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年年有余的鱼是哪个鱼 > 第七章 余欢四论双向选择(第1页)

第七章 余欢四论双向选择(第1页)

钱余想起当年研究生复试,他提前了十几天到校,对有意向的导师挨个进行了了解——钱余对“胚胎发育”感兴趣,于是他将学院研究动植物发育的实验室,都一一罗列出来,再细看其研究内容及文章,仔细筛选。

虽说之前在网上能够查到导师的大致信息——包括其研究方向、在研课题、已发表文章、教育及科研经历等等,但导师的为人如何,课题组科研条件如何,师兄师姐们是否容易相处……如此种种,都需要钱余亲自前往实验室,“身体力行”,“身临其境”,才能知晓内情。

复试前与导师见面,并非只是老师们了解学生的过程,更是考生挑选导师的必经途径——可谓一场“双向选择”。但由于双方事先曾通过邮件交流,背景、简历等皆已知悉,故如今面对面交谈,也不足半个小时,寥寥数语,又如何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呢?

寻找实验室里的师兄师姐,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钱余大胆开口询问、求“指教”,又“旁敲侧击”,可得到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

一开始,有的师兄师姐不愿多言,只顾闷头做实验。钱余自知打扰对方,就往休息区另寻人“解惑”。多数学生还是会友好地回答,但大部分人都言语隐晦含蓄,听上去像是极为公正的“套话”,对钱余而言,帮助不大:

“我们实验室……算是,还过得去吧。”

“我们‘老板’,人还行啊……”

但也有少数人,能够直言不讳。更有甚者,直接告知钱余,让他不要考虑自己所在的实验室:

“我们实验室没啥钱,发不了多好的文章。”

“我们‘老板’人不好,你可千万别来……”

不过有的导师也大方,直接让自己低年级的学生,带着钱余去食堂进餐,并报销餐费,顺便为自己“刷刷印象分”:

“我们实验室相对自由吧,‘老板’不会强迫你每天必须几点到,平时做实验需要的试剂啥的,他也不会为了省钱就不买……至于‘老板’本人呢……有点闷,但是要求严,生起气来还真是挺凶的……”

这吃一顿饭的功夫,确实能打听不少。可研一的学生入学尚不足一年,接触得更多的不过是“如何做实验”——而导师的科研想法、对课题的把控能力、与学生的实际关系等等,恐怕只有高年级学生所说的话,才更具有“权威性”。

“记得那天吃完了那顿饭,我又去了另外一个实验室,顺带问了问这些‘外人’对前一个实验室的看法。”钱余回忆道,“结果一位师兄说的话,直接就让我对那位大方的导师‘望而却步’了。”

“你要是想去他们那儿可要认真考虑好。我同寝室的师兄就是他们实验室的,本来去年就该硕士毕业了,听说因为发文章的事情,和他‘老板’吵了一架,具体也不清楚是因为什么。结果他这学期就和我们研一的新生成了室友,到现在都没能申请毕业答辩……”

班长皱了皱眉:“听你这么说,考生只能从‘侧面’去打听……”他稍加停顿,“而且每个人对于‘好’与‘不好’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要如何判断、如何做决定呢?”

“而且啊,还要考虑你和导师能不能处得来。”凌寻东忍不住插了句嘴。

钱余无奈苦笑:“我记得我去见那些导师的时候,还有人问我是什么血型和星座的。”

有老同学笑了:“哈哈!跟我们公司HR问的一样嘛!”

不过,明确了星座和血型,两人就一定合得来么?

“那你们这……”班长又感叹道,“不就像是在开盲盒?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么?”

办法当然有——可以让每一位新生,在学院各个实验室之间轮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科研团队,称之为“Rotation”。

与此法最为接近的,就是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于各重点科室做轮转。通常几个月轮换一次,便于医学生积累临床经验,同时寻找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科室,顺利成为一名专科医师。

实验室轮转也大致如此。

“国内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所,早就开始实行这个制度了——在一年的时间内,让研一新生先去感兴趣的实验室做实验,如果学生和导师双方都满意,就可以定下来,直接开展后续实验。如果有一方不满意,譬如新生最终对研究方向不感兴趣,或者导师无意招收该生,则该学生便继续进行轮转,直至找到合适的实验室为止。”

如此,才是名副其实的“双向选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