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有两层含义:
首先,从因地上来说──因为这位菩萨在因地当中,依止耳根的反闻闻自性而证入圆通,从耳门而入,所以叫观世音。
其次,从果地的妙用来说──这个菩萨在救拔众生的时候,他是靠别人称念他的圣号,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而观世音菩萨就观其音声令其解脱,所以在果地上,菩萨是寻声救苦,从音声当中来救拔众生,所以叫观世音。
这位菩萨即从座位而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我回忆我过去,在做凡夫的时候,在无数恒河沙劫之前,有一尊佛出现于世,这一尊佛是古佛观音——观音如来。我在那个时候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这时候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个地方讲到我们修三昧的三个次第: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一、蕅益大师说:什么是闻慧呢?听闻法义觉悟自性。我们刚开始听闻到《楞严经》法义之后,知道…原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我们有一个真实的心性。刚开始是一种信心,所以闻慧本身没有调伏烦恼的力量。哦,原来我心中有一个家,但是你还没有回家,你知道有个家。
二、思慧──安住真如,调伏妄想,你开始念念起观照了,遇到事情你不再马上住下去了,你遇到事情,先把心带回家──回光返照,问你自己你当下的念头,是从什么地方来?开始做回光返照的功夫,把我们一念心,安住在真理,先把心安顿好,再来处理问题。
三、修慧──就是旋根脱尘,断惑证真,加上禅定的加行,开始断惑证真、脱离外尘、脱离六根。
这就是整个修学三昧的次第——闻慧→思慧→修慧三种次第,这是他过去一个简单的因缘,再看他的依教修证:
庚二、依教修证(分二:辛一、总叙圆修。辛二、别明破阴。)
依止闻思修入三摩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
辛一、总叙圆修
先看第一段,拢总的叙述他整个修学的方法: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耳根圆通的重点,就在这一句话──初于闻中。
我们整个《楞严经》的修学就是:要把心带回家,把生灭的、妄想的心,一个住在事相的心,回归到一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个离相的心性。但是问题是──心性是无相的,你怎么观呢?所以肯定要借假修真。这里他所假借的是什么呢?闻。
闻是什么呢?
比方说──我们现在请维那师,敲一下引罄…锵…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不要住在声音,你回光返照,你为什么听得到声音?能听是谁?听声音的是谁?把那个谁找出来。说:为什么桌子听不到声音?为什么你就听得到声音呢?闻,因为我们耳根当中有个听闻的功能,你就从那个地方进入。生死凡夫是从闻里面出来,听到声音就向外攀缘──住在外境,然后被外境绑住,不得自在。
这里的初于闻中──就是从耳根当中能闻的功能,然后反闻闻自性,从这个地方去找到我们的家。怎么找呢?入流亡所。前面是讲那个门,那么这个门进去以后,怎么办呢?入流──就是观照真如,叫入于真如之流,不是入于生死之流,入于法性真如之流。那么入流──指的是它的观照的智慧;亡所──是指它的一个所破的执取。什么叫所呢?就是五阴──对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执取的心叫做所。所以他念念正念真如的时候,就把他对五阴的执取消灭了。
我们看附表第七:
耳根圆通就修这一句话──『入流亡所』
你要把妄想破坏──
你一定是先要有智慧──先有入流;就是你用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方法,慢慢的入于真如佛性之流,也就是──你慢慢的安住清净的真如、无相的真如。
这样有什么功德呢?消灭了五阴假相的执取,把这个五阴的妄想慢慢的消灭了。
这个五阴的妄想──在本经当中是配合六结,比方说色阴:
从眼根来说──是明、暗,光明跟黑暗。
从耳根──来说是动、静,动就是有声音,静就是没声音。
从鼻根来说──是通、塞,是畅通的或阻塞。
从舌根来说──是恬、变,平淡无味叫恬,变就是酸甜苦辣…各式各样变化的味道叫变;恬是没有滋味,变是有滋味,这个是舌根的两种障碍。
从身根来说──是合、离,你跟身体是合—接触,或者是分离。
从意根来说──是生、灭,生就是有想,灭就是无想。
一、这色尘当中,以耳根来说──是动静二结,就是动结跟静结两个结。这个结就是绳子打结那个结。二、受阴──受阴有一个叫根结。三、想阴──叫觉结,它为了显那个明了的觉性,觉心现前,这个是想也是个结,你要住在这个地方就变成障碍。四、行阴──是空结,一种无相的、空的相状出现,它也是一个结。五、识阴是灭结,所有生灭的因缘消灭了,一种不生灭的相状现前,这也是一种结。所以在耳根当中是六个结──动、静、根、觉、空、灭,刚好配合五阴。
辛二、别明破阴(分五:壬一、圆破色阴超劫浊。壬二、圆破受阴超见浊。壬三、圆破想阴超烦恼浊。壬四、圆破行阴超众生浊。壬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壬一、圆破色阴超劫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