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郭子仪是元帅吗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淮那样的大将军。

学武的郭子仪生逢其时,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也就是小子仪6岁那年,武则天做出一件令天下习武之人欢呼雀跃的事:开设武举,以武功高低在天下范围内选拔良才。

第五章  初设武举(1)

盛唐之时,虽然兵甲不常兴,但也做不到绝对的安宁,内战外战一直不休。突厥、吐蕃屡屡犯边,跑到大唐疆土内烧杀抢掠一番呼啸而去。如登封两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等造反,给大唐带来混乱。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武则天模仿文举,下诏设武举,选取将才。“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

武举制度一出,一时震惊天下,令天下习武者欢欣鼓舞。这一举措,无疑是把武者和文人同等对待了。无数习武之人对此热泪盈眶,仰天高呼:吾皇万岁,我等也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当然每一项新政策出台,都一定会有许多人的反对。武举制度尤其引起士人的反对:那群不学无术的家伙,大字不识几个,就是力气大了点,也能当将军?

武则天的对策很简单:抗议无效。

有意见的人也想想,有那么多李姓王爷,皇上说杀就杀,不带一些含糊,甚至连亲儿子都不放过。你算哪根葱,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跳出来提意见?再说这武举制度虽然突然拔高了武人的地位,但也不是不尽情理。

于是,武举顺利推行下去,普通人也多了一条走向仕途的道路,普通的学武之人面前多了一扇金光闪闪的门。在唐朝时,普通人想走仕途,非常困难,虽然因武举增加的人数也不多,但终究是条正路不是?

普通百姓从一介白衣到步入官场,有多难呢?

唐朝的官员和百姓的比例是很小的,大约是1:3900,与现在相比差了足足百倍,可见当时官员之少(当然现在的官员数量也确实有点多)。职位少,竞争自然也就厉害。自古以来,有竞争就有不公平,天平总是倾向于制度的制订者,也就是目前制度的得利者,唐朝的官职竞争对老百姓来说尤其不公平。

根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官员的具体选拔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门荫”、“杂色入流”和“科举”。

“门荫”顾名思义,就是靠上辈子的大树荫来乘凉,也就是传统的世袭制度。皇亲,高官子弟可以直接世袭祖辈的爵位,勋位。也是对一心向大唐朝尽忠人员的褒奖,解除其后顾之忧。五品以上高官子孙可以直接以荫入仕。

老子英雄儿好汉,当官的儿子有才干。

“门荫”制度带有明显的封建观念色彩,其中弊病甚多,不过,也不能把这一制度完全以现在的眼光去看。思考一下,也有一定的意义:首先避免了临退官员的贪污腐化,尤其是一个官员感觉职位上不去就要退下来时,是最疯狂的,虽然不能像现在一些官员一样携巨款逃到外国,但也指不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门荫”制度则让官员有了一些顾虑,不能为自己一时的贪欲而影响下一代的一生啊。

由于高官们往往也是子孙多多,“门荫”制度造成了高官子弟成为唐朝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比如郭敬之是身份是四品官,郭子仪就可以直接当正八品的官。按他后来追封的国公官职,甚至其子能直接当正六品上的官。真是有好才干不如有个好老子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初设武举(2)

第二种官员选拔的制度是“杂色入流”,和“门荫”相比,它主要是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孙,通过轮流担任三品以上亲贵的侍从、亲事、帐内、或交纳品子课钱,十年期满后,还得通过面试,面试合格后再授予官职。“杂色入流”是唐朝低级官员乃至中级官员的选拔方法。

最后一种,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科举”了,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就是“ 常贡之科”, 是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

制举是由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皇帝老儿不知哪一天心情舒畅,心血来潮,考一回吧,于是就有一会制举。由于制举的随意性太大,所以并不是科举的主流。

常举分为笔试和面试,和后世的科举制度还有所不同,并没有按秀才、举人、进士一阶阶晋级,而是一次性考试,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

“笔试”分成六类:秀才,进士,明法,明经,明书,明算。这六类是平级的,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

这里此秀才非大家平常所认识的秀才,后来的秀才考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中了也只是一个名号,取得了去考举人的资格。所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即使是名秀才,仍是被当杀猪的老丈人看不起,当他想借点儿钱继续去考举人时,被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私塾),每年赚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

但唐朝的秀才那可了不得,是六类考试中最难的一类。甚至由于秀才太难考,最后都没人报名了,到贞观年后就空有秀才之名,没有这一类考试项目了,由此可见当时考秀才的难度。

这三种方法里面,科举确定的人才成色最足,所以即使是官家子弟,如果有可能,也会先从科举着手。也是这样的人物升官最快。

高官子第可以先参加就是充当弘文馆、崇文馆或国子学、太学的学生。不过这些馆子可不是像现在干部管理学院一类大学,拿个牌子做幌子,交钱就可以混个文凭。当时治学态度还是很严谨的,如果不是那块料干脆就别来(郭敬之就没敢送他儿子郭子仪过来)。

学子学成后通过考试,或出仕,或参加科举。科举及第后,“ 若本荫高者,秀才、明经上第加本荫四阶,已下递降一等。”也就是说,同样是考试,官员子女与普通百姓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先胜在起跑线上。

当然,除了这三种方式外,还有其他的入仕方式,比如举荐(张行成,就是从一介白衣举荐为秀才,并且开始了仕途),比如军人依靠战功策勋等等,不过那都是极其稀少的,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唐朝的选官制度,为官之人的后代当然不用愁,但平民老百姓想步入仕途,图个好前程,只有科举一途。以前的科举只考文人,现在皇帝大手一挥,把习武之人也划拉到圈里去了。并且这武举之路,从唐朝一直断断续续走下去,一直到民国才结束。

(皇帝到底是姓武的,先是把自己的姓氏和周朝的国姓连起来,现在又搞了武举制度。)

第六章 大唐第一悲惨皇帝(1)

在设立武举以前,普通习武之人走向仕途只有一条九死一生的路,就是上战场。如果在战场上有突出的表现,并且长官不幸战死,并且没有合适的长官可以委派,那么恭喜你,有可能当个小官了。可惜当时采用的是府兵制,除非你一直能熬到能受命封为副尉一职,才能算是有品秩的军官,正种可能性可谓千不存一。

唐时还有勋官制度,共分十二个等级,《花木兰》中曾有“策勋十二转,卷卷有爷名”一句,最高的也就是郭敬之的“上柱国”,但一名普通小兵,勋等必不高,战事一歇,仍需回家种地,所以通过战争来当官,危险自不必说,并且基本是行不通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常情况下,从军之人只有做枯骨的份。现在能通过武举,不流血、不亡命就能取得功名,对天下普通习武者为说是天大的福音,也给小子仪提供了日后习武为将的决心和机会。

小子仪9岁那年(公元705年),武则天这位一生令人褒贬不一的女皇去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