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牙行门口!
赵元吩咐老管家,将七十个买回来的家仆,分成了七个队伍。
分别跟在四辆牛车和三辆马车的后面。
在二狗和重新找回来的冬子富贵大山三人护送下,分批朝着城门外赶去。
这样做也是为了低调,尽量不在城内引起人们注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这次除了买来这么多人口,其中六个板车上,还堆满了粮食和作坊生意需要的各种物资,一起走的目标过于招摇。
此刻赵元正和两丫鬟坐在一辆带有车厢的马车上。
这是牙行黄掌柜送的顺水人情,美其名曰,带有车厢的马车更符合赵元的身份。
赵元自然没有推辞,毕竟黄掌柜这次从他手里也赚了不少。
但就算这样低调行事。
车马队伍在城门外汇合的阵仗,还是引起了守城衙役和不少晚归的百姓注意。
“咦!那不是赵元少爷吗?怎地带了那么多人?”
“差爷不知道吗?今天在牙行,小老儿碰巧看见赵元少爷去买家奴……!”
“买家奴?老天爷爷,干什么需要买这么多家奴?”
“那就不清楚了,听说赵元少爷本来只想买几个的,可去了牙行见到以前被卖掉的家仆受罪,又见不少孩子女人像牲口一样关在小屋子里,当场恻隐之心大动,直接把那黄掌柜家的所有奴籍人口全部买走了。”
“好人,好人啊!怪不得能被县尊大人瞧上眼,果然也是个善良有本事的……!”
人们议论纷纷,言辞间尽是惊叹和好奇。
买走这些奴籍人口,至少也得要数百两银子!
虽然不明白赵家怎么就有钱了,甚至怀疑赵元如何养活得了那么多人。
但此举也算间接给了那些苦命人一条活路,让人不得不敬佩。
“天黑前必须到家,出发!”
嘈杂的议论声中,赵元不敢耽误,当即催促会合的车队人马动身。
虽是太平年代,但县城距离村子也有三四十里路要赶。
牛车速度本来就慢,加上还载满了货物,晚上行走终究是不放心。
同一时间,赵家村村口的老槐树下。
吃过饭的一些村民,像往常一样聊着田间地头的闲话。
村长老李头儿和几个年长者,也蹲在树下的乱石堆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四周还有不少孩子,正不知疲倦地你追我赶,疯跑打闹着。
而在老槐树前面不远的岔路口,还有一群人正神情焦急地站在那里。
“他二叔,这都天黑了,少爷他们怎地还不见回来?”
“是啊!难道那立户文书没有办妥?若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