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十几人当中有不少缺胳膊少腿的,他们用兵刃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能站立的相互搀扶着,列成一队;目光坚定的看着少主孙策,只要一声令下,他们这些人会义无反顾的进行冲杀,九死不悔!
“禀告将军,应到三千一百人,实到二十七人,请将军示下!”孙吉声音嘶哑。语气坚定的对孙策汇报道。
孙策悬马勒缰,审视了一会自己的部下;三千兵马,一仗下来,仅余二十七人,而且人人带伤,身体完好的不上十人。
何其壮哉!
孙策对这些将士没有婉转言词,没有慷慨悲歌,同样也没有胡乱指责,败就是败了。
“众将士听令!”
一众将士听后,齐口众声的应道:“属下听令!”
他只是简简单单的说道:“弃刃!”
“什么?”
孙吉和一众将士如受雷击,顿时呆立在场,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们想过如何与敌军战斗,想过如何才能让将军冲出包围圈,也想过如何与敌军同归于尽……
就是没想过放弃手中的兵刃!
如今,他们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的一道命令。
这等同于背叛了哪些战死的同袍,这样让他们如何能接受?简直比死还难受。
“将军不可啊!”
“不能弃刃啊!,只要冲出去,将军一定能东山再起!”
“请将军收回成命!”
孙吉和一众将士纷纷拜伏于地,顿首如捣,哽咽的地说道。
他们更希望孙策能收回成命,与他们一同战死沙场,完成自己应负的使命。
孙策何曾不想拼死一战,可看见这些将士,便知道大势已去了。
他愧对这些人和死去的将士,然而他不想再作无谓的挣扎,这些人家中还有妻儿老小,能留则留吧!
有人想骂,就骂他孙策吧!
他淡淡的看着这些跪伏于地的残兵败将,冷漠地说道:“孙吉可愿听命?”
正在跪地祈求的孙吉听言,愣了一下,本不想回话,但在孙策凌厉的目光下,只好支吾的应道:“孙吉听令!”
“善!”孙策接着继续下令道:“弃刃吧!”
“啊……”孙吉顿时脸色胀红,将手中的兵刃紧了紧,始终不愿放下。
孙策见他如此,心中一狠,厉声喝道:“汝不愿听从将令?”
“愿!”
在孙策的积威之下,孙吉无奈的将手中兵刃弃了。
“当!”
兵刃坠地的声音响遏行云,这标志江东势力的正式瓦解。
此时,孙吉的眼中泪如雨下,个中耻辱,难以言表。
孙策不理孙吉如何哭泣,又转头对着余下将士说道:“汝等亦不愿听令乎?”
一将令下,生死相随,何况是孙策之令;纵是万般不肯,他们看到孙吉已经被迫弃刃,也只好将手中的兵刃丢下。
一时间,这些无惧生死的汉子,再也忍不住泪如泉涌。
见部下俱已弃刃,他点了点头,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说道:“大善!不愧为孙某之手足!”
说完,策马巡视了一圈战场。
然后,在战场中间,将手长枪猛掼于地上,提缰立马对着场中众人大声的说道:“想我孙策自幼追随吾父孙坚征战沙场,先父去后,我便在江都谋划大业,再去袁术处讨还吾父旧部,后渡江创业;先是击走刘繇,只是三月吾率众部便取下江东大部,后又驱逐许贡、严白虎等辈!大业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