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中国问题儿童有多少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其实和孩子交朋友的方法很多,原则上说,做家长的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平等地对待孩子,不摆家长的谱,不居高临下和孩子说话;二是经常关心孩子的冷暖,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让孩子生活上感到温暖。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关心不能过头,过头了,孩子反会认为是一种束缚,会产生反感;三是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情绪低落时,要想办法了解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但在问孩子时,千万不要以审问的方式,这样孩子是不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给你的;四是家长以孩子的身份,用一种孩子的热情经常参加孩子的活动,让孩子觉得你和他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慢慢就会把你当朋友看待;五是和孩子交流时要以诚相待,要守信用、讲心里话,让孩子认为你是信任他的,也是值得他信任的;信任是相互的,家长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信任也交给家长;六是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的过错,无论哪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即使是成年人也没有哪个会是完人。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应一味指责,更不应动辄就粗暴地体罚,要用诚恳耐心的态度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找到错误根源,让孩子慢慢明白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

除以上基本原则,和孩子交朋友还是个艺术性很强并需要十分细心的事,做得不好就会事与愿违。如家住十堰的华新志,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其父母经商,家里很有钱,平时要什么有什么,但新志却一点也不快乐。原来爹妈平时总忙着赚钱,对他关心得很少,甚至从没到学校去接送过他。好几次爸爸答应带他去公园玩,结果却一次也没去,后来妈妈说放暑假带他去海南岛旅游,因生意忙又没去成。新志在伤心和生气的同时,对父母再也不信任了,他不但开始经常上网打游戏,还把家里的钱偷出去请同学下酒馆、上舞厅,小小年纪竟染了一头红发。

老师认为华新志的问题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不仅会毁了他自己,还会带坏其他孩子,就多次找到新志的父母,要他们注意孩子的动向,配合老师把孩子往正路上引。看到老师严肃的神情和儿子那一头红发,新志的父亲连声抱怨儿子不懂事,和儿子沟通不了。谁知儿子更气愤,大声嚷:“就不和你们沟通,你们从来说话不算话,从来就不关心我,我就是要学坏来报复你们!”新志的话让老师和父母都分外震惊,更让人震惊的是新志的父亲,竟当着老师的面,出手狠狠甩了儿子两个嘴巴。

老师急忙劝阻,但同时也想,这样的父母怎么能和孩子成为朋友?

还有对夫妻,可以说一心扑在孩子的教育上,总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成龙成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们风雨无阻,天天到学校接送女儿,直到上高中,平时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全都最大限度满足女儿的愿望,用他们的话说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但另一方面,女儿有了过错,他们也绝不放过,除了极为严厉的批评,有时还进行体罚。他们认为严和爱都是为女儿好,为了让女儿成才。

“我们活着,一切都是为了女儿!”他们常说。可随着女儿慢慢长大,却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把父母的说教和关心当回事,女儿和同学们在一块常常又说又笑,对他们却是一脸寒霜,甚至像仇人,这让他们十分寒心。

“我们总想和女儿交朋友,为了她我们心都可以扒出来,可她一点良心也没有,对我们连外人都不如!”这对夫妻迷惘地说。

但这对夫妻知不知道,过度的爱和过度的严,对女儿都只是一种束缚,女儿怎么会把他们当朋友呢?

和前面两对夫妻不同的是,下面这两个家庭的教子方法就既亲切又有效。有一个父亲尽管平时工作非常忙,但和儿子的关系却十分融洽。虽然他也十分关心儿子的生活与学习,但绝不简单粗暴地干涉,而且从不失信于儿子。此外,为了消除父子间很容易产生的代沟,他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即父子间打消辈分之分,常常没大没小地互喊对方的绰号,孩子把老爸叫“大傻”,父亲则喊儿子为“小傻”。不明白的人见他们这样叫,惊异万分,可这位老爸说我们这叫昵称,是一种沟通方法。做父母的只有真正和孩子消除了辈分之间的界线,才可无拘无束地相互交流。很多人羡慕他和儿子的关系,其实,他们只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增进相互信任,目的是让孩子能更好地接受家长的教育。

还有位父亲,在女儿上初中时就决心培养女儿成为一名研究生。他反复引导女儿树立远大抱负,生活上给她以周密关照,思想上尽可能为孩子排忧解难。好学的女儿有时偶尔考试成绩不太好,他不是像一般家长那样指责,反而对女儿悉心安慰,给女儿做好吃的,鼓励她改进学习方法,下次考出好成绩。女儿认为爸爸不仅可亲而且可信,和父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女儿努力拼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电子科技大学,四年后又顺利地考上了该校的研究生。

爱孩子更要了解孩子(2)

和孩子交朋友,就要和孩子交心,你真心待孩子、信任孩子,孩子才可能信任你。此外,方法也很重要,家教是门艺术,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学这门艺术,孩子就会成为你的朋友,就会成为你塑造的得意的艺术品。简单化的教育,是教不了他们的。

其实你并不知道孩子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是每个孩子都绕不开的问题,其表现在方方面面,家长和老师只要经常和孩子接触,就会发现很多让你感慨不已而又不容忽视的事情。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被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是一个“乖乖女”的初三女生的文章《培优班里的苦恼》:

学校精心筹备的培优班终于开课了。

所谓培优,就是把各班学习好的学生,在双休日和晚自习时聚集到同一间教室,请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另外给我们讲课,也就是“开小灶”。进了培优班,就意味着成了“特保儿”,有更多的课要上、更多的作业等着去做。本来初三的课程就够紧了,作业也够多了,朝六晚九,让人疲惫不堪,这下就更别想好好休息了。

但有什么办法,为了家长的心愿,为了老师的苦心,为了将来能考上一所向往的重点高中,算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吧。

星期天一大早,我带着课本、文具,来到培优班教室,嗬,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很多都是我所熟悉的同学,个个都成绩优异,用老师的话来说,这些都是整个年级的精英。和这么多强手在一起学习、听课、竞争是更激烈了!我越看越觉得可怕。瞧瞧教室里的同学,似乎有不少和我一样有种焦虑感。

不一会儿,校长、主任、老师全进了教室。先是校长讲话,给我们分析当前的形势,又说明了我们来培优班的目的与重要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我们自己努力。接下来是年级主任讲话、带课老师讲话,总之,只要是老师,讲的话都大同小异,听得我耳朵都有些麻木了。真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总是说些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大道理呢?难道我们真的听不懂和记不住吗?大概他们认为这些话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吧!

校领导走了,下面该是老师给我们培优了。我可是第一次听孙老师讲物理课,他讲得很快,不过还算深入浅出,能听得懂,我听得也十分用心。接下来是王老师讲数学课,一讲又是两节,到底都是培优班的老师,课讲得都很棒。我在庆幸有这样的好老师辅导我们,成绩一定会更快提高时,却又苦于他们布置下的那一大堆让人傻眼的作业。

好不容易放学了,我像飞出笼的小鸟般和同学们奔出了教室。外面的空气真新鲜,我们大口大口地进行着深呼吸,心情好多了。刚才里面紧张的气氛差点让我们窒息,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了。可不知谁说了一句:我的妈呀,那一大堆作业!刚有的一点好心情又一下子飘到九霄云外。我好想拥有一点儿自己的时间,来支配自己的活动。可是,最起码从现在到中考前,这个愿望是太不可能实现了!唉,什么培优班?简直就是一个“地狱班”!老师和家长只知道让我们学呀学,就差没把我们变成一个学习的机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