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为残忍、最大规模的第三次屠杀也隐隐露出了苗头,据谍报人员刺探,鬼子宪兵确实正在暗暗布置,屠杀地点也初步查明,是在东万律。日本人选择在东万律,是因为觉得这里代表西婆罗洲华人的尊严,罗芳伯的墓地就在这里,能对华人构成最大的精神打击。
尽管前两次屠杀已经因为黄历和自由党的努力,使得人数大为减少。但此时,黄历依然不得不在消耗军队和听凭第三次屠杀之间做出选择。以前是力有未逮,现在呢,有能力而不去制止,听任惨剧发生,黄历是不是该受到良心的谴责。
而要阻止或破坏鬼子最后的疯狂,又涉及到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做,也是一个令人冥思苦想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现在按照民兵的人数和战斗力,如果在少量正规部队的配合下,是否能击败印尼伪军?另外,郭支队要集结在北婆罗洲南部,需要多长时间,有何种困难?”黄历沉思良久,没有回答作战参谋的问题,而是象自言自语地说道。
“老黄,你嘟囔什么呢?”区忠听得不甚清楚,好奇地询问道。
黄历抬头看了看区忠,自失地一笑,走到大沙盘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麦克阿瑟除了在解救战俘和侨民之后给铁血青年军发了一份表彰电报,并给予了一次数目不大的物资支援后,现在正专心于收复菲律宾,实现他仓惶逃离时的诺言。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得到美援的机会已经不大。而对西婆罗洲的日军来说,获得增援的可能xìng也很微小。因为日本海空军都投入到了菲律宾战役,以及加强内防务圈的战场上。
半斤对八两,铁血青年军还占着优势,但想步步推进到沿海,依然有着不小的困难。正如当初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一样,看着海图,想着一个海岛一个海岛地与日军厮拼,脑袋都大了的感觉一样。
第六十一章最后一战的设想
第六十一章最后一战的设想
日本鬼子收缩防线,集中了一支机动兵力,不外乎是想及时增援各地,以快速弥补兵力的不足。同时,想让铁血军因为占领了大片地区而兵力分散,他们可以瞅准了破绽,突然扑上来猛咬两口。
但鬼子同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铁血青年军的低估,准确说是估计严重不足。
这是日本鬼子的通病,从太平洋战争开始就根本没放在心上。因为日本鬼子始终坚信,武士道jīng神是无敌的。人少没关系,否则也不会以七千万人口的岛国,去对抗九亿人口的亚洲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被包围缺乏粮食,怎么可能,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开玩笑;缺乏弹yào,不是还有刺刀,还有棍bāng吗,甚至还可以用牙齿咬,死了也可以用灵魂继续作战。
从占据西婆罗洲开始,川口支队不仅没有增加一个援兵,反而还曾被调走了一个jīng锐大队。又经过两年多的消耗作战,即便川口清健把侨民都组织起来,总兵力也不到五千了。而铁血青年军却一直在不断吸收着新鲜的血液,在战火中成长壮大。正规部队已经突破了八千大关,这还不包括在北婆罗洲坚持抗日的郭支队,一支多民族hún合部队的四千余人,另外还有根据地广泛的民众组织,也达到了六千余人,加在一起的话,总体实力已经超过了西婆罗洲的日军。
人数上的优势还只是一方面,铁血青年军从开始创立时的两三千人,到现在的八千多人,两年多来,扩充的速度与所占领的区域并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便是黄历一直所强调的军队的战斗力。只有真正符合要求的才能被编入正规部队,而只有得到实战锻炼的才能进入主力部队的行列。
所以说,与日本鬼子决战的条件是具备的,关键便是如何着手,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日军的这支机动兵力才是我们要重点对付的目标,一旦消灭了这支日军,那西婆罗洲西部城市的日本守军就只能坐以待毙,被我们个个击破。”区忠针对黄历提出反攻的建议,经过了良久的思考,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日军想让我们分散兵力,去攻取守备虚弱的南部和中部地区,然后再寻机打击我们比较孤立的一路。”作战参谋徐志也分析道:“我们要yòu其出战,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仅是要消灭敌人的机动兵力,还要尽快地给予西部城市的日军以最快速度的歼灭xìng打击。”黄历缓缓说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战,奠定我们在西婆罗洲的主导地位。”
“你的意思是要倾尽全力?我刚才好象听你说到郭支队,难道要他们参战?”区忠疑huò地问道。
“有这样的想法。”黄历轻轻点了点头,手指着地图,说道:“日军的防守薄弱之处在哪,就在北面,因为北婆罗洲驻守的日军,川口不太可能想到有一支军队会从沿海公路一下子杀入他们的腹心地带。”
区忠和徐志看了一眼,对黄历的决心都感到有些惊讶,但北进英属婆罗洲,绕过古晋,再猛然向南杀入西婆罗洲沿海城市,确实是可行的,也是最有威胁力的攻击。
“恐怕单凭郭支队的力量,还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徐志思索了一下,如实说道:“军长是不是还要派出主力部队与其一块行动,反正北出英属婆罗洲的路线已经建立起来,部队行进并不困难。”
“郭支队短时间内不可能全军参战,据我的估计,最多能有两千人能够支持我们的行动。”区忠作为参谋长,对各部队的分布情况比较熟悉,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客观。
“以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为限,郭支队出动两千人,主力部队chōu调两千人,组成一支四千人的南进纵队。”黄历微微皱着眉头,将自己脑海中刚刚完善起来的计划讲述出来,“另外,yòu敌的任务由两个部队完成。一是沈栋率一千主力部队,hún合民兵两千人,进入西婆罗洲南部地区;另派一千主力部队,hún合民兵两千人,进入西婆罗洲中部地区;其余主力则分成两个机动集团,在南部的楠阿皮诺和中部的锡拉特一带潜伏,随时准备反击或合击日军的机动兵团。大致的想法便是这样,你们看,可行吗?或者需要怎样的修改?”
……………
埃德文慢慢学会了走路,起初两手各柱着一根棍子,在屋里跳来跳去,爬到chuáng上时已是筋疲力尽,又出汗,又头晕,软弱得连脚都抬不起来。不过在摆脱了集中营日本鬼子的鞭打与虐待,又有了充足的食物,他渐渐强壮起来,能走得长久点了。等到他能支着一根棍子走动时,便很少呆在屋子里,尽管艾琳娜时常劝告他,他的岁数已经不小了,还拄着拐杖。
面前是一条小河,回首望去,在茂密的竹林掩映下的一间竹屋便是埃德文的新住所,竹屋前有两株枝干丰满树叶稠密异常壮观的菩提树,象两团绿云荫护着竹屋。屋子特别夯实了半尺高的地基,上面铺了防cháo湿的石灰,用木薯秸铺成mén台。这种竹屋好处很多,风凉而且容易搭建,就算有飞机狂轰滥炸时,也能特别表现出它的优越xìng。炸弹落在附近,它在狂烈晃动之后,仍然不会倒塌,即使倒塌也不会砸伤人。这间竹屋后面,是一座不算陡峭的山崖,约有三十米高,崖壁上开了个防空dòng,即使敌机临空,竹屋的主人也能在半分钟内躲避。
在河边的树荫下,埃德文默默地看着河里的船只来来往往,回来的船基本上是空的,向西走的船则装载着东西,用树叶或帆布遮盖,并有武装的士兵押送。不用说,定然是军用物资在向前方输送。
“爸爸。”艾琳娜欢叫着跑了过来,埃德文回头看着,脸上lù出了慈祥的笑容。
“您刚才听收音机了吗?”艾琳娜脸sè已经红润起来,年轻人恢复的速度确实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