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思维误区,就是忽视了马匹最重要的优势——跑的快。
兵贵神速,机动性往往是一支军队作战实力,衡量的至关重要的指标。
马匹的机动性+枪炮的火力。
二者完美结合,就是新式的快速突击部队理念
当作战双方在正面战场僵持不下的时候,骑兵以快速的机动性优势,迂回到敌人的侧翼,或者背后发起进攻。
是足以改变战争天秤的重要砝码。
就拿此次作战来说,派遣步兵最少需要两天时间赶路,而他们骑兵仅仅是一個上午。
就凭机动速度快,骑兵就完胜步兵。
了解到了敌人的强悍,佐贺一郎自然是不愿意把宝贵的骑兵,投入到阵地攻防战中。
他决定按照上级的指示,派出小股兵力试探试探。
在很多骑兵将领眼中,挥舞马刀冲锋是种情怀。
但实际上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八旗骑兵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之战就已经宣告,骑兵的时代已经过去。
随着高速机枪的兴起,骑兵的速度永远跑不过机枪的射速。
野外突然遭遇,对方步兵缺乏足够数量的机枪,或许还能试试挥舞马刀冲锋的情怀。
在阵地战,骑兵因为目标过大,难以隐蔽,很容易遭到远程火器的重大杀伤。
在密集的弹雨下,暴露在开阔地上的骑兵,比步兵死的还要快。
但凡指挥的将领脑子里面没灌水,就不会勒令骑兵直接冲锋有准备的阵地。
此类情况,骑兵肯定是要像步兵一样进攻。
百来骑兵放下了战马,端着骑枪,在轻机枪的掩护下,进行了一波试探性的进攻。
警戒防卫的八路只有一个排,三十几个人。
可火力密度之强,让人不禁怀疑对面有三百人。
进攻一方的火力还赶不上防守方的,连压制都做不到。
结果显而易见。
佐贺一郎直接命令部下停止进攻,放弃了攻破敌人阵地的幻想。
不过倒也并不意味着失败。
原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一半,只要他们骑兵联队在此一刻,就能一直威胁八路的退路,使其根本无法安然撤离。
转入对峙状态,佐贺一郎洒出大量的侦骑。
作用在于侦查八路的动向,并且搞搞破坏,劫掠杀死周边村庄的村民,焚毁村子。
前者是为战争服务,后者就是传统艺能了。
打仗的时候不顺便搞搞屠杀,抢劫捞一把,还能算是第六师团的兵吗?
骑兵来去如风,等老百姓们看到的时候就已经跑不掉了。
小半天的时间,周边有两个村庄冒起了滚滚浓烟,上百无辜乡亲成了刀下的冤魂。
回来的骑兵,战马上驮着抢来的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