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计没带算盘来,拿着铅笔头子在本子上算来算去,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
“又省了五百块!又省了五百块!”
五百块什么概念?
很有可能是一户农民两三年种地得来的钱!
这对姚家村是很大一件事!
再就是省城的那一万五千米。
徐会计本来盘算好了,五毛二一米,那就是七千八百块钱。
但现在陈乔玉出面,好使,人家给按五毛算。
一万五千米就是七千五百块钱。
又省三百。
电表是要的人家积压的库存,旧了点儿,但是质量不错,正常使用一点儿问题没有。
人家价格上便宜了不说,还给送了好些开关和灯座。
这些零碎要是村里自己去供销社买,又得不少钱。
陈乔玉让徐会计把数量都记下来。
“这些回头便宜卖给村民,收上来的钱还贷款。”
徐会计忙不迭点头:“好,好,我都点清楚数了。”
跑电线电表开关这些的时候,陈乔玉顺带着又跟人家厂子谈起了蔬菜、菜干和红薯粉丝的供应。
这年头农村也只给二分自留地呢,城里就更别说了。
啥都要按人头户口供应。
但按人头供应那就永远不可能充足。
比如说今天就给你们街道拨一千四百斤的菜,可中间总有人能有些办法,让留菜的,走后门多买的。
反正最后永远有人买不上。
陈乔玉没跟人家说现在瓜果蔬菜盛产的夏季供应,她跟人家说秋冬的供应。
“今年入冬前,我们村给你们厂子拉一次蔬菜,最少两千斤。”
“要是有多的,只要你们要,都拉给你们。”
“入冬后我们村有菜干,主任你也看到了,这菜干成色不错。”
陈乔玉充分发挥在现代学来的营销口才,劝说厂子的后勤主任:“十斤菜才出一斤干,一个员工分那么斤,起码能熬半个月的。”
陈乔玉拿出周姐教的——找准目标客户,精准推销。
第321章乔玉为姚家村村民垫付资金
厂子里的后勤主任翻来覆去地看菜干,心里也在盘算。
其实他听到陈乔玉的主意之后就已经知道这事儿肯定能成,他肯定要接。
别说给厂子职工发福利了。
就是厂子里的食堂,到了冬天也是缺菜的。
人家职工可不管你弄点儿菜有多难,反正人家就投诉食堂,说食堂成天就是萝卜白菜萝卜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