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石同学看着老师傻乎乎的笑了一笑,然后走到讲台前,从讲台的抽屉里拿出一把直尺,又拿过老师手上的铅笔,他看了看铅笔,觉得笔尖有点粗,就在讲台的桌边上磨了又磨,直到笔尖变得很细很细,然后用细小的笔尖在直尺上轻轻的点了一点。
“什么意思?”数学老师一时蒙了,他盯着那把直尺看了又看,呼吸变得急速起来……突然,他一拍脑袋,猛的抓起那把直尺,整个人像疯了似的,向教学楼的方向跑去……苏石同学看着老师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又傻乎乎的笑了起来。
原来,苏石同学在直尺上轻轻点上的这一“点”,把直尺分为长短两段,长与短的比例约等于圆周率π的数值,它的精确程度竟然达到了小数点后的二千多位数。
当然,这个精确度在苏家坪小学的教学楼是测不出来的,是数学老师后来抱着这把直尺,来到武汉大学找到苏石的大伯苏同,经过最先进的测量工具,再利用高配计算机算出来的。当时,苏同教授还真的有点难以置信,于是,他就和数学老师日夜兼程的赶回老家。
他们当时赶得有点迟,回到镇上的时候,已没有了开往苏家坪村的小巴,最后,他们是挤在一辆货车里,赶往苏家坪村的。这是一辆老货车,爬到半山腰的时候,还熄火了两次。
当他们回到苏家坪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他们也顾不了一路的车马劳顿、饥肠辘辘,直接奔向苏石的家里。
今天晚上的夜色很美,一轮新月挂在远山上,清澈如水的月光洒满了山下的水稻田。
水稻田之上有一户别致的农家小院,小院门前,是一潭绿墨色的池塘,池塘的边上,一棵老槐树伸出枝桠,挽着月光倒映在池塘中,偶尔飘落的槐树叶掉到水中月周围,轻轻的荡起微微的涟漪。
苏同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此时此景,一股浓浓乡愁勃然而生,他的眼角有点湿润……他轻轻地推开小院的木门,在昏黄而温暖的灯光下,苏石和他老爸正坐在院子里的木桌旁,木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家乡菜……苏同禁不止热泪盈眶。
“怎么?您知道我们要来吗?”数学老师看着满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禁不止问向苏石的爸爸。
“是他告诉我的,他好像知道你们要来。”苏石的爸爸指着在一旁傻乎乎笑着的苏石。
“你怎么知道的?我好像没有告诉过谁啊?”数学老师又很是惊讶的看着苏石,他当然知道苏石不会讲话,但他也知道苏石已学会使用手语,并且苏石还很聪明的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本,本本上还吊着一只小圆珠笔,对一些不懂手语的人或者难以表达的问题,就写在小本本上。
苏石还在旁边傻笑,两只手同时在比划着一些奇怪的动作……他看见苏同一脸的不解,就干脆掏出小本本,在上面写道:我是听见你们要来的。
“听见我们要来?”苏同还是一脸的茫然,他突然想起了他研究过的所谓“天耳顺”。
“你是说,你是通过耳朵听见我们要来的?”苏同有点犹豫似的说道。
是的。苏石在小本本上写到。
“不可能,不可能……”苏同教授激动的都有点拿不稳筷子。
“你是什么时间段知道我们要来的?毕竟做好这一桌饭菜也需要一些时间。”苏同教授按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苏石写道:一个小时零九分钟前。
“一个小时零九分?那时我们大概在半山腰上。”数学老师看了一下手表。
苏石接着写道:是的,你们的车在半山腰上还熄了两次火。
……
苏同教授已经很久没喝酒了,今天晚上却喝得酩酊大醉,接着又呼呼声地进入梦乡……在梦里,他带着小侄子四处云游,在一个烟波浩渺的水域,邂逅了他们的先祖东坡居士,于是他们祖孙同游,泛舟星海,对酒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