奏。

可能是好奇的我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弄出点动静,被惊动的赵培清伯伯一下子停止了吹奏,朝我们这边询问,是谁。

赵伯伯,你好,还是我们,小毛和我。我一边期期艾艾地应对,一边和小毛走上前去。

哦,是你们俩。肚子还饿吗。赵伯伯关心地询问。

我们把山芋全烤着吃了,今天吃得很饱,谢谢你,赵伯伯。还是我说。

赵伯伯,今天怎么就你一个人吹奏。小毛这时好奇的问。

心情不好。赵培清伯伯摇摇头说。 那又是为什么。还是小毛追问。

也不为什么。我们赵家是农民,就是没能收获更多东西保障哪怕是自家,还有你们这些孩子吃穿,心里有点说不出的味道。赵培清伯伯说。

其实,我们老师说了,这困难是暂时的,是帝修反封锁造成的。再说,比起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受苦大众,我们新中国的少年儿童还是非常幸福的。我把老师说的那些鼓舞人心的话,向赵培清伯伯细心转述。

是吗,这样就好。你们这些孩子真懂事。赵培清伯伯深深叹口气说。

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特别是赵培清伯伯那不温不火但始终充满善意的农民式坚持。

第五章 赵一同学(28)

从那以后,我去赵家的次数多了。倒也并非总是惦记着赵培清伯伯家里的山芋。

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饭问题确实犹如老师所说,属于暂时的困难正在逐渐过去。我常去赵家,因为我和赵培清伯伯的儿子成为了同班同学。

赵培清伯伯的儿子叫赵一。我不知道赵伯伯为什么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个如此单调名字。

向赵一询问。赵一本人也无法道出个所以然,他大体猜测,父亲赵培清是个农民。比较讲究实际。赵一是大儿子,自然与第一什么的有缘,如果再算上时至今日赵一还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更比较名副其实了。

我读书成绩一直不赖。传闻老街上很多家长们常常这样引导自己子女,如果你们读书能学到弟弟的一半,我们作为父母的也就可以相当地知足了。

整条老街,年纪比我大的一概叫我弟弟;而年纪比我小的,全部称我为哥哥。本来,这哥哥和弟弟是家庭内部成员的温馨称谓,怎么弄成了我个人在老街上的呼唤专利,具体原因长期不明。后来我下乡插队,一个自称是我亲姐姐的摸索下乡前来探望我,这事故缘由才终于被理出个大致头绪。

这话扯得有点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