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御史的仲平她没办法得到,那就将仲平打落泥中,这样,她总可以了吧?
但这种方法想要实现,还得看朝中诸多大臣的意见。
支持的多,这种方法可以很轻松的施行,支持的不多,那就得速战速决!
嫪毐说了什么赵姬也没怎么听明白,反正一大堆的话全都是附和着她和吕不韦,夸赞《吕氏春秋》而已。
说的天花乱坠,说的嫪毐口干舌燥,感觉差不多,嫪毐最后才说道:
“太后,臣对《吕氏春秋》并无异议。”
赵姬欣然点头,还是不看嬴政,再次略过他,问向朝臣:
“诸位,你们认为吕相与仲御史的想法如何?”
“臣并无异议!”司马空没有犹豫,直接站了出来。
他出列后,以往支持吕不韦的,以往接受过吕不韦帮助的,也全都一一出列。
他们早就与吕不韦协商过,也早就知道吕不韦想要变法这种事情。
变法过后,他们的权利将会更大,得到的利益将会更多。
仁治多好,不说全部,只要有一半的仁治,那还不是任由他们想惩罚谁就惩罚谁?
反正,定法权都在自己的身上!
至于吕不韦说的要依靠法治来进行仁治,那还不是一张嘴在身,法令行不行全靠人说?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得站出来。
没多大一会儿,朝上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臣子已经出列,很像几月以前的指假为真的场景。
而剩下的人,也有很多没有姓氏的人,他们要么是因为军功进爵升上来的,要么是因为秦制有功便赏的制度走上来的,权利虽然不重,但他们也知道若是仁治开启,秦国的底层会遭受什么样的生活。
毕竟,他们的父辈祖辈,都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
而那些有姓氏的人,也都是将目光看向自己的领头者。
冯去疾是一个,王翦也是一个。
至于王绾,因为他不承认嫪毐就是仲平,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次进入早朝行列。
以往嬴政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但只要他进入大殿,便会指着嫪毐的鼻子破口大骂,扰的早朝都不安宁。
为了清静,也只能让王绾休假在家。
嬴政看到这种情况,不由扫视了几遍没有出列的臣子,但那些出列的,他也是全部记住。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等他掌权,一个都逃不了!
赵姬再次等了片刻,等没有人继续站出来,这才将目光看向那些没有站出来的人,视线对上一人,直接冷然问道:
“左将军,不知你有何想法?”
闻声,王翦慢慢出列,走出来的瞬间,心中也是想好该怎么回复。
现在事情落到自己的头上,不管自己说什么,恐怕身后跟着自己的人也会跟随自己的想法。
礼拜完,王翦直接说道:
“太后,臣有异议。”
赵姬稍叹一声:“有何问题?”
王翦她不想对付,毕竟王翦为秦国立过大功,但王翦却是实在绕不开的重要一人。
变法从来都需要兵权,若王翦不赞同,那变法岂能施行下去?
吕不韦可是没有丝毫的兵权在身,他只能依靠赞同自己的将军来执行变法。
若是王翦抵抗,恐怕那些将军也没办法完成他的任务,毕竟,现如今的咸阳,蒙武王龁不在的情况下,王翦就是权柄最重的一位大将。
听到赵姬的询问,王翦没有回复,而是转头看向吕不韦,凝声问道:
“不知吕相要改《商君书》的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