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度面色不动,提步转去了一旁的乙字号雅间。
在推开雅间屋门的瞬间,他微凉的语声随风传了过来:&ldo;守好门。&rdo;
阿臻倒被他说得一怔,愣了一会方躬身应道:&ldo;是,主公。&rdo;
那一刻,她低垂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疑惑。
李玄度素来少言,能说一个字他绝不会说两个字,今日却不知为何,居然将同一件事吩咐了两遍。
委实少见。
直到李玄度的身影消失在门内,阿臻的面上还留有一丝讶然。
发生在门外的这场小插曲,身处小隔间里的秦素自是一无所知的。
她换衫的动作很快,没多久便收拾整齐,换上了一身庶族小僮的服饰。
待她出来时,雅间里已经没了人,她却也不急,坐在案边略等了等,便等来了李玄度在门外的问话:&ldo;好了么?&rdo;
&ldo;好了。&rdo;秦素应了一声,上前拉开了门,却见李玄度已然换了副打扮,一身淄衣,漆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手里拿着一顶玄纱帷帽。
往常见他穿着淄衣,秦素总要不免要讽他几句,不过今日的她显然没这个心思,只看了一眼便问:&ldo;这便走?&rdo;
李玄度&ldo;唔&rdo;了一声,道:&ldo;送你回去,边走边说。&rdo;
秦素点了点头,一直侍立在侧的阿臻便走上前来,奉上了一顶灰纱帷帽,躬身道:&ldo;小郎请收好。&rdo;
秦素探手接过,眸子里有了一丝欣然。
旁的不说,李玄度倒是挺心细的,一应用物备得齐全,这顶帷帽便比方才的那顶粗陋,很符合她此刻的庶族打扮。
垂眸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物,秦素知道,她这一回怕是要扮作李玄度的小厮了。
此时,见李玄度当先往前行去,秦素也不需旁人提醒,很自觉地便落后了李玄度两步,随在他身后下了楼。
此番他们并没从角门离开,而是走的正门。
经过茶馆大堂的时候,秦素发现,今日的客人倒是比往常多了不少,显得颇为热闹。其中有几桌人正在聊天,那聊天声大得都传进了她的耳朵。
&ldo;……那福李果儿我是没福气吃了,不过那家人的好事儿我却是亲眼所见,东陵先生真真是说得太准了。&rdo;说这话的是个长得白胖的中年人,看着像是个商户。
他语声未落,另一个面容消瘦的老叟便接口道,&ldo;正是此事,正是此事啊。&rdo;他的语气充满了羡慕:&ldo;谁能想到,先是一胎三子的大吉之兆,如今那家的幼子居然秋试时高中了秀才,果然应了微之曰上说的,待李子熟了,便有好事发生。这如今岂止是好事,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喜事啊!&rdo;
又有一个矮壮墩实的汉子满脸艳羡,摇头晃脑地道:&ldo;确实难得,确实难得啊!我们大陈虽然不禁止商户入仕,可是商家子考出功名的,却是少之又少。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没有族学愿意接纳,又没个师长肯来教导,光靠自己在家里苦读,能读出名堂来,不易哇,不易哇。&rdo;他摇着头,一脸的感慨。
&ldo;唉,谁说不是呢。&rdo;又有一老叟加入了进来,他似是与那户人家颇熟,说话时,那张满是皱纹的苍老面容上,漾着一丝与有荣焉,&ldo;不瞒诸位说,我与那家乃是邻居,老叟我也算看着那小郎长大的,打他很小之时我便瞧出来了,此子往后必定不凡,如今他果然有出息,这也算是给我们商户长脸的大事。要我说,我们就该凑个份子,给他家小郎好生庆贺一番才对……&rdo;
众人闻言皆是哄然叫好,一时间大堂的气氛便越发热闹起来。
这说话声自是也传到了李玄度的耳边,他脚步一顿,微微侧首,看了秦素一眼。
虽然有帷帽遮着,他此刻的神情秦素也能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