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汉朝四百余年作者简介 > 第肆部 纸醉金迷 第22章 王莽篡汉114(第2页)

第肆部 纸醉金迷 第22章 王莽篡汉114(第2页)

王莽则大加利用,献符命的人,皆得丰厚赏赐,有名哀章之人。

更献上金匮策书至汉高祖庙,大意言王莽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衔,次日王莽则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新“,王莽年五十四岁。

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王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为,动引经义,对周礼等三代政治为理想,变法大肆改革,号为新政,却是复古;

首定国家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属,五均赊贷,六筦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

下至人民养生嫁娶,官室封国、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皆依周礼,一系列改革,充满理想;

但是百姓未受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骤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

“王田”、“私属”,影响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加上刘姓宗室失去权位,自然引起不满和抵制。

王莽看不起边疆诸国,野蛮无文明,削王为侯,致使边疆乱起,不得平息。

王莽篡汉自立为皇帝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先后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着手进行改制,这在历史上叫做“王莽改制”。

这些改革,有些措施触到了当时社会重大问题,但并没有起到维护王莽政权的作用,相反,改制或多或少触及了大地主商人的利益,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制度本身的弊病,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因此很快导致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天凤四年,全国发生蝗、旱灾,饥荒四起。

王莽叫百姓煮草根代粮充饥,无效。

饥民暴乱,赤眉、绿林军相继揭竿而起。

在公元23年,绿林军一支劲旅起事军攻入长安,商人杜吴杀了王莽,校尉公宾斩掉王莽的头颅,悬挂在城市之中。

王莽篡汉其实是顺应历史要求的,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

这种思潮为王莽篡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

但是,王莽篡汉以后的改革思想和谋求私利的野心常常结合在一起,使改革的内容十分混乱,其结果是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终于导致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王莽的新王朝被推翻。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父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

在王莽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

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

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

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

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

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公元前22年,王莽24岁入中枢开始做官,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叔父王商上书汉成帝,愿把自己封邑的一部分分给王莽。

朝中名望大臣,也上表推荐王莽,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

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

汉成帝建始十一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

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

永始元年即王莽30岁时,被封为新都侯(今河南新野),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

而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

汉成帝(刘骜)之世,王氏为侯者九人,为大司马者五人。

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

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