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信女,祈福之家,纷至沓来。
寺中高僧在大会上说法劝善,语调抑扬顿挫,极为动听感人。寺院诸塔,供养着种种鲜花,燃着红烛檀香。舍利弗塔院内,更是花香四溢,烛光通亮,远远看去,黄灿灿的一片。
当法显和道整来到院内时,已有不少人在此礼拜供养。
待法显和道整如仪礼拜供养后,退立院内一个角落,见到一个专门管理舍利弗塔院的僧人也站在那里,由于法显和道整在寺里已住了一段时间,双方面熟,便点头合掌,互致礼问。
那僧人眼睛看着闪动的烛火,嘴里说道:“两位客僧可在晚上来此观塔,景色极佳。上有一轮皓月,下有一片烛光,上下辉映,通夜不绝。”
“噢,如此良宵美景,晚上我们真的要来看一看了。不知别的塔院都像这里吗?”道整似乎很有兴趣。
“别的塔院现在点着灯,但一到晚上便全熄了火,唯独此处通夜燃烛。”那僧人答道。
法显说道:“舍利弗寺塔院甚多。”
那僧人接口道:“有舍利弗塔、目键连塔、阿难塔,佛有十大弟子,这里有三;有阿毗达磨塔、毗奈耶塔、修多罗塔,此为论、律、经三藏塔;又有罗睺罗塔,此塔为供养佛陀出家前之子而造;此外还有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和观世音的塔。”
僧人一口气报出这么多塔名,引起了法显的好奇心。
法显问道:“为何寺院里建了这许多塔?老僧常见寺里僧供养的寺塔各有不同,不知有什么讲究?”
“塔并非因寺院而建,而是寺院因塔而起。这里本无寺院,只有家塔,后为供养方便,造起了许多僧房而成寺院。”
僧人话未说完,道整已恍然有所悟,“是了,是了,我们朝拜过的佛塔寺院,塔总是居寺院中心,若不是先有塔后有寺院,则塔尽可在寺院的前后或左右。”
僧人继续回答法显提出的问题:“舍利弗寺僧案数千,既有比丘,也有比丘尼;既有学小乘的,也有学大乘的。”
“比丘尼多供养阿难塔,因为阿难向佛陀请求,让女人也能出家;沙弥多供养罗睺罗塔,因为罗睺罗十五岁出家为沙弥,此为沙弥之由来。”
“学论的供养阿毘达磨塔,学律的供养毘奈耶塔,学经的供养修多罗塔。一般僧众多供养舍利弗塔和目键连塔,学大乘的总是供养般若波罗蜜塔、文殊师利和观世音二菩萨塔。”
“原来如此。“法显这才明白其中缘由,这种定向供养的习惯,与法显经过的各个国家中的寺院很不相同,法显不由地又问道:“不过老僧不知,摩头罗国所有的寺院是否都是如此供养寺塔的?”
“大同小异。自佛陀涅槃以来,摩头罗国僧众的这种威仪法则,代代相承,沿袭不绝。客僧在此,大可以今观古,由今知古。”
这个僧人懂的东西真不少,很让法显和道整佩服,因为他似乎只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僧人。
法显听他提起说,学律的僧人多供养毘奈耶塔,想起自己西行天竺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求佛教的戒律,但自从到了北天竺后,就未曾得到一部戒律,因为北天竺诸国的戒律都是师徒口耳相授的。
摩头罗国的寺院虽然戒律严谨,但问了几个学律的僧人,才知道他们也没有本子,学习的方式与北天竺诸国相似。
法显这时突然意识到,他应该去供养毗奈耶搭,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或许自此以后他们便能寻获戒律。
法显想到这里,便合掌致谢,向那个僧人告别,然后扯了一扯道整的衣袖,说道:“走,我们去毘奈耶塔院。“
道整立即领会了法显的意思,两人便一前一后,向毘奈耶搭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