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您一共有多少套板房呀?
赵海清:只有两千多套。
周玲:现在这板房要拆是吗?
赵海清:暂不拆嘛。我乡政府要搬迁。
周玲:要搬到哪儿去呢?
赵海清:安全的地方。
周玲:四个村那边,哦。您的想法就是让这些老百姓慢慢再回到这18个村里面去,还是把原来的地方再恢复起来。还有可能性吗?您不是说很多地都冲垮了吗,那怎么弄呀?
赵海清:危险的地方先不回去。
周玲:哦,那你们这种集中安置的状况还要持续多长时间呀?
赵海清(沉默片刻,声音低沉):……我不知道。……现在我最担心的是老百姓怎么过冬,住帐篷怎么过冬。
周玲:这边会很冷?
赵海清:现在还好。……昨天晚上下雨,哎呀,我担心老百姓那个帐篷进雨,……哎。然后还有堰塞湖,有没有影响。然后再长远地考虑……
周玲:那七个堰塞湖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赵海清:解决了,都处理了。
周玲:现在还有堰塞湖的影响吗?
赵海清:有呀,有两个是简单处理的,不方便施工,以避让和监测为主。
周玲:您还会担心吗?
赵海清:有呀,肯定有!泥石流已经让河床抬高了三到八米,还可能继续抬高。地震以后,陈家坝乡最难三件事情是:一是防疫,二是堰塞湖疏散,三是群众安置。哪一个乡都不像我有这么三件事情,最多两件,只有我,完完整整要做三件事情。
张誉译:您觉得在今后的重建中最需要的是什么?
赵海清: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支持。
张誉译:哪些方面的支持?
赵海清:修路呀、架桥呀,说空话不行的。那个凤凰卫视的记者到我们那个地方看了一下,她说:哎哟,我走了很多地震灾区,怎么你这儿我看是最严重的!
张建:赵书记你是不是羌族?
赵海清:我是呀。
周玲:您这边也都是羌族?
赵海清:对呀,原来不是羌族县的时候我们就是羌族乡。
周玲:整个北川全都是羌族?
赵海清:对呀。
张建:羌族自治县嘛,整个北川。
张誉译:赵书记,请您在这儿(个人履历表)帮我们填写一下……您带了名片了吗?
赵海清:我没有名片,对不起呀,从来没印过名片。
〔赵海清填写个人履历表。〕
张誉译:您今年还去北京看奥运会吗?
赵海清(咳嗽):不看了,原来要带我爱人和儿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