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玩明日方舟 > 第257部分(第1页)

第257部分(第1页)

而仁州是天花病毒的重灾区,这五年多来,大量阿兹特克人死亡,有一些小城邦的人不是死绝了,就是逃光了,阿兹特克帝国受此打击,国力也陷入了衰败之中,已经不足为患了。

七月初五,大小东号在一个被命名为终远湾的深水海湾靠岸,之所以选择在这里靠岸,是因为附近不但有银矿区,还有一个煤矿产区,甚至还能找到石油,是一个理想的港口城市。

而终远港北部有一片还算宽阔的河谷,易于发展农业,四周还有高山,易守难攻。再加上终远港离阿兹特克帝国的国都——特诺奇蒂特兰并不算太远,日后安定下来了,随时都可以像尖刀一样杀入阿兹特克帝国的心脏。

不得不说,阿兹特克帝国还真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拿特诺奇蒂特兰这座城市来说,它建立在一个大湖中的沼泽岛上,城内建筑面积十余万平方米,人口二十余万。城内不但建有宫殿,还有很多高大雄伟的神庙。

与北平城一样,阿兹特克城街道与建筑规模设置得十分整齐,不但有三条十米宽的泥路与岛外相连,还有数条石造的引水漕往城市内引水,全城还有一条十几公里长的防水大堤,整个城市十分宏大。

当然,阿兹特克帝国的强大是相对而言的,如果跟大华民国一比,他们还上不了台面,不比其他,单比人口就不及大华民国的五十分之一,至于疆域、国力与军力,那就更没法比了,万磊自信能在五年之内灭掉它。

万磊带着近五千移民者登陆终远港之后,就开始全面的开发工作,首先,最重要的是开发农田发展农业,毕竟吃饱饭才有力气搞其他。仁州所处的纬度与两广福建地区相近,气候也比较相似,大部分移民者并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应,只有少部分人出现了短期的水土不服,不过休养了几天就适应了新的环境。

由于时值秋季,早就过了水稻的种植季节,万磊带人开出一些荒地种上红署,并积极开荒准备种植冬小麦。所有移民亦兵亦农,虽然生活过得比较艰苦,不过大家都是比较乐观积极的,因为万磊每天都跟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

从七月一直忙到八月,荒地开出了近五万亩,如果都种上冬小麦,明年不出意外,粮食就可以自给了。万磊就暂停开荒,把军队召集起来四处打仗,目的是把附近的矿区控制下来,并捉一些奴工回来搞城市和道路建设。

除了四处用兵,万磊也开始让技工把大东号仓库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卸下船。这些设备都是重要的生产设备,主要用于重工业生产,特别是冶金业,万磊打算半年之内在终远港内建立一个小型的钢铁厂,并在两年之内实现钢铁自产。

万磊之所以这么急,主要是因为海上交通不便,而大华民国对钢铁等重金属管理也是比较严格的,他虽然当过大总统,但是也不想用这个身份是坏了国家的规矩,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就不破这个例。

当然,除了尽量自给自足外,万磊还有意于开发仁州的银矿,用白银去跟大华民国交换一些轻工业产品,毕竟殖民刚开始,纺织造纸印刷酿酒等等轻工业行业在短期内还难以自足,需要大量进口。

而仁州本就盛产银矿,用白银去跟中原交换日用品,这不但能拉动大华民国的经济发展,还能增加其白银储备量,这也是双赢,何乐而不为。

第479章 舍得(十四)

华历十一年八月,中原桂花飘香,南洲却是冬去春来。按说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南洲应该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才对,不过整个南洲却陷入了一片惨淡,因为朝廷派出的官军被“叛军”消灭在了中部荒原之中。

早在七月末,马溥带领近万征讨部队被方中哲为首的义军用游击战术整得团团转,最后被一点一点地“吃”掉了。一万人中有近三千被歼灭,更有五千投降被整编,只有千余人狼狈逃回南京。

义军取得反围剿战的胜利,方中哲发动拉人“神功”,从俘虏中改编出了两千多人,义军队伍一下就扩大到了四千人,声势大壮,随时都可能越过草原,直逼南明帝国的国都——南京城。

义军发展壮大,这让朱允炆急得跳脚,气得马上让锦衣卫将损军折将的马溥抄家问斩。

斩将虽然能出气,但是问题还是没能解决。朝廷官军本来只有两万人马,折损了一万,再加上纷纷有逃兵出现,现在总兵力只有八余左右,在兵员数量上已经不占太多优势了。

而义军随时都可能杀来,朱允炆自知无力抵挡,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壁清野,把散布在南京城附近各个聚居区的百姓全部召集进南京城内,然后据城死守,并拉壮丁训练成军,再图一举消灭义军。

朝廷要搞坚壁清野,那些好不容易才定居下来的平头百姓们在锦衣卫的催促下,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并眼睁睁地看着锦衣卫放火把他们辛辛苦苦才建立起来家园烧掉,个别人不忿想跟锦衣卫理论,却落得一顿拳打脚踢,实在是凄凉。

朱允炆迁民入城,也派人去使馆区,想劝服徐钦为首的驻南明使团也进入南京城,不过遭到了徐钦的拒绝。徐钦并不傻,朱允炆如此热心,一是想拉大华民国下水,二是打藏在使馆区的人的主意,特别是方家,朱允炆早就想把方家老小都控制起来,让方中哲投鼠忌器。

徐钦拒绝接受南明帝国所谓的“保护”,朱允炆奸计难逞,恨得牙痒痒的,却也不好发作,毕竟现在叛军都快打到城下了,再得罪大华民国的话,那就真的是自寻死路了。

徐钦之所以敢不接受南明帝国的保护,是因为根本不需要,且不说方中哲不会对使馆区用兵,就算是使馆区真的遭到了攻击,里面驻着的数百维和军可不是吃素的。

而且南洲的外海上还有一支舰队在巡弋,如果使馆区真的被战火波及,载有数百海军陆战队的战船能在两天之内开抵,到时候可不会再说什么:大华民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了。

南洲局势紧张,北平军海军司令部对此也早有准备,把原先在南海巡逻的第四舰队南调到香料岛一带,还加调了近四千海军陆战队员南下,随时侯命,更是加运了大量军用物资到马六甲一带。因为军委决定,这一次就算不打南洲,也会在近期内对印度半岛用兵。

其实,自从接任大总统一职之后,周天寿依旧照着万磊预定的计划施政,在军事扩张方面,也继承了万磊的理念。

这不,这半年多来,他一直在加强镇南军区的军队建设,并从华南与西南两大军区中抽调近十万兵力,与镇南军区十二万军队一同集结在缅甸西北部与印度交界处,随时准备出兵印度。

除了陆军大调动之外,海军也在大调动,东海舰队移到印度洋,与本就在印度洋坐镇的印度洋舰队合师,两大舰队有六十多艘战船,还配有大量海军陆战队员,准备好与陆军协调作战。

水陆共二十七万大军,全部都是武装到牙齿的精锐之师,作为周天寿就任大总统以来的第一战,征印一战是不战则已,一战就必须定鼎的。而由于北平军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印度战场,南洲之边还真不想插手。

当然,不想归不想,如果南明皇帝或者说义军真的敢动使馆区,那就是严重挑衅,就算是两线作战,北平军也会毅然出兵的,这是原则问题:大华民国的尊严不容挑衅。

八月十一日,南京城头上,守军看到了由北向南而来的一片滚滚烟尘,烟尘中有数百骑兵疾驰而来,这些骑兵个个明盔亮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很是耀眼,守军不用问,也知道这是义军来了。

数百骑兵并没有直接冲到城门前,而是在离城四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即就扯在大嗓门对城内劝降。当然,劝降的对象并非皇帝,而是城内的百姓,而且在将一堆金灿灿的金条摆在最显眼处,大叫着说谁如果生擒了皇帝,就给与皇帝等重的金条作为奖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