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说的在理,现在你就是花钱都难买到放心蔬菜和食品,有次双休日,我陪老伴去超市买菜,当还没有走到蔬菜水果货架时,一股刺鼻的甲荃味就迎面扑来,随着跟蔬菜水果货架越来越近,甲荃味也越来越浓,当时我不知这味道是从哪里来的就问老伴,老伴指着水果和蔬菜货架说,就是从那里来的,后来我才知道是那些昧着良心的商家为了保鲜时间长,水果和蔬菜都喷上了甲荃,你说气不气人。″陆教授无奈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喽!这位老哥说到点子上了,所以现在你们城里人讲究的是绿色食品,为了吃得安心放心,价格高根本不是问题,花钱买不到放心蔬菜才是问题。″长者道。
当他们离开那座宽敞明亮的大棚并登上汽车之后,车辆便缓缓地启动了,开始沿着宽阔平坦的马路向前行驶着。随着车轮的滚动,马路两旁整齐排列的大棚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一般,迅速地向后退去。那些大棚一个接一个、一排连着一排,渐渐地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从车窗向外望去,这景象宛如一架正在万米高空中翱翔的飞机所看到的景色。马路两边的大棚如同飘浮在空中的朵朵洁白如雪的云朵,轻盈而又灵动。它们似乎没有重量,只是静静地悬浮在那里,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这些“白云”有的紧密相连,形成一片绵延不绝的云海;有的则稀疏分散,像是天空中的点点繁星。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得整个场景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汽车驶出马店镇又行驶了大约四十分钟,来到了第二个景点——吴里镇古街。
根据县志记载,吴里镇那源远流长的历史可以一路追溯到大明王朝初期。公元1368年,那位曾经穷困潦倒、以行乞为生的朱元璋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地登上皇位,开创了大明王朝这个辉煌的时代。而恰恰就在同一年,在渭水县的辖区范围内,渭水河的南岸突然出现了一支规模相当可观的驻军,其兵力大致等同于现今的一个营左右。这支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被尊称为“千总”。
要知道,在这之前,这片土地一直都是人迹罕至、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几乎看不到任何人类活动的踪迹。然而,随着这支军队的进驻,情况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先闻风而动的是那些精明的小商贩们,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里潜藏着商机,于是纷纷赶来此地。这些小商贩们就地取材,迅速搭建起一个个简易的棚子,做起了各种小本买卖,靠着微薄的利润艰难地维持着自己的生计。
再往后,为了更加方便地运送军粮以及其他各类军需物资,驻军部队果断地决定在渭水河的南岸设立一座专用码头。伴随着水路运输通道的顺利打通,来自天南地北的商船也如同嗅到花蜜的蜜蜂一般纷至沓来,或从此驶过,或在此作短暂的停留,使得原本沉寂的不毛之地逐渐变得热闹非凡起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来到了公元1398年。这一年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伟大的开国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朱元璋驾崩之后,按照他生前的遗诏,将至高无上的皇权直接交到了他心爱的孙子朱允文手中。然而,令人感到惋惜和无奈的是,即便朱元璋拥有经天纬地之才、威震四海之能,成功地创建了大明王朝这样一个庞大而强盛的帝国,但他终究还是无法完全避免自己的子孙后代围绕着皇位展开激烈争夺的局面。
或许朱元璋也曾预见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足以让人迷失本性、六亲不认。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皇位之争竟然会来得如此迅速且惨烈,让刚刚接手政权的朱允文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一千四百零二年,坐了四年皇帝的建文帝朱允文在他的亲叔叔朱棣率兵攻破京师后,朱允文突然失踪,从此下落不明,至此成了千古不解之谜。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出兵京师——南京,这也就是着名的史称”靖难之役″。
公元一千四百二十一年(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这位已经在南京当了整整十九年皇帝的雄主,以其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果敢坚毅的决心,开启了大明王朝历史上的新篇章。
而就在同一年,位于渭水河南岸原本平静的驻军营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的驻军数量突然间猛增了三倍之多!仿佛一夜之间,这片土地被源源不断到来的士兵所住满。随着驻防部队人数的急剧上升,各种生活需求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为了满足这些新增人口的日常生活所需,越来越多的商贩嗅到了商机,纷纷云集于此。他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从日常用品到珍稀货物应有尽有。于是,一个名为吴里镇的地方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并慢慢地形成了最初的规模。
当时间推移到明朝中期的时候,那个曾经小小的吴里镇已然脱胎换骨,成为了一处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繁华贸易之地。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来自天南地北的商人们汇聚在这里,交流着生意经,互通有无。
如此繁荣昌盛的景象,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商人前来落脚经商。他们渴望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地方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与此同时,大量商人的涌入又进一步推动了吴里镇的建设和发展。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吴里镇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大明王朝的版图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吴里镇由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现在的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风格的由来。
在何晓梅陪同下,专家们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那一块块青石经过岁月的打磨,块块表面都光滑细腻,石头间的花纹清晰可见,唯独两边留下那两道深深的车辙如同岁月的年轮被深深地印记下来,仿佛那一辆辆牛马拉着的木轮车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正从他们身旁经过……
”何局长,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印迹,在青石上留下这么深的车辙真不知道要多少趟车轮的碾压才可以形成啊?"陆教授感慨地问。
”我估计我们几个谁也回答不了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赵教授笑道。
这时一栋带庭院的二层小楼展现在他们面前,”何局长,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明代建筑,继承前人传统,追求自然简约风格,讲究对称,比例和谐的原则,简洁大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地感觉。″陆教授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说。
喜欢草根之官道风流请大家收藏:()草根之官道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