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梁夫子也笑的不停。
十一岁的府案首纪元,确实有些意思。
梁夫子听他们还在说回家如何跟夫子博士们说此次的喜事,惊讶道:“哎?你们不知道吗?”
众人看向他。
梁夫子继续道:“其他秀才或许要回家,或者回你们县学读书,但府案首不同。”
“只要最后一关院试不出大问题,他是要留在府学的。”
留在府学?!
一直未说话的李勋一个劲点头,不然他怎么那般高兴:“府试里拿了甲等的成绩,基本是板上钉钉的廪生秀才啊!”
“纪元接下来,要跟我一起在府学读书!”
终于可以跟纪元做同窗了!
蔡丰岚,李锦等人:???
不行啊!
卷王走了,谁卷他们啊?!
“本院校士以来,如童生为府录领案,失必查补,所以全府官体面,若第二便可置不问。”
回到酒楼后,李勋,郭夫子等人开口道。
这话的意思是,从建孟府的府学建立之后到现在。
府试录取的领案,就是案首,必然会被院试录取。
如果不录取的话,甚至要把府案首补录进来,这也才能成全府试全体官员的体面。
当然,你要是第二的话,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虽说只差一名,但府案首就是不一样。
可以说后面的院试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不仅如此。
作为府案首,必然还会被府学录取。
跟上面说的同理,若不是不被府学录取,同样会被询问,否则府学的脸面往哪里搁。
人人都知道,县有县学,州有州学,府有府学。
大多数人都想去更好的学校,一般人来说,府学必大于州学,更大于县学。
正荣县的县学确实属于例外。
但两者真对比起来,府学的夫子博士还是远超正荣县县学的。
单看里面学生质量就知道了。
里面所有学生都是有功名的,李勋他们可都是秀才。
能教导这些秀才们的夫子博士,要么是学问深厚,专心苦读的老秀才,但大多还是举人。
府学里十几个举人夫子不说,骑射,音乐,律法等等科目都有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