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日月无人燃而自明 > 第一百零四章 新军104(第2页)

第一百零四章 新军104(第2页)

孙承宗叫住了一队士兵,那队士兵在王战的点头示意下,站到了孙承宗面前。

孙承宗拿过火铳,大手抚过竹节钢鞭一般的枪身,一分一寸的仔细观看,将折页式侧开枪栓拨开,向里面仔细看了看,要过一枚子铳推进枪膛,向右拨回枪栓,枪膛封闭的严丝合缝,将铳托抵肩,歪头瞄了瞄准星照门。连续看了几支,再次赞叹不已:

“这铳是圣上的巧思?”

“是朕设计的。”

“设计?圣上对此铳的设计可谓巧夺天工,既有弗朗机炮装填之迅速快捷,又无弗朗机泄气伤人、不能及远之弊。厚实的铳膛与铳身铁竹节足称坚固,又有如此精良之做工,观方才打靶,威力远胜国朝以前的任何火铳,兼之子铳装填迅速,以之装备大军,战阵之上击发不绝、铳弹如雨,必定百战百胜。”

王战微微一笑说道:“老师只说对了一半,此铳装备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大军,可百战百胜;若是装备了上官克扣军饷、士兵军纪涣散的大军,不过是给东奴送礼罢了。”

孙承宗略微一想,还是有些不死心,“圣上不打算将此铳发放前线?”

“老师,朕在话本中看到过一句话,‘有些人纵使神刀在手,也成不了刀中之神’,朕还看过一位教谕写的书,书中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刀矛器械。刀矛器械精良但却心气低落、钢多气少的军伍,一定打不过器械差一些但却心气高昂、钢少气多的军队’,朕深以为然。想想抚顺、铁岭、沈阳、辽阳,我大曌有火铳大炮,东奴有什么?现在这些城池,这些城池中的火铳大炮,乃至于会造铳造炮的匠人都成了东奴的,老师以为如何?”

孙承宗闻言愕然半晌,不禁一声叹息。这些惨败,这些惨败背后的事由他又如何不知道?再好的火铳,到了缺衣少食的士卒、贪生怕死的将官手里,比烧火棍又能强上几分?

“所以,没经过朕亲手整顿训练的军队,不能装备此铳,此铳决不能落入东奴手里。只有知晓华夏民族大义,知晓华夷之辩,知晓为何而战的华夏干城、汉家栋梁才能持有此铳。”看着有些失落的老师,王战态度坚决。

那队被叫住的新军听得皇帝对孙承宗说‘华夏干城、汉家栋梁才能持有此铳’,内心愈发自豪,目光愈发明亮,在训练中被晒得黑红的面庞愈发坚毅。

“老臣明白了。老臣听这军歌既有严明的军纪,又饱含爱民如子之意,是圣上做的这首歌吗?只是这曲调有些俚俗。”孙承宗对这朗朗上口的军歌有些好奇。

“是朕从那位教谕写的书上看来的,朕略作改动,增加了一点内容。至于曲调,目的就是要军士容易上口,所以没用那些雅乐。”王战说道。

“哦?不知这位教谕。。。。。。。”

“老师不必想了,朕也只是机缘巧合读到了那位老人家的书,也并未见到其人。”王战边说边带着孙承宗走向中军大堂。“老师且在这里稍作歇息,与朕一同等着魏忠贤的内操军。”

“圣上,不知圣上需老臣如何做?老臣以为。。。。。。”见皇帝不再说那位毛教谕,孙承宗也就不再多问,而是说起了自己。

孙承宗已经彻底拿定主意,要全力协助皇帝,有些迫不及待了,只是对某些事还有些疑虑,有点欲言又止。

“内操军不需老师操心。老师这几天先看看朕的这几部书,尽快帮朕斧正,朕要尽快将这几部书普及开来。”王战吩咐侍卫拿来了《步军操典》、《参谋大略》、《华夏先贤志》、《华夏英雄谱》,“待李邦华、刘宗周他们来了,老师再与他们多聊聊,李邦华的廉洁风骨与实心任事,朕还是十分欣赏的。不过他是邹元标的弟子,若是某些固执的观念不能改变,那便难以真正于国有益。”

“老臣明白了。不过老臣以为,圣上虽有五千强兵,然今日诸议,似乎还是稍显急了些。”孙承宗总还是觉得天下读书士绅的力量强大无比,皇帝学生太过低估了,还是想提醒劝说一下皇帝。

“刚才老师要说而没说的话,就是觉得朕有些操之过急了吧?其实现在老师看到了朕的新军,心里应该有底了才是。之所以还是担心,其实是担心在天下读书人、官吏士绅太多了。朕告诉老师,朕的人更多,多出千倍不止,不只是新军,所以老师尽可放心。”王战明白孙承宗的习惯思维,毕竟大曌百官与士绅没少让皇帝或朝廷的政策落空,“不过,朕心里确实急,朕的心情真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呀。”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孙承宗嘴里一字一句的念叨着,心里随之掀起了波澜:圣上这是一种多么急于为国任事的心情,这个弟子。。。。。。真是脱胎换骨了啊。

缓步沉吟半晌,想着皇帝并未过多解释的信心,孙承宗不再犹豫,看着手中的四部书,边走边说道:“老臣明白,李邦华他们若是到了,便先由老臣招待。老臣相信,李邦华必能认同陛下所言。”

经过上午的朝会和刚才的谈话,孙承宗完全明白王战的意思:各尽所能,齐心为国,辨明道理之后就要起而行、做实事,不能再空谈道德。

“朕相信老师,也对李邦华有信心,朕相信同道会越来越多。”

简陋的中军大堂门口,有些暗沉的内堂映衬着二人在阳光下的背影,愈发鲜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