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拯救男孩为什么绝版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序言(1)

序言

孙云晓

在中国人写的书中,可能还从来没有像本书这样全面而深刻揭示男孩成长的秘密和危机。作为一个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37年的专业人员,我郑重的向您推荐《拯救男孩》,这是一本男孩父母和教师开卷有益的书。如果您的孩子年龄在0…18岁,这可能是一本不能不读的书。当然,这也是我的合作者、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的诚挚建议。

理由不但是极为充分的,而且是极为紧迫的。

让男孩早上学可能是灾难性的选择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9年8月,重庆、济南等地出现了剖腹产的高峰,因为“年满6岁才能入小学”的年龄限制,急煞了那些在9月临产的孕妇……为了让孩子不超龄读书,妈妈们争先恐后赶在8月剖腹产。 如2009年8月19日《重庆晚报》报道:

“这个月剖腹产的孕妇确实有点多。”三二四医院产科医生说,8月还未过,该院已接待了129名产妇,其中近一半的产妇是剖腹产。8月下旬的剖腹产最多,目前还有十几名预约在8月二十几号剖腹产的。医生说,8月下旬剖腹产的孕妇预产期大都在9月,而要求剖腹产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超过一半的孕妇是赶在9月前生产,为了孩子今后入学方便,其余的则是怕顺产的疼痛。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产科医生称,该院一个孕妇,预产期是10月,“竟要求我们提前一个多月剖腹。”而这名孕妇让孩子提前出生的原因,也是为了孩子入学。最后,经过医生的开导和劝解,这名孕妇才很不甘心地离开。医生介绍,目前已有14名孕妇剖腹产。

记者从主城区各大医院产科了解到,8月下旬确实是一个剖腹产小高峰,多数家长都是考虑到孩子入学。但医生提醒,自然分娩的孩子经产道挤压会更健康聪明。

这个报道让我联想起另一件事,近日我应邀在新浪网育儿频道做节目时,与一些妈妈们讨论超常儿童的发现与培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施建农教授是研究超常儿童的专家,他再三说明超常儿童只占同龄人的1…3%。让我惊讶的是,相当多的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即使暂时不达标经过努力培养似乎也可以成为超常儿童。那阵势,好像半数以上的孩子都要成为超常儿童,尽管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讨论儿童发展的时候,父母们往往希望孩子尽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想让孩子尽可能早入学,想尽一切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这对于男孩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很可能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汉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愚笨或迟钝,这可能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想想看,当同样年龄的男孩和女孩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话时,谁能理解得更多?谁又能做出更正确的反应呢?

序言(2)

关于男孩为什么暂时落后,为什么脆弱不堪,为什么危机四伏,《拯救男孩》会告诉读者朋友太多的秘密。或许可以说,在中国还从来没有一本书像《拯救男孩》这样详尽揭示男孩成长与教育的深切危机和特殊需求。

当满怀望子成龙热望的父母们把宝贝送进学校,他们往往会得到一个难以相信的结果,儿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居然还成了问题儿童?在小学里,绝对是女孩的天下,她们聪明乖巧,处事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所以班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即使与男生发生冲突,发育领先的女孩也完全能把男孩打得落花流水,且不说还有诸多计谋是男孩子甘拜下风的。有个小学生问:“为什么现在的女生常常欺负男生?”2009年9月30日,我在新浪博客上以同题文章做了回答,几天之内竟有5万多人阅读。许多博友表示男生常常不如女生在小学和中学都是事实。

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有些国家已经在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是生理发育迟缓所致。在《拯救男孩》书中,我们以翔实的调查研究结果为根据,深入揭示了男孩的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等四大危机,而其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教育危机,简言之,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

早在2005年夏天,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见该报同年8月11日报道)的时候,我就说过:“现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成长。” “当一个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8小时的课。这种端坐听讲的模式对男孩女孩来说都不是适合的,但女孩的优势在于,她们往往比男孩更能忍受。 ”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因为有些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甚至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春游、秋游或远足之类的野外活动更不敢组织,社会实践也是少而又少。这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男孩子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这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事实上,现代学校教育对身体活动的否定由来已久。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险性,他指出:

身体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干扰。身体活动被认为和精神活动毫无关系,它使人分心,是应该和它斗争的坏事。学生有一个身体,他把身体和心智一起带到学校。他的身体不可避免的是精力的源泉;这个身体必须有所作为。但是,学生的身体活动,并没有用来从事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的作业,却被视为令人蹙额的东西。学生应该‘专心’做功课,身体活动却引导学生远离功课,它们是学生调皮淘气的根源。学校中‘纪律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必须常常花大部分时间抑制学生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不把心思放在教材上。学校很重视宁静;鼓励沉默,奖励呆板一律的姿势和运动;助长机械地刺激学生的理智兴趣的态度。教师的职责在于使学生遵守这些要求,如有违反就要加以惩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序言(3)

显然,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受伤害最为严重的就是男孩。我们知道,女孩的语言天赋优于男孩,女孩获得语言、发展语言的年龄较男孩更早,因此,对于以语言为主的学习内容,女孩更容易掌握,对言语为主的教学方式,女孩也更容易适应和接受。而充满精力的男孩子更倾向于以身体运动和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象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说得太多,那么与女性大脑相比,男性大脑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瞌睡或坐立不安。

“护根”还是“拔根”等于说是扞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