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 > 十六龙吊水16(第2页)

十六龙吊水16(第2页)

湖里的人没谁顾得上留意水墙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岸上却有一个人看得真切。因为水墙逐渐矮下去的同时,她看到小船载着人正向堤岸划过来。

先前有知青跑过来告诉桂嫂子,说:“桂爹到湖里救人去了。”不用说,肯定又在黄狮矶外面了。桂嫂子赶紧去到场部的高台上,却什么也看不到。看到的只有湖面的水墙和水墙连着的龙吊水。她又爬上场部后面的煤场。在那堆高大的煤山顶上,丈夫翻过大堤后,她两次看到他和他的小船冲上那堵水墙。

去年已在传“来仪湖要围垦”了,但只是得。春天刚到,湖水刚涨起些的时候,就有驳船往渔场运煤。一次几十条船连成一长线,用机船在前面拖着。硬生生在场部后面的空地上,堆出来一座数十丈高的煤山,前后还不到一个月呢。据说这里堆下的是六万的煤炭。六万吨该有多少啊?就眼前这一堆呗。桂嫂子手脚并用往高处爬,煤炭不停地向下滚落。好不容易爬到顶,早已是一脸一手的煤炭了。大风卷起煤粉扑面而来,现在连鼻子眼里、脖子里都是煤炭。

煤厂的四周挖了一条深沟,水流冲走的煤炭就在沟里沉淀下来。这算是一条边界吧。其实煤场还有另外的边界——楠竹扎起的高篱笆,和篱笆下面挖沟时铲出的泥土。

桂嫂子爬上煤山时,大风吹得竹篱笆摇摇欲坠。刚才的一阵大风,就彻彻底底将它摧毁了。不是吹倒,而是连“根”拔起吹到一边去了。

桂嫂子弯腰顶着大风,看着场里几个小伙子笨拙地驾着大渔船往黄狮矶方向赶去。“那么几个人,怎么能将大船拖出堤围?”桂嫂子后悔没跟着小伙子们去,她会让他们绕道倒口出去的。“连船都还没学会划好,出了院子风那么大,还不是去添乱。”她又觉得跟他们去了也白搭,因为凭她一己之力,也控制不了大船。“但能上到提围上去看看也是好的呀。还是应该跟着过去才好。”她就这样来回地想着,湖中的龙吊水就那样来回地摆动着。“水墙后面发生了什么?”对她最关心的事情,却最是一无所知。但她知道:“丈夫就在那堵水墙后面。”这不仅仅因为她眼见丈夫越过了水墙,更是因为她对丈夫的绝对信任:“湖里的事情,还没有什么事是可以难倒他的。”

在桂爹靠岸前,知青们驾驶的大船勉强从堤围里面靠岸了。见到小船靠岸,就一窝蜂的涌过去,将妇女、孩子接到大船上。有的还脱下衣服给他们披上。帆般已经完全沉没,剩下桅杆顶露出水面,似在叙说着这里刚发生的一切。

惊魄未定的老汉这时都嗫嚅地的提出个不好意思的要求来。他想让桂爹借船给他,去捡拾那些飘走的还浮在水面的东西。看样子,他很想让桂爹和他一起去,但没有说出口来。

桂爹爽朗地笑出声来:“才捡回条命,现在就舍不得那些东西了!放心,一会发出消息,会飘的东西明天都会有人送回来。水底的东西它们自己又不会跑掉。”老汉将信将疑,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桂爹将这一家子接回家中。全部换上干净的旧衣服。此时堂屋的火堆已经燃起。虽己清明,寒气还是蛮重的。得先用草火子吹除寒气,然后再慢慢烤火聊天不迟。

又给几个大人各倒上一杯酒定惊。孩子就喝完姜茶。现在知道了老汉果然是常德人。他将醴陵瓷器经兰溪送到益阳七里桥卖,回程将不好销的货品捎回去。不想却遇到这场风暴。装的货虽不多,但是很重。

桂爹安慰道:“好在是瓷器,飘不走,也泡不坏。”他也没忘了打趣一句:“只是那砸坏的篷拱子得花功夫维修。”老汉不善言辞,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贵点还想问他,大风大浪中满帆满舵转向的事,荆没有问出口。

老汉对这事也是耿耿于怀。毕竟在湖里走这么多年,就这样失守,总得有个说法。他说:“当时风起得急,也想到应该是龙卷风。就想不落帆,保持满帆先冲过去。可突然间发现右边涌起的水墙在向帆船靠过来,不立即迎浪必定会翻船。当然,右舵还是打得太急了些。”这是一个说得通的解释。即使船翻了,能清晰知道船是怎么翻的。特别是,不选择导致翻船的操作,翻船将成为必然;选择了,机会还在;避免不了,自己尽了板最大的努力。“能做到这一切,已经无负于洞庭湖老艄公的称号了。”桂爹再次衷心地安慰了老汉一回。

桂爹让孩子们在第二天上学时传出口信:昨天在黄狮矶有帆船翻了,有捡拾到相关物品的,方便的时候劳烦送过来;没时间就来一个口信。没两天,船舱板、木桶、面盆、跳板、船桨、桨桩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就送回来一大堆。有好些经老汉辨认,说并不是他船上的。当然,也丢失了几件,那说不定还留在船上呢。

所有浮水的物件都飘到竹前山、菱角汊一带。捡到物品的人,家里也在湖里讨生活的,一般会亲自送来,并上家里来聊聊天。不在湖里讨生活的,就一般是让别人捎过来。但不管是怎么收集回来的,桂爹都会交代孩子们,用纸笔记下来。到年底鸭子打得多的时候,他会分送些猎物去感谢人家。因为,用纸笔记录的远不止这一项。谁家夏天送了青菜、秋天送来了瓜果,入冬又拿来了鸡蛋。谁家在暴雨天留上学的孩子吃饭住宿了,谁家又派人去帮忙找人送货了等等。所以,每年都要去湖里寻不少的猎物,并且是远远也不够分配。

几天后,风暴彻底过去。桂爹从单位借了两条大船。一大群知青自告奋勇,一起来到沉船的位置。桂爹给了他们一个练习潜水的好机会。他自己先下水,将帆索和船缆清理一番。粗船缆从水面垂到水下,两头固定牢。再逐个带知青下水,将船里的瓷器摞放到竹筐里吊起来。风暴一停,湖水清澈见底,知青腰缠重物顺着船上的缆绳潜下去。但大多都到不了七、八米深的水底就要浮起来。也还是有几位可以去帮助桂爹装筐。

随着吊起的瓷器越来越多,露出水面的那一小半截桅杆顶竟然晃动起来。“大家抓紧干啊。”桂爹一声招呼,小伙子们更卖力了。货物基本清空的时候,帆船就完整地浮出了水面,只是仍然侧翻着。在水底的时间不长,又差不多是向着上面,船舱里泥沙都没进去多少。

桂爹指挥众人拆下桅杆、扳正船身、清除积水。又把吊起来的货物捣腾回去。不到一天时间,竟然把一条沉船连船带货驶回了二分场场部。

如果不是船篷上的那一个豁口,谁会相信这是几天前遇龙转风沉掉的那艘帆船呢?

老汉将前几天收集回来的散失物品逐一装上船去,又将瓷器中最好的碗、碟、盆、勺捡出一大堆要送给桂爹家。桂爹哪里肯收,那不成了趁火打劫了吗?老汉想送些东西给桂爹,绝对是衷心的。但桂爹不肯要,他就着急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他家老太想帮口,他又不让。推来推去,老汉突然双膝一弯就要跪下去。“这哪里使得!”桂爹眼疾手快,伸手一把扶住。

再推脱下去也不是办法。桂爹挑捆成一摞的普通饭碗取了件,并连声多谢老汉。还跟人家说:“我们这算是老朋友了,下次送货路过一定进来坐坐。至于其他的东西,就坚决不收。

桂嫂子成那一摞小青花饭碗中挑出一个,藏在衣柜里。她并没想过要纪念什么,但她知道,那是丈夫又一次与大自然的生死相博。

龙吊水在湖区多见不怪,一是因为水面广阔,再是因为视野开阔,春、夏、秋三季都会发生。渔谚有“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这里的三、九月指的是农历。

三月三是上巳节。俗话说“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天正是荠菜味道最鲜美的时候,营养价值也非常高。而之所以将荠菜夸张的比喻为“仙丹”,是因为据流传在上古时期,乡民们在三月三前后总是头疼,神农氏便采摘了些荠菜和鸡蛋煮着让乡民们吃,没想到吃过后头竟然不痛了。

现在上巳节、寒食节都并到清明节里去了。渔民们却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那一天桂嫂子会给孩子们做地菜子煮鸡蛋吃,吃了这个鸡蛋,孩子们就能无灾无病一滚一年了。

九月九是重阳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里的那个节日。当然,你如果一定要说那是中秋也没有问题。

谚语的意思是:那个节气、节令往往有大风天气。大风天气就易形成龙卷风。现在人们都知道,龙卷风是强对流天气造成的。但我更喜欢关于龙吊水的传说。那多美多有想象空间啊!特别是龙吊水过后,在你面前突然从天上掉下一大遍各种各样的鱼来,你难道就不会觉得那是龙王爷送给你这位“好人”的吗?俗!再如果是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呢?

周文王也相信龙吊水吧?他演《周易》的时候,就有“潜龙在渊”、“飞龙在天”的爻词。信一信又有何妨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