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一变,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弹的仍是楚辞,不过改为了“离骚”中的一书:
“……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不吾与。朝搴陛之木兰兮,
夕揽州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危”是“彼在身上”的意思。“江离”是一种香草名,又名藤芜。“辟在”是长在幽
隐地方的香草,“纫”是“用线穿上”。“塞”是“拔取”。“毗”是“小山”。“宿莽”
是一种能够耐寒在冬天生长的野草。这一节“离骚”把孤臣孽子之心寄托于美人香草,慨时
光之易逝,叹美人之迟暮。
金逐流反复吟哦最后四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勾秋其代序。惟革木之零落兮,恐美
人之迟暮。”不禁又想起了史红英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与她相见?”即使是她老了,方
得重逢,她在我的眼中也还是美人的。”“我所忧虑的只是一事无成的‘迟暮’之感,若只
是‘美人迟暮’,那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金逐流心中的感情和这人所弹的离骚并不一样,但这人弹得实在太好了,金逐流竟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受他感动,但觉悲从中来,难以断绝,潸然泪下。不知不觉间已是走到这
少年的身边。少年此时方才好似发觉了金逐流的存在,但也只不过看了他一眼,依然继续弹
琴。
琴音越发缠绵徘恻,这少年边弹边唱:“白驹歌已逝,伊人水一方;杂揉芳与泽,相见
忍相忘?”第一句用的是诗经“白驹”篇的典故,说是他想把远方的客人留住,把客人的白
马拴起来,可是终于还是留不住的,因此说是“白驹歌已逝”。第二句用的是诗经“蒹霞”
篇的曲故,“兼茵苍苍,自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泅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央。”那意思是说他所仰幕、所要道求的人儿,可望而不可即。第三句用的是
楚辞“思美人”篇的典故,意思是说爱人爱了委屈,好像香花(芳)混在浊草(译)中间。
第四句是说,在这样情势之下,相见之后也还是互相忘掉的好,但又怎忍相忘呢?
金逐流听得痴了,心中想道:“他这一曲竟似是为我而歌,史姑娘不是正像歌中那位受
了委屈的莫人么?但却不知他所思念的人又是谁?”
琴普戛然而止,金逐流赞道:“弹的好琴,但人生百年,又何必自苦若是?”
这少年看了金逐流一眼,推琴而起,说道:“你听得懂我的琴韵,想必亦是解人。愿聆
雅奏。”说话虽然客气,却也带有几分倔傲的味道。
金逐流也不推辞,坐了下来,接过那张方琴,放在膝上。金逐流是个识货的人,见这琴
古质斑谰,琴的一端,木头上有火烧过的痕迹,在不识货的人看来,这不过是一段烧焦了的
烂木头,金逐流却知道这是一张无价之宝的古琴,在琴谱上名为“焦尾琴”。
余逐流赞了一声:“好琴。这大概是春秋时代的古物。”
少年露出几分诧意,说道,“不错。据说这张琴就是伯牙给钟子期弹奏高山流水的那张
琴。”
金逐流笑道:“高山流水的琴韵我是弹秦不出来的,我弹的只是下里巴人之调,兄台体