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唐太宗墓 > 第27部分(第2页)

第27部分(第2页)

当其独自在立政殿悲伤垂泪之时,菁儿为了释其愁闷,将长孙嘉敏所著的三十卷《女则》呈上,李世民读罢,更加悲恸。

这日他召来长孙无忌、温彦博、王?、阎立德、袁天纲、李淳风等人,商议入葬皇后的事。

阎立德奏道:“臣奉皇上旨意,与李淳风、袁天纲一起选取陵园位置。

我们三人那日到了醴泉县境内,见到一山高有三百六十丈,名为九萯山,觉得依此山为陵最好。”

袁天纲插话道:“臣等一起测算陵园方位,觉得京城西北方最佳。

臣等还有一层考虑,高祖归葬在献陵,则陛下之陵园不能离得太远。

我们依此踏勘,见九萯山南为峭壁,北为陡岩,形如一卧龙昂首向天。

此山天造地设,正是为陛下及皇后所备。”

李世民问道:“阎卿,你准备如何建造此陵。”

阎立德答道:“臣想既然因山为陵,须使陵墓固同山岳,浑为一体。

臣想在山南搭建栈道,至山腰处建立宫门,然后开始建墓道,深入七十五丈建造玄宫。

待玄宫造成奉安之后,以铁浆灌注石条之间,封闭墓道,再拆除栈道等物,这样,玄宫门下面悬绝百仞,上面飞鸟难落,真正与山成为一体。”

历代君王陵墓建造时的一个难题,就是怕贼人来盗。

阎立德这样来设计,其实让山体包下了地宫,让贼人无从下手。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不可。

若依你的设计建造,恐怕至少数年才成。

皇后临终,提请朕为其薄葬。

说要因山而葬,无须起坟,不用棺椁,所需器物皆用木瓦。

好吧,朕同意因九萯山为陵,然不用这么大规模,凿一穴能容一棺即可,穴内不藏人马、金玉、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

阎卿,若这样来做,需要多长时间能成?”

阎立本默默地算了一下,答道:“陛下,若按此等规模建造,可使数百名工匠前往,不出一月即成。”

“好吧,就依此议,由阎卿领人前去,即时开工。

此陵建造简陋,须使天下之人皆知皇后虽死犹不忘俭朴,可名为昭陵,以示彰显之意。”

李世民又对温彦博道:“温卿,你可拟旨一道。

今后有谋臣武将、明德异材及密戚懿臣等建功立业者,其身薨之日,所司要立即奏闻,朕即在昭陵周围赐以墓地,准其陪葬。”

温彦博躬身领旨,又奏道:“陛下,臣想已故勋臣,在世时追随皇上左右。

若皇上准许,是否容他们迁坟过来?”

“照准。”

是时,像杜如晦、秦叔宝、长孙顺德等人已逝,李世民准其陪葬昭陵,对其后人实为无上之荣耀。

从此开始,陪葬昭陵成为勋臣密戚归葬的必选。

昭陵居高临下,陪葬墓分布在两侧,渐渐形成一座恢弘的陵园。

昭陵建造之初,李世民确实按照长孙嘉敏的临终嘱托,俭约薄葬。

然昭陵从此时开始,一直不停修建,按照阎立德的当初设计,在山腹内建造了阔大的地宫,十余年乃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