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没有想到她会主动提起萧让,自己终究还是想办法把萧让留下了,这件事一定会让崔安如不满,这件事从一开始,他已经预见了。
只不过他权衡再三之后,还是决定这样做。
他知道自己的心胸如果想当一个明君,已经有些难了。
可是他真想在自己在位期间,留下一些漂亮的政绩。
镇国公父子曾经为了自己的履历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他统治期间,他不允许有人的名声超过他。
尤其是镇国公不止一次救过他的命,这件事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心头。
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当成帝王培养的人,皇上也清楚,权力的游戏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
所以在镇国公父子在外征战的时候,他给了他们军权,给了他们信任,给了他们极大的权力。
可是他也时刻警惕,以防镇国公的影响力成为威胁。
从镇国公救了他的命之后,他已经在防备,将来这份恩情会成为他的负担。
身为只帝王,怎么可以亏欠别人?
一个镇国公已经让他胆战心惊,结果崔振邦年少成名,更有超越他父亲的可能。
他不能允许这件事肆无忌惮地往下发展,至今为止,他也不觉得自己错了。
因为在他做了那件事之后,边关的动乱还是平息了,大庆主动和谈,两国之间已经开始通商。
他相信将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更加不需要战争。
萧让的存在其实是双刃剑,可以用来提醒崔安如,一切权力和屈辱,都是皇恩。
他一直觉得崔安如是个聪明人,至少不会让自己这个当皇上的下不来台。
结果他如今发现自己好像是想错了,这个崔安如竟然当着这么多人跟前,直接提起了萧让。
“安如,萧让的事,朕确实需要给你一个解释。”
崔安如听了之后,并没有阻拦。
众人也有些吃惊,原本以为她会给皇上一个台阶,让他就这样算了。
没想到崔安如根本没想过给什么台阶,可想而知,皇上这件事让崔安如多生气。
看出来崔安如没想拦着自己,皇上心中更加觉得自己对镇国公府的打压都是正确的。
他耐心地解释道:“朕的决策并非无端,而是基于国家的长远利益。朕知道,这可能给你带来了困扰,但朕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维护江山社稷的稳定。朕也明白,作为一国之君,朕的每一个选择都需慎重,不能仅凭个人情感行事。朕会考虑你的感受,若是你有什么意见,朕也愿意听取你的想法,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崔安如听着皇上说了这么多废话,只觉得更加讽刺。
她说道:“皇上的决定,安如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唯恐皇上被奸人蒙蔽,影响了皇上的一世英名。刚刚如尘大师的话,让安如觉得他闭关的时间还是不够长,最好还是重新闭关。”
如尘大师一愣,果然是冲着自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